董仲舒的三個關鍵詞:天人相通,春秋大一統,察舉制度

#21天圖文打卡挑戰#董仲舒,一箇中國曆史上不可忘記的人物,提到他很多人就會想起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獨尊儒術背後,卻是“天人相通”和“春秋大一統”思想,其目的是加強皇權,而察舉制度為中小地主階級提供了入仕之路。

“漢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餘貨財。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史記·平準書》

董仲舒的三個關鍵詞:天人相通,春秋大一統,察舉制度

西漢從劉邦建立之後,一直秉承休養生息的國策,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力達到了鼎盛。這時候的西漢王朝和當初百姓們流離失所的情況相比,有了根本性的改變。經濟的繁榮,生產力水平的提升,黃老之術和無為而治已經不能適應國家的需要,因此主張加強君主集權,加上大一統,政府要有所作為成為了主流的聲音,因此主張積極進取的儒家掌握了話語權。

董仲舒的三個關鍵詞:天人相通,春秋大一統,察舉制度

董仲舒就是那個推動儒家思想取代黃老之術,成為統治階級主流思想的重要儒家人物。他出身於小地主家庭,年輕時就博覽先秦諸子的著作,對於陰陽五行學說也很有建樹,在漢景帝的時候,就成為了博士。到了漢武帝繼位,他有憑藉自己著名的《天人三策》得到了漢武帝的信用。他的政治主張用儒家思想結合陰陽五行學說,構成了一套維護地主階級利益的思想體系。他認為天是有意識的,是超自然的,人和天之間是可以相通的。

董仲舒的三個關鍵詞:天人相通,春秋大一統,察舉制度

接下來他又說天下是受命於天的,他所擁有的一切生殺予奪的權力,都是上天賦予的,違背了皇帝的意志,就是違背了上天的安排,就要受到懲罰。他在這裡神化了皇權的至高無上,任何人都不能違抗皇帝的命令。在漢武帝以前,從劉邦開始就一直為加強皇權而努力,作為皇帝內有外戚專權和宗室諸侯干政,外有匈奴人襲擾虎視眈眈,哪有時間研究理論呀!劉邦那個真龍之子和赤帝之子,算是為自己上位找的理論依據,但劉邦肚子裡那點墨水,和大儒董仲舒無法相提並論,董仲舒提出的“天人相通”理論,算是把這個“君權神授”理論依據徹底坐實了。

董仲舒的三個關鍵詞:天人相通,春秋大一統,察舉制度

由此可見,董仲舒的言行都是為了漢武帝的政治目的服務的,漢武帝急於加強集權統治,他就提出這麼做的理論依據,讓漢武帝有了思想上的武器,這可比刀劍要厲害多了,刀劍傷害的是人的肉體,而董仲舒改造的是人的認識。

接下來談談春秋大一統。董仲舒為了迎合漢武帝想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宗師諸侯的目的,提出以“春秋大一統”理論。他極力推崇孔子,並說孔子是順應天命所做的《春秋》,並且利用《公羊傳》進一步闡述了春秋大一統的理論。提出了“諸侯不得專封”,“諸侯不得專討”,“諸侯不得專地”等等說法來反對諸侯割據。還主張“強幹弱枝,大本小末”,這句話的意思是中央是主幹,為了維護天子之威,必須要把中央做大做強,而作為枝幹的諸侯們,權力則應該被弱化。全國政權都應該聽從皇帝一個人的安排,不能讓諸侯們搞自己的國中之國。

董仲舒的三個關鍵詞:天人相通,春秋大一統,察舉制度

董仲舒提出的“春秋大一統”和“獨尊儒術”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他認為社會上的學說太多,因此才會讓人的思想上產生很多差異和認識的不同,只有確立儒家思想的地位,才能支撐大一統的實現,做到思想統一、認識一致。

董仲舒的三個關鍵詞:天人相通,春秋大一統,察舉制度

董仲舒從中小地主利益出發,向漢武帝提出了建立察舉制度的建議。那麼在董仲舒提出察舉制度之前,漢代朝廷的選人用人是怎麼做的呢?漢武帝以前,官僚的來源不外以下三個方面:(一)二千石以上的官吏的子弟可以入為郎中;(二)郡內的小吏,由郡守保舉,朝廷選用;(三)富人納資給政府,可以換得郎的地位。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高官的子弟可以直接做郎中,這個郎中會跟隨在皇帝身邊,因此可以獲得更多晉升的機會,比如衛青、霍去病就是以郎中入仕,而後成為了對抗匈奴的帝國雙壁;郡內官吏由郡守保舉,而後經過朝廷稽核任命,郡守利用這個條件,可以培養自己的勢力,同時為腐敗提供了溫床;第三個方式是如果你有錢,可以透過為政府捐錢的方式來獲得官位,如果有罪也可以透過交錢來免罪,司馬遷就是因為付不起錢,才受了刑罰。顯而易見的是,這種官僚的選拔制度,控制在少數有權力的官僚和富豪的手中。但是這些人被任用之後,其究竟是否有能力維持統治階級的統治卻不得而知。

董仲舒的三個關鍵詞:天人相通,春秋大一統,察舉制度

因此,董仲舒提出朝廷要選拔賢才,而不是庸才,看能力而不僅僅是看出身。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這一建議,把察舉制度話,要求各級官員舉薦人才給朝廷,如果不舉薦就是考核不合格,要罷官免職。後來又進一步細化了舉薦人才的標準,在政治上,軍事上,文學上,只要有一技之長的人都可以上書。透過這個途徑,主父偃為漢武帝獻上了推恩令,解決了諸侯割據問題,而公孫弘則成為了從布衣做到丞相的第一人,這都要感謝察舉制度,感謝董仲舒這個栽樹之人。察舉制度的建立,為中小地主階級入仕提供了途徑,他們可以憑藉自己的一技之長,獲得朝廷信用,為大漢朝堂帶來了新氣象。

董仲舒的三個關鍵詞:天人相通,春秋大一統,察舉制度

但董仲舒也遭到了他人的嫉妒,由於漢武帝祭祖的地方發生了兩場大火,董仲舒認為這是上天在對漢武帝預警,因此寫好了奏章準備進諫,但是考慮到漢武帝的脾氣是翻臉無恩的,董仲舒還拿不定主意。這時候,一個朋友到家裡做客,董仲舒就把奏章先放到了一邊。這個朋友就是主父偃,主父偃發現了董仲舒寫好的奏章,他偷偷把奏章拿走,然後直接交給了漢武帝。漢武帝很氣憤,本來打算把董仲舒斬首示眾,後來考慮到董仲舒裡有大功,便將他罷官為民,董仲舒這才才撿回了一條性命,於是他開始不主動過問政治,專心研究學問,幹起了教學的老本行,教了十年書,這本書就是《公羊春秋》。主父偃後來被人告發,漢武帝猶豫不決間,公孫弘落進下石導致主父偃被滅族,原來是事出有因,董仲舒和公孫弘關係模擬,沒有董仲舒建議的察舉制度,哪有公孫弘入仕為相的機會呢?公孫弘對付主父偃,有一個原因就是要替董仲舒出口氣。

對於董仲舒,班固在《漢書》中對其評價極高,他說董仲舒死後,追求功利的耗費一天比一天厲害,漢武帝沒有了節制和約束。開邊興利的國策讓天下變得空虛虛耗,百姓又陷入了痛苦之中,國家已經到了風雨飄搖的境地。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