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致百病不可信糖尿病也不是吃糖吃出來的

近年來,糖與健康的話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朋友圈裡時常有文章盤點糖的各種危害,說中國人攝入糖太多,導致肥胖、癌症和糖尿病等慢性病高發,需要“戒糖”來改善健康狀況。其實,“糖致百病”不可信,減糖應科學。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成年人和兒童糖的攝入量應控制在每天不超過50克,最好不超過25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議與此一致,同時倡導大眾以科學的膳食知識為指導,合理控制糖的攝入量。

根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2021年釋出的《中國城市居民糖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資料顯示,中國三歲及以上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日攝入9。1克糖,總體來說並不多,遠低於世界上很多其他國家。然而,我們不能盲目樂觀,糖的消費量逐年增加,仍然需要引起重視。

糖與糖尿病並沒有直接關係

很多人認為吃糖對身體有害,甚至還會吃出糖尿病來,這是一個常見誤區,糖與糖尿病並沒有直接關係。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它的發生是遺傳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一型糖尿病的患病基因來源於父母雙方,以及氣候、病毒感染、嬰兒期餵養方式這三種因素;二型糖尿病高風險因素主要有家族遺傳、年齡增長、高熱量飲食、缺乏運動、超重、肥胖和吸菸飲酒等不良嗜好。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糖尿病不是吃糖吃出來的,但患有糖尿病的人需要遵醫囑嚴格控制糖的攝入。

有文章指出糖會導致食道癌、胃癌和乳腺癌等癌症。事實上,癌症是遺傳、生活方式、生活環境等因素共同影響導致的,飲食只是其中一個因素。

沒必要“戒糖”或“斷糖”飲食

但有兩類人群要注意減糖

任何形式的能量過量攝入均會導致肥胖,單純把肥胖成因歸結到糖身上是不正確的。預防肥胖的關鍵是保持能量平衡,透過身體活動把多餘的能量消耗掉。對於時下流行的“戒糖”或“斷糖”飲食,盲目戒糖沒必要,消費者應根據自身情況科學減糖。通常來說,兩類人群應注意減少糖的攝入:

第一類是糖尿病人群和血糖長期偏高的人群,雖然糖尿病不是吃糖吃出來的,糖尿病患者無法控制血糖,但應控制糖攝入量。

第二類是超重或者肥胖的人群,過多攝入糖容易導致能量攝入過多,不利於控制體重,因此這類人群需要減少糖的攝入。

一日三餐的廚房用糖

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視

提到“減糖”,人們通常將目光聚焦在預包裝食品和飲料上,而烹製一日三餐的廚房則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視。《中國城市居民糖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顯示,中國居民每日攝入糖的首要來源是烹呼叫的食糖(28。2%),第二位是含糖乳製品(24。2%),第三位是焙烤食品(19。9%),第四位是飲料(17。7%)。加之居民在外就餐和外賣頻次不斷上升,控制家庭、食堂、餐廳廚房中糖的用量至關重要。建議平時在烹飪過程中逐漸減少食糖用量,適應和培養清淡口味,從而減少糖的攝入。

建議每個人從自家廚房開始,逐漸減少新增糖的使用量,培養清淡口味。有減糖需求的公眾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低糖或無糖的食品、飲料,保持健康體重,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文/鍾凱(科信食品與健康資訊交流中心主任)

責編:沈甜

【來源:北京青年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