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大相國寺堂局不愧是皇家寺院 院落深廣 殿宇恢宏 雄風猶存

大相國寺 :七朝古都開封的一片清涼之地

曾祥裕

曾祥裕率弟子穿行在河南大地上,一路風塵,從洛陽上火車後相遇一位開封藉的旅客,他指點我們到了開封,除了龍亭之外,開封大相國寺是必看之景。

處於商業街中的大相國寺位於開封市自由路西段。開封是“富麗甲天下”、“自古帝王都”的歷史文化古城,民間向來有“一蘇二杭三汴州”之說。

大相國寺的歷史發展脈絡

開封大相國寺堂局不愧是皇家寺院 院落深廣 殿宇恢宏 雄風猶存

大相國寺始建於北齊天寶六年( 555年),位於著名文化歷史名城、七朝古都開封的市中心。

該寺歷史悠久,這裡原為魏信陵君公子無忌的故宅。北齊文宣帝天保六年(555年)始建立寺院,稱為建國寺,後毀於戰火。唐長安元年(701年),僧人慧雲來汴,託辭此處有靈氣,即募化款項,購地建寺。動工時挖出了北齊建國寺的舊牌子,故仍名建國寺,唐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為了紀念他由相王即位當皇帝,遂欽錫建國寺更名為“相國寺”,並親筆書寫了“大相國寺”匾額。

大相國寺是我國漢傳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在中國佛教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廣泛的影響,也是古城開封標誌性人文景點及對外開放的視窗,也是中外遊人及十方香客參觀遊覽和朝拜的聖地。

開封大相國寺堂局不愧是皇家寺院 院落深廣 殿宇恢宏 雄風猶存

我們懷著恭敬之心步入大相國寺,聽法師介紹其光榮史:北宋時期達到空前的鼎盛,轄 64禪、律院,佔地 540畝,因受帝王崇奉,地位如日中天,是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座 “為國開堂 ”的 “皇家寺院 ”。

唐代,日本高僧空海赴長安學習佛法,曾寄居大相國寺。回日後,他在弘揚佛法的同時,創造了日本文字 “片假名 ”。宋代,每逢海外僧侶來華,皇帝多詔令大相國寺接待;四方使節抵汴,必定入寺巡禮觀光。宋神宗時,日僧成尋曾率弟子前來巡拜。日本佛教界出於對大相國寺的欽慕,在京都也設立了相國寺,並承中土佛教之風,將禪寺中高等級者列為 “五山十剎 ”。

相國寺儘管出身高貴,但是也免不了天災人禍的侵略。不過風雨過後重見彩虹。

明崇禎十五年(公元 1642年),大相國寺在一次人為的黃河決口中被大水淹沒。清順治十八年(公元 1661年)和乾隆三十一年(公元 1766年)皇帝下詔兩次重修,弘曆皇帝親題 “敕建相國寺 ”匾額。道光二十一年(公元 1841年)黃河決口,大相國寺再遭厄運,損毀嚴重。新中國成立後,依循古制,幾度維修,寶剎重光,再現輝煌。大相國寺自 1992年起恢復佛事活動,並復建了鐘鼓樓、放生池、山門殿、牌坊等建築。

大相國寺的建築佈局

開封大相國寺堂局不愧是皇家寺院 院落深廣 殿宇恢宏 雄風猶存

開封大相國寺堂局不愧是皇家寺院 院落深廣 殿宇恢宏 雄風猶存

開封大相國寺堂局不愧是皇家寺院 院落深廣 殿宇恢宏 雄風猶存

大相國寺堂局不愧是皇家寺院,坐北朝南,院落深廣,殿宇恢宏,雄風猶存。

現在的大相國寺規模雖已遠遠不如唐宋年間,但是格局基本沒有太大變化,留下的建築也多為清年間的建築,比如說大雄寶殿,八角琉璃殿,藏經殿和鐘樓。

開封大相國寺堂局不愧是皇家寺院 院落深廣 殿宇恢宏 雄風猶存

天王殿北邊是一片花園假山,景緻幽雅,頗有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之妙。再往北走,便是赫赫有名的正殿――大雄寶殿,氣勢恢宏,大殿重簷斗拱,雕樑畫揀,金碧交輝, 被譽為 “中原第一殿”。殿高約為13米,周圍及月臺俱白石欄杆,上鏤獅子,刻工精巧。殿內供奉橫三世佛。正中是婆娑世界教主釋迦牟尼,西邊的是西天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又被稱之為無量壽佛與接引佛,東邊的是東方淨琉璃世界教主藥師佛。釋迦牟尼佛祖能夠滿足信徒的一切願望,阿彌陀佛會接引修成正果之人到西方極樂淨土,藥師佛可清除眾生的一切痛苦。三世佛背後是大型雕塑海島觀音,表現的是南海觀音普渡眾生的場面。

過了大雄寶殿,便是羅漢殿了,俗稱“八角琉璃殿”,它結構奇特,系八角迴廊式建築,別具一格,世所罕見。殿內迴廊中有大型群像“釋迦牟尼講經會”,五百羅漢姿態各異,造型生動,他們或在山林之中,或在小橋流水間,或坐或臥,或仰頭,或俯首,形態逼真,情趣無限,堪稱藝術傑作。羅漢殿中間,有一木結構八角亭高高聳立,內有一尊四面千手千眼觀音木雕像,高6。6米,是在乾隆年間,由藝術巨匠用一株白果樹雕刻而成,每面有6只大手,200餘隻小手,手心有一隻慧眼,總共1000餘隻,故名千手千眼佛。

藏經樓位於整個寺院的後半部,這是一座兩層樓閣的建築,雕樑畫棟,富麗堂皇。現在該樓為開封書畫院的活動場所,樓上樓下佈滿了各種風格的書法和繪畫作品,供遊人觀賞。

我們走出大相國寺時,看到信眾隊伍絡繹不絕。

開封大相國寺堂局不愧是皇家寺院 院落深廣 殿宇恢宏 雄風猶存

我想,大凡名寺建在山水之間風水殊勝之地,以求寧靜便於修行。但是,鬧市中建寺院也有方便信眾聞到佛法的好處。

大相國寺,你身處鬧市心不亂,有章有法,在嚴格自修的同時,也使佛法得以弘揚。佛法的生命力植根於深厚的民眾心田上,人氣越旺,就越讓法雨甘露普灑更多人的心田,幫助信眾息心火,去煩惱,釋放心理壓力,讓人心變得更慈愛;人與人之間關係,變得變得更寬容,更和諧。這就是佛教的功德,這就是信佛的益處!

日本禪師空海到相國寺拜方丈為師,學習佛法

開封大相國寺堂局不愧是皇家寺院 院落深廣 殿宇恢宏 雄風猶存

我們走到藏經樓西側的大師堂,見到堂內安放的銅像是日本佛教真言宗創始人空海大師像, 頓時肅然起敬。 空海(生於公元774年,卒於公元835年),享年六十一年,他生命的過程就是堅韌不拔求法的過程。他三十一歲那年入唐求法,其間曾到相國寺拜方丈為師,學習佛法。

從空海

到達摩面壁九年學法以及金喬覺求法 ,足以反映中國是佛教發展的福地。

我們從來自異國他鄉的高僧大德到中國學法和弘法的生命歷程,看到信仰的力量。

感 言

開封大相國寺堂局不愧是皇家寺院 院落深廣 殿宇恢宏 雄風猶存

當人精神領域建立信仰後,就能夠激發高貴的靈魂,心靈的虔誠。

對信仰的虔誠和執著很重要,只有真正虔誠地信奉你的精神追求,你就能脫俗;只有執著著於你的追求,你就能心無雜念,淡泊名利,為自己的理想目標而不懈奮鬥,你就朝著目標努力,不再計較個人得失,無論遇到任何艱難險阻,都會以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支撐你從容不迫,度過難關,獲得勝利。

我們這個時代缺少的就是精神信仰。當今社會處於轉型期,各種矛盾都凸顯出來,拜金主義,實用主義,利己主義盛行,向“錢”看的社會風氣衍生出種種弊端,如腐敗滋生,貧富差距,道德失範、人的精神世界的浮躁、孤獨、異化、人與人、人與大自然的關係衝突等。說明我們正逐漸失去一種追求心靈的生活,一種超越自我利益與恐懼束縛的生活,一種擁有愛、感動、榮譽等美好情感的寬容而又澎湃的生活。

國學大師辜鴻銘說過:“如果說中國人的精神是一種永葆青春、民族不朽的精神,那麼不朽的秘密就是靈魂和理智的絕妙組合。”可是這種組合正在失衡 。

不少憂國憂民的愛國志士,在高唱國歌,呼喚國人重塑精神世界,我們需要信仰來激發、喚醒民族缺失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