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崛起功在商鞅,可為何秦人對他恨之入骨?還對其施以車裂之刑

商鞅變法使秦國富強更甚秦穆公在世時,為何還要被車裂而死?我認為與損害舊貴族利益和得罪秦惠文君脫不了干係。商鞅是戰國時期著名政治改革家,他出身在衛國一個沒落貴族家庭,原本是衛君的後裔,以國號為姓,因此也叫衛鞅,還稱公孫鞅,商鞅是他到秦國後因封地得的名。

秦國崛起功在商鞅,可為何秦人對他恨之入骨?還對其施以車裂之刑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為了增強秦國的實力,在諸侯爭霸中處於有利地位,不至於被別國吞併,於是積極引進人才,變法圖強。商鞅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進入了秦國,可商鞅在秦國沒有親朋好友,該怎麼才能見到秦孝公呢?後來找到一個太監幫他引薦。

秦國崛起功在商鞅,可為何秦人對他恨之入骨?還對其施以車裂之刑

太監收了他的好處,把他引薦給秦孝公。第一次,商鞅不敢抬頭看秦孝公,只是低頭把上古三代說了一遍,然而秦孝公對此並不感興趣,還聽得哈欠連天的。第二次,商鞅把夏商周三代的事說了一遍,秦孝公還是不感興趣,第三次,商鞅把秦國地形國情和如何稱霸的事具體分析了一遍,秦孝公很是高興。

秦國崛起功在商鞅,可為何秦人對他恨之入骨?還對其施以車裂之刑

還讓商鞅先回去,挑個好日子再繼續說,這時商鞅才算是知道秦孝公對“文治”和“德治”都不感興趣,而是對“霸道”感興趣。後來商鞅和秦孝公聊了三天三夜,秦孝公才完全相信商鞅有能力讓秦國走向富強的道路,有了秦孝公的支援,商鞅變法就變得沒那麼困難了。

秦國崛起功在商鞅,可為何秦人對他恨之入骨?還對其施以車裂之刑

秦孝公為了變法的是召叢集臣開朝會,在朝會上秦孝公剛說完要進行變法,舊貴族代表甘龍、杜摯立即開口反對,他們認為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商鞅立即站出來舌戰群儒,說:“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秦國崛起功在商鞅,可為何秦人對他恨之入骨?還對其施以車裂之刑

接著商鞅又說:“湯、武之王也,不循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也。”從而主張“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商鞅的這一席話說的群儒啞口無言,最後只能同意變法了。雖然舊貴族無法制止變法,但是他們可以拒絕配合。

秦國崛起功在商鞅,可為何秦人對他恨之入骨?還對其施以車裂之刑

所以商鞅的變法之路也還是困難重重的。首先為了立威立信,商鞅在國都集市的南門外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規定只要誰能搬動這根木頭,就給他十兩黃金。百姓們都很奇怪,但沒有人願意上來搬動。商鞅只好再出告示說:“誰能搬動就給他五十兩黃金。”有個人壯著膽子把木頭搬到了集市的北門。

秦國崛起功在商鞅,可為何秦人對他恨之入骨?還對其施以車裂之刑

商鞅立即給了他五十兩黃金,人們看到商鞅真的給五十兩黃金,這才相信商鞅說的話,立信立威算是做到了,有了百姓的支援,變法就容易多了。商鞅先是頒佈了《墾草令》,秦孝公看到《墾草令》在秦國實施得不錯,就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在秦國國內實行第一次變法。

秦國崛起功在商鞅,可為何秦人對他恨之入骨?還對其施以車裂之刑

商鞅第一次變法涉及刑罰、制度、稅法等,第二次變法涉及土地制度、縣制及官職等,除此之外,商鞅還規定了計量標準和統一了度量衡。以及改革戎狄舊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等。自此,秦國的變法總算趨近結束了,在商鞅積極的變法和實施下。

秦國崛起功在商鞅,可為何秦人對他恨之入骨?還對其施以車裂之刑

秦國一天比一天更加富強繁榮,做到了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地步。秦國能夠變得富強,商鞅是功不可沒的。既然商鞅對秦國的貢獻如此之大,為何最後卻落得個車裂而死的下場?我認為這跟商鞅的鐵血變法有關,其中有三個原因不可忽略。

秦國崛起功在商鞅,可為何秦人對他恨之入骨?還對其施以車裂之刑

第一,

商鞅變法損害了舊貴族的利益,與舊貴族結下了仇恨,所以秦孝公死後,商鞅沒了依靠,舊貴族們就迫不及待地誣陷商鞅,置他於死地。

首先,商鞅廢除了世卿世祿制,改成根據軍功的大小封賞爵位及田宅、土地等,使得沒有軍功的世襲貴族們被廢除了貴族頭銜。

秦國崛起功在商鞅,可為何秦人對他恨之入骨?還對其施以車裂之刑

嚴重損害了貴族們的利益,不僅如此,商鞅還嚴刑峻法,嚴懲違法的貴族,更是加深了貴族對變法的敵視,使得貴族們集結起來,共同對抗商鞅。但因有秦孝公的支援,舊貴族們拿商鞅也沒任何辦法,所以秦孝公死後,太子秦惠文君即位沒多久,舊貴族們就按捺不住了。

秦國崛起功在商鞅,可為何秦人對他恨之入骨?還對其施以車裂之刑

舊貴族代表公子虔等人一同告發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到邊關,卻因沒有證明自己身份的物件,被客家拒絕留宿。最後商鞅只能到魏國去,又因曾經生擒過公子昂,被魏國拒絕入境。後有追兵,又無法前進,商鞅只得回到封地,舉兵抵抗,結果失敗了。

秦國崛起功在商鞅,可為何秦人對他恨之入骨?還對其施以車裂之刑

第二,商鞅變法時曾兩次得罪過太子秦惠王,這才使得秦惠王即使知道商鞅是被誣陷的,還是要以“欲反”的罪名處死商鞅,那麼到底是那兩件事讓秦惠王對商鞅恨之入骨呢?

第一次是在商鞅剛變法的時候,秦惠王犯了錯,商鞅為了不影響變法的微信,處罰了太子的太傅和太師。

秦國崛起功在商鞅,可為何秦人對他恨之入骨?還對其施以車裂之刑

為何不是處罰太子呢?因為太子代表了皇室,誰敢處罰,雖然皇上很支援變法,但是太子是未來的一國之君,如果處罰了,以後還怎麼服眾。所以作為太子的太傅和太師就只能倒黴了。自此,太子記恨上了商鞅。而第二次的矛盾更加加深了太子對商鞅的恨。

秦國崛起功在商鞅,可為何秦人對他恨之入骨?還對其施以車裂之刑

第二次是在商鞅想要重新劃分土地的時候,秦惠王的太傅又犯了錯,還被商鞅抓到了,商鞅依法懲處了秦惠王的太傅。這本來是沒有錯的,但是商鞅在之前已經得罪過秦惠王一次了,就算是依法懲處,秦惠王還是記恨商鞅了。

秦國崛起功在商鞅,可為何秦人對他恨之入骨?還對其施以車裂之刑

我覺得秦惠王記恨商鞅的主要原因是商鞅沒有看在他是國家繼承人的份上,放過自己和自己的太傅,這是不給自己面子,赤裸裸的挑釁。秦惠王又怎麼可能不記恨商鞅呢?由此可以看出,商鞅是一個敢於挑戰權威,公正執法的人,但也因他不會為人處世,才給自己樹立了這麼大一個敵人。

秦國崛起功在商鞅,可為何秦人對他恨之入骨?還對其施以車裂之刑

第二,

是因為秦孝公臨終時暗示過秦惠王即位後,要處死商鞅。秦孝公為何要暗示秦惠王處死商鞅呢?我認為這是皇家的通病,怕功臣坐大,威脅自己的統治。

秦孝公很欣賞商鞅的才能,這一點毋庸置疑。《戰國策》裡有這麼一句話:“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傳商君,辭不受。”

秦國崛起功在商鞅,可為何秦人對他恨之入骨?還對其施以車裂之刑

由此可知,秦孝公曾經想傳位給商鞅,但商鞅拒絕了。秦孝公是真的想把皇位傳給商鞅嗎?我認為秦孝公之所以要傳位給商鞅。只是為了將商鞅推上風口浪尖,原因有二。第一,商鞅變法時得罪了很多人,因此產生了很多怨氣,這些怨氣不能讓秦惠王承擔。

秦國崛起功在商鞅,可為何秦人對他恨之入骨?還對其施以車裂之刑

所以為了秦惠王能夠順利的統治秦國,秦孝公設了這個局。第二,秦孝公知道秦惠王記恨商鞅懲處自己的太傅。秦惠王上位後肯定會整治商鞅,再加上秦孝公曾經還想傳位給商鞅這件事,更是讓秦惠王對商鞅恨之入骨,所以秦惠王上位後,商鞅必死無疑。

秦國崛起功在商鞅,可為何秦人對他恨之入骨?還對其施以車裂之刑

秦孝公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讓秦國一直抓在皇室的手裡,所以說無論商鞅答不答應繼承皇位,最終都不會有好下場。秦孝公這招真是絕啊,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能夠順利統治國家,竟然要置將秦國變得富強的功臣於死地,這就是帝王的薄情寡義。

秦國崛起功在商鞅,可為何秦人對他恨之入骨?還對其施以車裂之刑

而商鞅死的時候都沒有想到是秦孝公要處死自己,還覺得如果秦孝公在世,自己一定不會受此冤屈,殊不知。正是因為他在秦國的微信已經威脅到了統治者的統治,這才引來了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