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學與術數,到底有什麼關係?

道學與術數,到底有什麼關係?

在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道學和術數以其各自獨特的魅力,千百年來一直吸引著無數仁人志士去不斷探究和實踐。然多數人不究其本,徒好其表,不明兩者之間關係, 即厚此薄彼,甚或混為一談。故不是為小術惑其身心,便是流於玄虛而不得其實。那麼,道學與術數,其間究竟有什麼關係呢?在此略述一二,請同道指正。

一、道學為術數之源,術數為道學之流

術數之與道學,頗有淵緣。術以窮理,數以論象,本因道而設,為道之一脈,隸屬於道學。故曰:道學為術數之源,術數為道學之流。何以知之?原因如下:

其 一,古之成道聖賢,多精術數:黃帝問道於廣成子,傳三式以濟世安民,留內經以祛病救人;太公求道於崑崙山,受天命而輔周伐紂,挾術數以替天行道。鬼谷子桃 李滿天下,縱橫捭闔,仙風蓋世;黃石公圯下授錦囊,顯隱莫測,道骨卓然。文王囚羑里而演易,孔子慕道而作傳。希夷通古博今,窮究天人,傳紫微等五大神數, 為後人所樂道;邵雍知慮絕人,高明英邁,作皇極而示天道,為後人所敬仰。此等種種,皆為明證也。

其二,術數多從道學而出,術數之理論根基亦多本之於道學。譬如河洛為術數之根基,顯於希夷,千古可鑑。而三式、星命、相術,原自道學而出,亦術數界不爭之史實。倘無道學之源,術數將發之於何處?術數以數為本,道不生一,何數之有?

古之賢人多好道,終生以聞道、修道為幸,誠孔子之喟嘆:“朝聞道,夕死可矣”。而聖人又云:“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可見易道同源,易本於道而成。易既為術數之源,則道更乃術數之本也。

術數乃古之聖賢,本天人合一推演而得,由得道者所創悟也。《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曰:“上古真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合於術數,……”此亦術數源於道學而 為道學中一用之明證。上古民風淳樸,人尚修道而解脫生死,故術數用來輔助修身養性,契合自然之道。後世大道漸衰,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邪盛行,術數亦漸 為賢者用於趨吉避凶,不得已而為之之道。而今之人,不知其本,捨本逐末,惑於雕蟲小技,好於獵奇,追逐術數之末,炫耀其術,大失聖賢之本意也。術數亦從修 身養性立命之用而漸墮入旁門,流於江湖,成為術士謀生之技,惑世之魔,反為賢者所不齒也。

二、道為本體,術數為用

道既為源而術數為流,則以道為本,而術數為用也。道本渾然一體,無形無跡;術數則有柄,自顯形跡。知道者必明術數,有形本於無形也。知道者,方能合於術數,不明道理,豈知術數之運用耶?

道 無名無慾,為先天,先天為本;有術有數,均為後天,後天為末也。道在理之先,術數則在理之後。道為根本,術數為表為枝葉,理則為樹之汁液。不知本則易失, 不固根則易流,順波逐流,為術所惑,則迷失自我矣。術數流於用技,均小用也。術小而道大,術末而道本。蓋世人本末倒置,故難精術數,不知術數之本來也。

聖人寓道於理,設門以傳道,不得已而為之也。術數者,入室登堂之啟門鍵也,正用可輔正道,妄用則墜旁門。失本則成偏,正本則通道。“問渠哪得清如許,謂有源頭活水來,”術數要成為活水、清水,須有道之本源。不知其本,則流於江湖,不過九流之末技、餬口之飯碗而已。

三、道要實修先度己,術數明理識天機

道 不自成,惟實修可得;術數靈驗,誠智者可識。道與術數,其徑不同。道以窮理盡性了命為本,而術數亦不惟用於趨吉避凶而已。仙佛度人先自度,正人先正己,若 失己之根本,一切均成虛妄矣。故古賢謂之為修道,道要實修也。術數則法天地之理而成,天地大人體,人體小天地,故術數可用於天地,亦可用之於人體也。而世 之所謂術數,惟外用以度人,此不知天人合一、內外相通之大用也。修道須明術數理,術數亦從道中明。譬如丹道之中,多涵術數之妙用,借假以修真,玄機處處可 成道用也。周天運轉,盈虛訊息,抽坎添離,莫不本乎術數,契合天地之道。丹道本以有為而行無為之道,自後天而漸修頓悟,故必合於術數,方能逆以成仙也。能 知自我與天地同理,則術數可明矣。

古之術數,不惟知其度,更可改其運,而今之術數,惟能明其數亦屬不易,此何故也? 遠離道體,故不知運用也。古之術數,因道而設,與道合體,故可改天換地,挽垂敗之事,成萬世之功。蓋天人一理,既能奪人之天命,有何不可改天地之運?今之 術數,流於江湖,惟絕知亦屬鳳毛麟角,豈可得更多之運用?己之命尚受天地之拘,豈能跳出三界五行?術數失其道本,則成末流,須先固本,而能奪天地之造化, 成濟世之運用也。

四、道以明術,術以成道

何以上古之人大智大慧,能創造出完備之 術數體系,而文明之今世,反不知古人所云,更難以創造出高於古賢之法?蓋為學日深,為道日損,道與學不同也。古之聖人,置身世外,跳出廬山,故能識得廬山 真面目,創造出蔚為壯觀之術數體系。而今之人,妄用人意,為法所惑,聰明反為聰明誤,不知道本,又豈能知聖人之心,聞聖人之道?欲通其道,須返本溯源,本 道而作,方能群疑盡釋也。

道為易之本,明道乃可知易之體也。《易》本為修道之經書,假卜筮以立言,後世不知其本,而 以《易》為卜筮之書,皆失聖人之本意也。故麻衣道者《正易心法》雲:“六畫之說,非是曲意。陰陽運動,血氣流行。”天地之氣血,而成陰陽運用;人體之氣 血,亦可擬盈虛訊息也。內外相應,得道而天人合一,豈有仰俯內外及遠近之別乎?故曰:易非仰觀俯察推演而得,實聖人成道後所傳也。仰觀俯察必有所本,不過 乃聖人教人以驗證大道耳。世人以小窺大,豈能

一覽而無餘?“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故研究術數欲有成者,須求本之於道,修道而竅自開,竅開而慧自生, 慧生而天地之理感而遂通,明心見性,術數自會觸類旁通,運用自如也。蓋人本天地而生,天地之理自備於我之一身,故有何不能知,有何不可知哉?誠如邵雍所 雲:“一物從來有一身,一身還有一乾坤。能知萬物備於我,肯把三才別立根。天向一中分體用,人於心上起經綸。天人焉有兩般義,道不虛行只在人。”能明此 理,則近道而知術數之運用也。

今古時空兩相異,術數亦須脫胎換骨,以濟新用也。古之一九州,今則上天入地;古之一時 辰,今則爭分奪秒。新鮮事物層出不窮,科技文化日新月異,眼花繚亂,無所適從。術數如何能得以古為今用,以成濟世之功?《易》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 久。”變通之道,須從根本入手也。不得其道,不明其理,又豈能變通以運用?流於小術,則終難逾越世俗之見。故須窮理盡性,以求大道,而後方可運用術數以變 通其道也。道為術數之源泉,源清而流自清,源淵而流自長。通常以達變,返本以究源,此術數面臨之機遇,亦道學興盛之契緣也。有志於道學與術數者,可不知其 理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