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哲思《墨菲定律》(八)

每天閱讀三分鐘,迅速提升自己。

生活哲思《墨菲定律》(八)

今天是分享《墨菲定律》的最後一篇,這本書內容豐厚,案例生動有趣,我一共寫八篇,想看的朋友,可以到我的主頁,每篇都是濃縮這本書每章精華內容,每天閱讀三分鐘,可迅速提升自己。今天總結這本書表述的生活智慧。

書中提到配套效應:“指人們在擁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後,不斷配置與其相適應的物品,已達到心理上平衡的現象。”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女人買了一條新的連衣裙,她就想再買一雙新鞋與之匹配,之後又想買個新包、新發飾、新首飾,甚至想做個新發型。無窮無盡的新鮮刺激,驅使人們不斷地滿足慾望,一步步陷入慾望的深淵,難以自拔。現在的超前信用消費給年輕人帶來的教訓還少嗎?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簡單,比如一間屋子,必需品一件不少,多餘的物件一個沒有,這就是幸福。做人要懂得知足與不知足,知足是指做事,不知足是指做學問。”真正的幸福快樂不是建立在物質滿足上,而是你內心的追求。向外追求於物,只會陷入痛苦的深淵;向內追求於心,才能真正感到安然快樂。所謂歲月靜好的人,不是正在躺平的人,而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人。

書中有一句話非常實用:“善變,才能應萬變。”確實,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引大哲學家柏拉圖的話:“山若不過來,我便過去。”當我們不能改變環境時,那麼我們就改變自己。不用做最強大的,但要做最合適的。這也應了達爾文所說:“得以生存的不是最強大或者最聰明的物種,而是最善變的物種,應變力是最重要的戰鬥力。”恐龍再強大,但不適應環境的變化,而最終滅絕。再看小小的蜥蜴則是應變高手,它能存活在海洋、棲息於樹上、遊走在沙漠、潛藏在地底、甚至能夠飛翔於天空。所以,我們要學會適時轉變,縱觀歷史,多少文雅遷客因環境變遷而懷憂喪志,再完美、再進步的社會也不會讓每一個人都一帆風順,心理建設是非常重要的,無論命運多舛,還是厄運臨頭,我們都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得之,吾幸;失之,淡然。淺笑中,改變自己;破曉時,繼續前行。

最後用書中的一段話收尾:“不要抱怨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與比你更糟糕處境的人相比,你要幸福得多。當你抱怨食物滋味不足時,請想想那些食不果腹的人;當你抱怨婚姻伴侶不盡人意時,請想想那些正在孤獨終老的人;當你抱怨老天對你不公時,請想想已經離開人世的人;當你抱怨孩子太過淘氣時,請想想那些渴求骨肉卻不能生育的人;當你抱怨房子還月供時,請想想那些露宿街頭的人;當你工作疲憊而厭煩時,請想想那些失業待業在家卻懷揣夢想的人。”遇事不抱怨,更多的是要想辦法,解決問題。

經過歲月不漫長,我感觸到:人的心,只能自救,而我每天寫的文字,剛好是船,能渡你到岸,岸上的路,還需你自己走。希望我寫的八篇內容,能對你有所啟發。想說什麼,就給我留言。我們明天,再會。

——正在閱讀的你

作者:愛讀書的珍珠匠

每天閱讀三分鐘精華內容,迅速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