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變法的4種主流觀點,你同意哪一種?

在歷史中,除了著名的商鞅變法,後世讓人稱道的變法當屬王安石變法。變法的目的無外乎都是為了富國強兵,減輕政府財政支出壓力,增加財政收入!

然而王安石變法,不管是在當時的歷史環境,還是後世的評價對其都是兩極化。以司馬光(就是砸缸救小夥伴的那個名人)為代表的傳統派認為其變法完全是勞民傷財,而民間對其變法也是多有牴觸!這又是為何?

王安石變法的4種主流觀點,你同意哪一種?

經過筆者梳理,對熙寧變法有以下四種主流看法:

第一種:王安石變法的點子都是些餿主意,所以百姓和國家都受其害。

第二種:王安石的點子看起來挺好,但此人屬於空想政治家,只會紙上談兵,大多方案都沒有可操作性,於是在實際推行時搞成一團糟。

第三種:王安石的點子原本切合實際,有很強的操作性,正常情況下應該能夠落地。但其變法的本質,就是要把士大夫階層(即各級官員、權貴)所掌控的撈錢渠道收歸國家,這樣收上來的錢一部分可以充實國庫,一部分則能給農民減負。

然而“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大批官員自然要竭力阻撓搗亂。他們要麼陽奉陰違,毫不推進,令變法淪為一紙空文;要麼專門搞破壞,有意把事情搞砸,引到歧路之上,令其根本無法推動。簡而言之,因為從上至下的官員大多反對變法,因此王安石和皇帝其實已經被架空,他們頒行的政令已經很難切實推進了。

王安石變法的4種主流觀點,你同意哪一種?

第四種:大批官員不甘心利益受損,又不敢明著和中樞作對,因此迂迴行事,各施手段,把自己的損失大多轉嫁給農民,百姓遂不堪重負,多有家破人亡者。他們便趁機引導輿論,讓百姓認為自己之所以活不下去,就是因為變法,因而都怨恨搞變法的王安石,將變法視為洪水猛獸。其實百姓們是被愚弄了,王安石本身是愛民如子的,但他卻無從解釋,更無力收拾敗壞的局面,最後被洶洶民意趕下臺,士大夫階層成功地完成了對變法的逆襲,笑到了最後。

對於熙寧變法,大多數人(包括大多數專業人士)的看法都不出上面這四種。其實這四種看法對這段歷史的理解是逐漸深入的。瞭解得越多,就越會認同更靠下面的說法。

然而事實上,這四種看法都是錯誤的,都未能看破歷史的真相。既沒有搞清楚變法的動機,也並未看清變法的結局。

君臣二人之所以變法,除了財政即將崩潰這一現實壓力之外,就是試圖先富國,再強兵,以發動對外戰爭,改變大宋的國際格局。其核心目的從來都不是為了善待百姓、提高民生,而就是要儘快斂財。這對君臣的心態和所採用的手段,與當年漢武帝、桑弘羊的組合可謂一模一樣。桑弘羊透過壟斷鹽鐵、打擊商人來為國家斂財,以支撐對匈奴的戰爭;王安石則是透過青苗法、募役法等一套新法斂財。

王安石變法的4種主流觀點,你同意哪一種?

青苗法的實質就是利用官有資本放貸謀利,募役法則是巧增稅源,都是要透過擴張政府職能來增加國庫收入,和桑弘羊的官營經濟政策極為類似。而桑弘羊那一套手段對漢朝社會和百姓的巨大破壞與傷害,在之後各朝代中,是大家所熟知的常識,人們常常引以為戒,勸導統治者不要窮兵黷武、與民爭利,可以說是清清楚楚的前車之鑑,王安石和宋神宗這種政治家對此決不可能不瞭解。

然而在二人心中,只要能像漢武帝那樣掃平外敵、封狼居胥,那區區百姓的痛苦流離,又算得了什麼呢?在他們眼中,漢武帝和桑弘羊所走的那條路,非但不是什麼“覆轍”,反而是一條通往成功的金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