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之後還熱不熱了,該如何保養?

秋分之後,寒露來臨。此時養生,重在養陽氣的斂降,使暑火多多斂降,即是來年春天生髮的陽根。

寒露時節,陽氣斂降,養生當順應天地規律。本文分析寒露的節氣特點,從中醫來分析當如何養生。

寒露之後還熱不熱了,該如何保養?

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是寒露節氣。在二十四節氣中,寒露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是深秋時的節令。寒露開始,氣候逐漸由熱轉寒,天地萬物也會隨著寒氣的增長而逐漸蕭條、陽漸入陰。

秋分之後才是寒露。從天地陰陽升降上講,秋分之後,今年的暑火已經降至地面以下了,所以天氣涼快,寒露將至。此時天地之間陰盛而陽衰,天氣漸現燥金的肅殺本象,天寒而清,露寒而冷。推之於人身,適應自然變化,夏天外浮的相火已經收斂於中焦以下,所以脈不浮而略有澀意,夏日的睏倦亦豁然而去。

(一)寒露養生原則

根據以上分析,寒露養生,當有以下幾個原則。

一則,重視收斂陽氣,以固腎根。

時逢寒露,天地之間收令大行。要想養生,就應該重視收斂陽氣,借天之力幫助人體把浮暑之火收歸腎水裡面。收斂於腎水中的暑火,即是陽根,是來年春天陽氣生髮的源泉。這個陽根越旺越足越好,所以要借寒露時節天地斂降之力,多多地收斂暑火。收的越多,意味著來年的生機越旺盛。

二則,重視潤燥,以養肺陰。

秋天肺金當令,其氣為燥。燥氣過盛,則易傷肺。故此時當養陰潤肺,以防秋燥。

寒露時節氣候乾燥,燥邪易傷人體津液,出現面板乾燥、口唇乾裂、舌燥咽乾、乾咳少痰、大便秘結等症狀,故此時宜食用一些性質平和且具有滋陰潤燥、養肺生津作用的藥物或食物。

三則,重視保暖,勿傷陽氣。

寒露時節養生,應順勢而為,早晚溫差較大,要適時新增衣物,注意保暖。

諺語“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此時“一場秋雨一場涼”,需隨天氣轉涼注意保暖。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能提醒肌體開始收斂陽氣,對於冬之收藏陽氣有利。睡前熱水泡腳,極有斂陽之效。切勿過食生冷瓜果,陽氣初收,脾陽未復,最需注意,否則秋季腹瀉頻發。同時注意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與新鮮。

(二)寒露養生方法

一則,足部防寒

到了寒露時節,我國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天氣由涼轉冷,入夜更是寒氣襲人。此時要特別注重腳部的保暖,應穿上保暖效能較好的鞋襪,切勿赤腳,以防“寒從足生”。

生活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腳若受寒,就容易感冒,而且人體正氣減弱,容易反覆生病。預防足部寒邪侵襲的方法很多,比如,用溫水浸泡兩足至汗出,或用花椒或艾葉煮水泡腳更有良效,既可預防感冒又可健身鼓舞正氣;再如,可以睡前雙手互搓兩足心,可各搓五百下,使足底發熱,既能引火下行又可通暢足部氣血,一舉兩得;還如,可溫灸湧泉穴,湧泉為腎經井穴,腎主水,溫灸湧泉可以溫升腎陽,使腎水上達於肺,這樣可以金水互生。

二則,吃些白色的食物

寒露時節,秋金斂降。此時養生,當養陽氣的斂降。白色通於秋,故此時可常吃些白色的食物,比如蓮藕,養血涼血;山藥,能入脾肺,培土生金;蓮子,善清心火,使肺安和;白蘿蔔,能降肺氣,使陽氣歸根;梨,潤肺生津;百合,養神補肺;白木耳,養肺補虛;洋蔥,宣降肺氣,等等。

此時暑氣已退,西瓜、苦瓜等寒涼性的食物當少吃,以免寒氣入腹,更傷中陽。

三則,預防哮喘

有些人素體肺虛,易患哮喘。逢深秋燥邪與寒邪交相外襲,更容易復發。肺喜潤而惡燥,可於此時及時滋潤肺金,有助於緩解哮喘的發作。

除辨證處方之外,亦可用飲食調理。提供一個秋燥潤肺的食療方:土雞的蛋黃10個,冰糖100克,混合攪勻,加黃酒500毫升,密封儲存十日即可服用。每次服一小勺,日服2次。

蛋黃有滋陰潤燥之功,最適合於秋燥時服用。冰糖味甘入脾,色白入肺,可健脾補肺。黃酒性溫,能溫通陽氣。三者合用,滋補而不滯塞,最有益於養脾潤燥。

寒露之後還熱不熱了,該如何保養?

四則,預防便秘

深秋時節,雨水減少,天氣乾燥。燥氣通於肺與大腸,極易引發便秘。養生之法,一方面當注意水分的補充,當然要飲溫水;另一方面,可每天適當喝點蜂蜜水,有滋潤大腸以緩解便秘的效果。

飲食上當少吃辛辣刺激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油炸食品、芥末、生薑、蔥及酒等,在用蔥、姜、辣椒等作為調味品時也要減少其用量。可適當多吃芝麻、核桃、蘿蔔、西紅柿、百合、大棗、紅薯、枸杞、銀耳、蜂蜜、蓮藕、梨等,可起到不錯的滋陰潤燥、養肺潤腸作用。另外,多吃新鮮果蔬亦有助於保持大便通暢。

以我臨床所見,若每逢秋令則便秘,多因於燥。潤燥通便,我臨床常用麥冬、肉蓯蓉、當歸、白朮之屬。有時於辨證方中重用白朮至45克以下,潤燥通便效果滿意。

五則,預防秋燥

秋燥傷肺,首選百合。百合味甘微寒,入心肺二經,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對秋燥有防治作用。

寒露之後還熱不熱了,該如何保養?

比如,可取百合30克,洗淨切碎,大米50克,加水400毫升,同煮至米爛湯稠,加適量冰糖,每日晨起服用。對於咽乾口燥、面板乾燥較重者,可加入玉竹、沙參或麥冬、天枸杞等,並可根據個人口味調入蜂蜜。

寒露之後還熱不熱了,該如何保養?

預防秋燥,可以喝大米粥。大米色白,性微涼,亦能潤肺養陰,可除肺燥。還可以選擇服用秋梨膏、養陰清肺膏、龜苓膏等滋陰潤肺之品。

預防秋燥,還可適當吃些水果,比如梨、甘蔗、荸薺、香蕉、枇杷等,都有潤燥效果。但以上水果性偏寒涼,以之潤燥並非人人皆宜。若有脾虛洩瀉,或肺寒咳嗽而痰黏者,則不宜多吃上述水果。或者,可把水果切碎水煮了溫服,亦可適當緩解其寒性。

六則,預防抑鬱

深秋時節,黃葉飄落,景象越來越蕭條肅殺,有的人容易觸景生情,情緒變得低落,甚至多愁善感,做事提不起精神來。

預防的方法是:(1)做戶外運動,擴大生活圈子,培養興趣愛好,舒緩工作壓力,這些方法都有助於精神振奮;(2)多吃小麥做的食物,能改善心情,比如,全麥麵包、麵條、水餃等,因為小麥有養心安神的效果。當然也可用醫聖仲景的藥方:炙甘草20克,小麥100克,大棗30克(切開),水煎服,日一劑;(3)可多吃些菠菜、蘆筍、獼猴桃、橘子、豌豆、黃豆和深綠色的蔬菜等,這些食物多得木性,有生髮陽氣的功效,能讓清陽上升,腦竅得養,可抵抗抑鬱;(4)可用針灸,比如,取合谷、太沖、百會諸穴,能升清陽,降濁陰,調暢氣血,預防抑鬱。

七則,適當運動

因為秋分開始,天地之間陰盛而陽衰,故善養生者,秋分後當適當減少運動。多靜以養陰,身靜,心神亦當靜,靜則陽氣歸根。這樣可以順應天地陰陽氣機,有助於健康。

當然,生命在於運動。即使是冬季,仍然要有適當的運動,否則,陽氣不能宣暢,陰邪內滯,反而容易生病。

寒露時節溫度適宜,空氣質量較高,正是從事室外運動的好時節,可根據自己身體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專案,如快走、騎行、爬高等。

寒露前後就是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節。這一天約上數位親朋好友,可以登高望遠,可以戶外賞菊,可以公園散步。透過這些活動,既可以舒暢心情,還能鍛鍊體質,有助於健康。

寒露過後天氣漸涼,堅持適當運動,不但有助於強化心肺功能,還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抵禦寒冷及疾病的能力。此時適宜多做伸展類運動,不僅能收斂心神、更易控制情緒起伏,而且還有利身體氣血和暢。

八則,養脾以養肺

土生金,脾屬土,肺屬金。甘味養脾,脾旺則肺氣自足。

寒露時宜常食甘淡補脾食物,如山藥、大棗、大米、糯米、蓮子等。因中秋之後溼濁初退,脾胃尚未完全健旺起來,因此不能急於進食肥甘厚味,否則易使脾胃運化失常而生火、生痰、生燥,反而更傷陰津。

養脾可多吃些土裡長的食物,如土豆、紅薯、山藥、蘿蔔等。也可吃些黃色的食物,如玉米、南瓜、桔子、檸檬、小米、胡蘿蔔等。

九則,推薦食粥

寒露可食粥,取其潤肺生津、健脾益胃之功。

(1)紅棗花生山藥粥

備料:大棗10枚、花生45克、山藥100克、大米100克。做法:將山藥、花生洗淨後,與去核的紅棗放在一起煮開,然後放入大米繼續熬煮再放一些枸杞,直至米變得軟糯即可,溫食。養脾補血、滋養容顏。

寒露之後還熱不熱了,該如何保養?

(2)大棗蓮子銀杏粥

備料:百合30克、大棗30克、蓮子20克、銀杏15粒、大米100克、冰糖適量。做法:蓮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棗、銀杏、大米,煮沸後,改用小火煮至粥稠時加入冰糖,稍做燉煮即可關火。能養陰潤肺、健脾和胃。

寒露之後還熱不熱了,該如何保養?

總之,寒露養生,關鍵在於潤燥,避寒。建議早睡早起,節食少動,勿太辛勞,勿出大汗,衣可略薄,以讓身體感受到寒涼秋氣。靜心獨處,囑意湧泉。如此可慢慢地把體內的金氣調動起來,讓人體與天地四時同步。(董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