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相親又有“新標準”,物件是不是獨生子女,成關鍵因素

導語:不知不覺90後到了該嫁娶的年紀,這也似乎成了兒女們的任務,有催婚,有相親,父輩們希望我們結婚是想讓我們幸福,有了後代老了有人照顧。

時代的不斷髮展,在生活如此富足的小康社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人們對美好生活越來越高,那麼結婚自然也需要越來越高的物質條件和標準,車、房、彩禮,加之當代擇偶標準不斷提高,更使很多年輕人無法滿足自己內在想法。

年輕人對當代社會的結婚花費也是一大吐槽,年輕人害怕“婚後復貧”,原本一個月的工資可以過一個人的小康生活,做一個單身貴族,結婚以後需要贍養雙方父母,養育兒女,生活成本頓時翻倍,一個月的工資只夠交兒女一個假期興趣班的錢……可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若你經濟成本不足,美好的婚姻生活就難以保證。

90後相親又有“新標準”,物件是不是獨生子女,成關鍵因素

作為年輕人,青春正是拼搏的年紀,實現自身價值在這一階段非常重要。當今社會,婚姻涉及到家庭、倫理,也意味著更多的責任,佔用的時間成本太多。若選擇結婚,意味著要放棄求學深造或職業升遷的機會。

對於女性來說結婚逃避不了生育、傳宗接代,且仍有公司考慮女性生育的時間成本,造成女性就業難的問題;而男性在結婚之前,要保證自身的經濟條件,就要靠時間和精力才能得到升職的機會。所以很多年輕人認為,婚姻與拼搏事業是難以並行的。

再者,結婚意味著雙方家庭的結合,與雙方父母兄弟,三親六戚等人際關係的維持,都需要時間和精力。作為年輕人,原本快樂自由的單身貴族,因為結了婚,從此陷入了“無盡的深淵”。

網際網路媒體傳播速度之快,因此許多年輕人的婚育觀有所影響,我相信大多數90後是渴望愛情的,現在的相親更多的是學歷背景等條件的匹配。

戀愛物件並不意味著能夠適合作為結婚物件,“嫁給愛情”、找到“真命天子”變得不那麼容易,在我看來,當代社會應該給予那些不想結婚,推遲結婚給予更多的寬容,結婚不應該成為累贅,應該是人生中的奇遇和冒險,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

但當年輕人對於相親作出了妥協是否為獨生子女又成了現如今相親標準的關鍵因素。

原生家庭的環境能影響一個人性格很長時間,在非獨生子女的家庭環境中,可能有時會缺乏父母和長輩的關心,可能會造成對家庭方案或者對父母的排斥,有時會陷入心裡的極端,在心裡問題上獨生子女可能會相對少一些。

但他們的生活相對比較獨立,適應力比較強,能獨立完成一些比較困難的事,在與別人相處的時候會比較在乎別人的感受會為別人著想。而獨生子女會有著充分的愛和關懷,在心理問題上獨生子女可能會相對少一些,因為他們有著強烈的歸屬感和安全感,這是心理健康良好的基礎。

當我們成家立業時,父母也在慢慢變老,贍養父母是基礎,是我們作為子女應盡的本分,但對於一個獨生子女來說贍養父母的重任便都落在一個人身上,當你選擇與獨生子女結婚生子,未來需要考慮的東西也遠比非獨生子女多的多,同時兩人的幸福指數可能會受到威脅。

但是對於一個獨生女兒,結婚可能不需要太多彩禮,日後也不會有兄弟姐妹需要扶持。

獨生和非獨生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優劣,還是要看雙方的成長背景和性格合不合,當然婚後要面對的人情世故肯定是要考慮的問題,在人情世故方面,非獨生子女做的比獨生子女好,非獨生的孩子一般家庭觀念比較重,重視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獨生子女無法體會這一點,所以比較容易出現矛盾。

養老是每個人註定要面對的,可以自己決定程度和結果的,而且集中於人生後半段。焦慮,但不那麼嚴重。但是複雜的親戚關係,除了自己的努力,還要看另外一個人靠不靠譜,是不是配合你,一個跟自己沒有血緣關係,伴侶附贈的,還得忍讓愛護甚至親密的活生生的人,真的會讓人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