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袋熊連載助讀《道德經》第九章 功成身退天之道

功成什麼退

樹袋熊連載助讀《道德經》第九章 功成身退天之道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常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樹袋熊連載助讀《道德經》第九章 功成身退天之道

譯文:

自大自滿自誇,不如保持沉默清靜。

喜歡顯露鋒芒,愛出頭的人易招來挫敗和危險,其勢不會長久。

金玉滿堂,看似富有。但其實無人能長久保有,周圍虎視眈眈的人很多。

富貴而驕傲的人,在得意忘形的時候很容易種下惡因,招致災禍。

功成名就之時,不自誇、不居功、不貪戀官祿、名譽和財富,能捨、能退,才符合天之道。

樹袋熊連載助讀《道德經》第九章 功成身退天之道

聖人騎牛圖

白話助讀:

本章的內容看似簡單,其實也是值得細細品讀的,首先對於標題,我個人覺得也許並不恰當,不過也想不出更適合的了。何為“功成名就”?又如何“身退”?我相信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可能認為至少要做到:從商、富庶一方;從政、官至士大夫;研學、名至翹楚。。。倘若都以這種標準來衡量,我相信多數人是無法達到功成名就這一天,畢竟人生短暫,如果不是先天的福報加上後天的努力,普通人是無法達到這些目標的。如果這樣想,聖人這篇文章,不就是寫給社會精英和行業翹楚們看的了嗎?

我個人的理解是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因為精英和翹楚們確實需要看,如果看懂了,肯定會非常受益;但普通大眾就看之無意了麼?也不是,因為我們多數人,其實都是平平淡淡過一生的,只是如果還年輕、還有失敗的本錢,就繼續向“功成”去努力,而別過早的去想“身退”。就像現在我常看到一些自認為修行的人,動不動就唸叨“放下”,如果你都不曾經拿起過,又談什麼放下?

樹袋熊連載助讀《道德經》第九章 功成身退天之道

所以還是建議不同領域的年輕人,還是應該先積極地向著“功成”的目標去努力,只是這個目標是一些人標榜的那個“功成”還是《道德經》中的那個“功成”就不一樣了。例如:從政是想方設法升官算功成?還是想方設法樹立政見,造福一方百姓算功成?想法不同,實際就差之千里,以至於努力的方法、造成的結果都有著天壤之別。所以無論從商還是從政的朋友,一定先想明白這個“功成”的含義以後,再往下去讀《道德經》才有意義。而對於我們普通人,特別是到了一定年齡,心力不足的時候,兒孫滿堂、健康長壽、每天開心的生活一樣可以當做是功成,所謂知足常樂。

本章前部分,主要是勸導一些有能力的社會精英和擁有財富的人,這些人之所以能功成,其實是有福報的,因此用之得當就能造福一方。那對這樣的人,聖人說這些話是希望保護他們,讓他們能善始善終。當然前提是他們能聽得進去,聽不懂聖人的話,歷史上不懂得功成身退,最後無法善終的能人多得很,有時我們也覺得遺憾,這就是不循“道”而為啊!也沒有辦法。

樹袋熊連載助讀《道德經》第九章 功成身退天之道

曾文正公

不露鋒芒,不驕不燥,最能守之人,我佩服曾國藩,一個嚴於律己的典範。因而仕中有言:為官必學曾國藩,其實相信曾文正公也是透過對《道德經》的學習,而悟出了那些道理,從而制定了自己的人生格言和為官原則。

對於本文的內容,相信大家都不難理解,難的是做到。對於那些已經“拿起”的人說 “放下”談何容易?對於正在鋒芒勢頭上的人,談低調也不容易;什麼時候該退?怎麼個退法?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這個絕對沒有統一的標準,只有靠悟性,但如果看懂了本章的內容,相信會大家的選擇有所幫助。

總之“天道”不可違,順天道得善終。

樹袋熊連載助讀《道德經》第九章 功成身退天之道

歡迎喜歡《道德經》和有問題的朋友留言、收藏、點個贊, 你們的支援是我出後續助讀的動力,在回帖中我也會跟大家一起交流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