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謀反——蜀漢國最大的冤案,最大的損失

原創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說魏延腦後長了一塊反骨,是個天生的反賊,註定要謀反,後來果真謀反,被馬岱給斬了。

這是個很奇葩的說法,羅貫中也沒仔細地描述什麼樣子的骨頭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反骨,估計他自己也說不清楚,就只是為了說明魏延是頭天生的白眼狼而編造出來的,但他是在寫小說,屬於文學創作的範疇,隨便怎麼編都行,你還真拿他沒辦法。

偏偏正史裡又有魏延謀反的記載(見《三國志·卷四十·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 》),這就坐實了羅貫中的指控,魏延確實是個反賊。

由於《三國演義》無可比擬的影響力,為蜀漢建國及穩固立下汗馬功勞的魏延成了家喻戶曉的反賊,受盡後人的鄙視和唾罵,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仔細查閱史書,你會發現並非如此,恰恰相反的是,這是蜀漢國最大的冤案,也給蜀漢國帶來了最大的損失。

今天就來聊聊這樁公案,還魏延一個公正,一個清白。

魏延謀反——蜀漢國最大的冤案,最大的損失

魏延本就是蜀漢國裡的另類將領

魏延的生平資料不是很完整,特別是跟隨劉備之前的成長經歷,只知道他字文長,義陽(今湖北棗陽)人。和關羽的字雲長相像,二人的一個面部特徵也相像,都是大鬍子,所謂的美髯公。古代的美髯公其實很多,特別是漢代以後,這是受主流意識形態儒家學說的影響,即“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男女都不剃髮,有多長留多長。

二人還有一個相似之處,都善待士卒,都性格高傲。從某種程度上看,魏延就是個縮小版的關羽。是不是很有趣?

說他是另類將領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個是相對獨立的身份。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應劉璋之邀入蜀時,魏延是“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所謂部曲,就是自有軍隊,也就是說,魏延在沒有投靠劉備之前就擁有一支專屬於自己的軍隊。

沒有記載魏延在此之前是從屬於劉表,還是像當時許多有實力的人比如許諸、魯肅等那樣,為了保衛家鄉拉起一支軍隊,還是像臧霸、孫禮等人那樣獨霸一方,佔山為王。

這和劉備手下大多數將領,包括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等主要將領都是單身跟隨劉備的情況完全不同,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在事關個人生死危急之時,可以帶著這支私家軍或抗爭或離去。

這在蜀漢國中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另外還有一個有部曲的將領是孟達,但有所不同。劉璋聽信了張松、法正的話邀請劉備入蜀,派法正、孟達去迎接劉備,分別給了二人二千兵馬。法正跟劉備入蜀後,其所率的二千兵馬歸入孟達。

魏延謀反——蜀漢國最大的冤案,最大的損失

後來劉備背信棄義佔據了益州,而孟達所率的四千兵馬本來是劉璋的,劉璋失敗,這支部隊沒了歸宿,才成了孟達的部曲,跟隨孟達投靠了劉備。這和魏延一開始就自有部曲的情況完全不同。

第二個是與劉備的關係。

魏延隨劉備入蜀後,守葭萌、平廣漢、圍成都,“數有戰功”,因功升為牙門將軍。

一定不要像大多數人一樣忽略魏延曾經擔任過“牙門將軍”這個職務,這是魏延深得劉備信任的一個重要的旁證。

牙門將軍,是劉備創立的一個軍職,擔任這個職務的人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一、與劉備關係親近;二、常在劉備左右,出謀劃策,協助軍政事務;三、代劉備統領親兵。類似於既是參謀長,又是警衛團長。

劉備在世期間,擔任過這個職務的蜀漢將領只有趙雲、魏延二人(王平是牙門將,不是牙門將軍),與魏延同時跟隨劉備入蜀,也取得同樣功勞的黃忠就沒得到這份殊榮,得到的是“討虜將軍”職務。

魏延謀反——蜀漢國最大的冤案,最大的損失

第三個是長期鎮守蜀漢北方邊境獨特軍旅生涯。

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起,一直到234年魏延死,十五年時間裡,魏延一直駐守漢中,幾乎就沒離開過。

魏延能夠擔任漢中太守,和劉備對他的信任密不可分,也從一個側面表明魏延能力之強,劉備識人之準。

219年,劉備攻下漢中,在沔陽自立為漢中王,回成都之前,得選定一員將領鎮守漢中,大多數人認為會選張飛,就連張飛自己也覺得非己莫屬,大出意外的是最終人選卻是魏延。劉備任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將漢中的軍政權力全部交給了魏延,全軍譁然。

為安定軍心,劉備特地召叢集臣大會,當眾考核魏延說:“如今委你以重任,你有什麼抵抗曹操的策略呢?”魏延回答說:“如果曹操率領他的所有部隊而來,我為您將其拒之門外;如果曹操以偏將率領十萬人馬而來,我就將其全殲。”

這件事情中還有個被大多數人忽略了關注點,就是張飛的態度。史書上沒有記載張飛對這件事有過什麼牢騷埋怨,甚至反對,聯想到幾年後,關羽對劉備任命黃忠為後將軍的事情勃然大怒,甚至要以不接受前將軍任命來要挾劉備的行為,相比之下,張飛比關羽識大體顧大局。

劉備對魏延的宣言大為讚賞,群臣也被魏延的豪言壯語所感動。從此以後,魏延一直鎮守漢中,並履行了自己的承諾,沒有讓曹魏人馬進來過一兵一卒,成為蜀漢北方不可撼動的柱石,為蜀漢建國及穩固立下汗馬功勞。

由於魏延的自有部曲的獨特身份,與劉備的緊密關係,以及一直駐守邊地,遠離政治中心的軍旅生涯,再加上其善待士卒卻傲視同僚的性格,使其成為蜀漢國中的一個另類。在劉備、諸葛亮相繼去世的蜀漢內部的政治爭鬥中,這樣的另類很容易成為犧牲品。

魏延謀反——蜀漢國最大的冤案,最大的損失

魏延與諸葛亮只是在戰略上有分歧,並沒有權力之爭

這是一段眾所周知的公案,說的是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首次北伐時,魏延提出一個出子午谷偷襲長安的作戰方略,諸葛亮沒有采納。在制定作戰計劃中出現意見分歧,本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因為諸葛亮首次北伐失敗了,於是就有了諸多議論,有人認為應該採用魏延的計策,出奇兵,求險勝,說不定還能成功。有人以此作為諸葛亮不信任和重用魏延,限制和打壓魏延的證據。

如果持這些觀點的人不是有意要黑諸葛亮的話,就基本上是想當然的瞎說。由於這個建議並沒有得到執行,能否成功就成為一個懸念,只能做一個儘量合理的推測,來看看這個辦法有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首先是要弄清楚魏延這個計劃的全貌。

魏延是這樣說的:“聽說駐守長安的夏侯楙是曹操的女婿,少不更事,膽小無謀。現在給我五千精兵,再給五千人運輸糧草,直接從褒中縣(今陝西省漢中市西北)出兵,沿秦嶺向東,出子午道(從漢中平原通往長安的道路,全長約1000裡)向北,不用十天就可以到達長安。

夏侯楙得到我偷襲的訊息,必棄城逃走。長安中只剩下御史、京兆太守而已。我攻進長安後,開啟城北西側城門——橫門的糧倉,將糧食分給百姓,足以安置他們。

魏國援軍到來需要二十多天,而您(指諸葛亮)從斜谷(在陝西省終南山中的山谷,全長四百七十里。南通巴蜀,北接關中平原)來,早就到了。

我們合兵一處後,可以一舉而定咸陽以西。”

魏延謀反——蜀漢國最大的冤案,最大的損失

這個計劃本身是否可行呢?以總數一萬人,其中還有一半是非戰鬥人員去攻打長安這樣曾經作為帝國首都的巨型城市,這本身就有些匪夷所思,就算一萬人全部都是戰鬥人員,在長安城面前也少得可憐。

更懸乎的是魏延的計劃是建立在一廂情願的假設的基礎上的,第一個假設是夏侯楙必須逃走,如果夏侯楙不逃呢?第二個假設是夏侯楙逃跑後留下來守城的御史和京兆太守無能,不堪一擊。

查不到當時的御史和京兆太守是哪二人,但能夠做到那樣的官職,想來也不一定就是平庸之輩,並且魏國法令對棄城而逃的守將的處罰相當嚴厲,不光本人會受到嚴厲的懲罰,甚至殺頭,其留在後方的家屬也會受到牽連,性命難保。為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守城將領通常情況下都會拼死一搏。

夏侯楙是夏侯惇之子,年輕時與曹丕關係很好,曹丕任其為安西將軍、持節,繼夏侯淵之後都督關中,駐守長安。

夏侯楙的妻子是曹操女兒清河公主,但因為夏侯楙好色,在關中時養了許多伎妾,清河公主與他不和。後來,夏侯楙的兩個弟弟夏侯子臧、夏侯子江不遵法度,夏侯楙多次斥責他們,這兩人就誣陷夏侯楙誹謗朝廷,以至魏明帝曹睿想殺夏侯楙。

長水校尉段默判定是清河公主與夏侯楙不和,與這二人合謀陷害夏侯楙,勸諫曹睿查實後再作處罰,結果果然如此。

可見夏侯楙雖然是宗室,但因自身行為不端受到家人的陷害,其地位本來就很危險,此時如果望風而逃的話,清河公主和夏侯楙的兩個弟弟不用誣陷,拿這事就可置他於死地。

夏侯楙逃的可能性不大,就算他逃了吧,也算魏延以一萬兵攻下了長安。殺敵三千,自損八百,總會有傷亡吧?攻城戰中,攻的一方的損失一般會超過守的一方,保守的算只傷亡三千,還剩下七千,以七千人馬其中還有一半是非戰鬥人員守長安城,能守住嗎?

魏延謀反——蜀漢國最大的冤案,最大的損失

再說守城的期限,魏延認為敵方援軍到來需要二十天,也就是說諸葛亮要率領主力大軍在二十天內趕到長安,是否能趕到?

就按上面說的四百七十里路程計算,漢代行軍慣例是一天三十里,而這個裡是漢裡,一里約三百五十米,一天大約走十公里,四百七十里為二百三十五公里,也就是說要走二十三天。這還是平常路段的行軍速度,在難於上青天的蜀道中行軍,能否達到三十漢裡還很難說,還是算能達到吧。

而這二十三天裡,魏軍也會趕來援救。(蜀)漢軍走的是險峻的山路,魏軍走的是平坦的關中大道,誰快誰慢還用得著說嗎?

諸葛亮大軍不能按時到達,魏延必敗無疑。諸葛亮大軍能夠按時到達,也是精疲力盡,能否抵擋住魏軍的猛攻,也不敢保證。諸葛亮是率領(蜀)漢軍傾巢而出,一旦被包圍在長安,就再無援軍來救,只能孤軍奮戰。而魏國可以從其他地方抽調援軍,源源不斷而來。最終勝負,不言自明。

宋元時期的史學家胡三省對這件事做過一個評論,說:“今天許多人看這件事,都認為諸葛亮不採用魏延的計劃是膽怯。其實不然,凡是進行軍事行動,必須知道敵人的主帥、主將的情況。諸葛亮之所以不採用魏延的計劃,是知道魏帝曹睿的明略,司馬懿之輩也不可輕視。諸葛亮想平安攻取隴右,尚且沒達到目的,何況要冒風險圖僥倖去攻取長安,盡定咸陽以西!”

胡三省的話透露出一個資訊,宋元時期的人對這件事就有議論,並趨向一致地認為是諸葛亮的不對,和今天許多人的認識差不多,胡三省是在為諸葛亮鳴不平,其觀點很中肯。

魏延謀反——蜀漢國最大的冤案,最大的損失

支援魏延一方中有一個常用的堂皇理由:打仗哪有不冒險的?這和常說的“風險大,利潤大”“富貴險中求”等是一個道理。確實,出奇制勝是戰爭法寶之一,也為古往今來的許多軍事家所常用,自比管仲、樂毅的諸葛亮難道不明白這個道理嗎?應該很明白,那麼,為什麼不採納呢?

這就是要弄清楚的第二個問題。

仔細研判諸葛亮的北伐,會發現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北伐的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

二、北伐的戰略規劃基本一致,攻取魏國西部力量相對薄弱的雍州、涼州,希圖先期佔領這些地方,然後安撫民心,聯合當地的氐人羌人武裝,壯大力量,再逐漸東進;

三、北伐的戰術規劃也基本一致,求穩,不冒進,確保後路暢通,隨時能夠全身而退。用諸葛亮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安從坦途”“十全必克而無虞”。

諸葛亮這套戰略戰術規劃的基礎是蜀漢國力弱小,無力對魏國發動全面進攻,只能在儲存實力的基礎上逐漸蠶食魏國。

而魏延的偷襲計劃是佔領魏國西都長安,接近魏國腹地,也是魏國防守重鎮。這就和諸葛亮的總體戰略規劃不符,撇開他的這個計劃本身就存在諸多臆想成分,漏洞太多不說,光是這一點,就不會被諸葛亮採納。

魏延謀反——蜀漢國最大的冤案,最大的損失

諸葛亮與魏延雙方的地位不一樣,出發點也不一樣。魏延是方面大員,更多的是以戰言戰。從戰爭行為而言,出奇制勝確實是取得勝利的一種方法,關鍵是取勝的可能性有多大。諸葛亮不光是軍事統帥,還是政治領袖,考慮更多的是全域性利益,是軍事行為對國家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影響。謹慎行軍,取勝的可能性小,但失敗的可能性也小,一旦不利,可全身而退,把軍事行為對國家利益和政治利益的損害減少到最低程度。諸葛亮所有的北伐行動都是這樣進行並結束的。

如果這只是一場不影響全域性的區域性戰爭,魏延的方法完全可以一試,損失一萬兵馬也沒多大關係,但魏延的計劃是把諸葛亮的大軍作為後盾進行的,必須全軍投入。諸葛亮是傾蜀漢國主力而出,一旦投入,就是把整個(蜀)漢江山也投進去了,這個賭注太大了。

魏延輸得起他的一萬人馬,而諸葛亮輸不起(蜀)漢江山。不能因為諸葛亮謹慎小心,不願意冒風險,就斷定魏延的冒險計劃一定能成功。這是兩碼事。

最後需要弄清楚的問題是,諸葛亮是否信任和重用魏延?

可以十分肯定地說,諸葛亮信任並重用魏延。

先從官職爵位來說。劉備稱帝時,魏延為鎮北將軍,從雜號將軍進入高階將軍四鎮之列,但沒封侯。建興元年(223年)劉禪繼位,諸葛亮秉政後,立即封魏延為都亭侯。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到漢中籌備首次北伐,提升魏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

不要忽略領丞相司馬這個職務,這標誌著魏延進入諸葛亮的丞相府,成為分管軍事行動的官員,也成為諸葛亮的府臣,非常重要。

魏延謀反——蜀漢國最大的冤案,最大的損失

建興八年(230年),魏延率偏師攻擊曹魏涼州地區,大破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剌史郭淮的大軍,諸葛亮立即提升魏延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由四鎮進入更高階的四徵將軍之列,由亭侯破格晉封為縣侯,更重要的是具備了假節的特權。

再從使用情況來說。諸葛亮每次北伐,都是以魏延為主力,其他將領來配合、協助、接應。,當然,這其中也有蜀漢缺乏能夠和魏延比肩的優秀將領的客觀因素所導致的結果。

最後來看一件小事折射出來的資訊。建興十年(232年),諸葛亮四次北伐失敗後在漢中休整期間,魏延與車騎將軍劉琰發生了一場爭吵。諸葛亮立即責備劉琰,儘管劉琰趕緊寫檢查道歉,諸葛亮仍然將其趕回了成都。後來劉琰因其妻子牽涉到與劉禪的桃色宮闈秘密中,責打了妻子,反被朝廷以一個很奇葩的罪名在鬧市處死。這是後話。

車騎將軍,僅次於大將軍及驃騎將軍,在衛將軍及前、後、左、右將軍之上,位次上卿,或比三公,而劉琰與劉備同宗同姓,劉備還在豫州時就跟隨至今的老臣,在諸葛亮彈劾李嚴的奏章上,劉琰排名第一。無論官職,還是資歷,劉琰都遠遠高於魏延。

按常情來看,只要是爭吵,在情緒激動不能控制的情況下,雙方都會有對錯,不可能只有一方有錯,但諸葛亮只責怪處理了劉琰,並沒有責怪處理魏延。雖然劉琰是個無足輕重的人,但也應該公平處置,而諸葛亮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明顯有偏袒魏延的嫌疑。

也許這其中有功利目的,因為即將進行第五次北伐,諸葛亮不願意處罰魏延,以免影響接下來的北伐行動。

無論是偏袒,還是功利,都可以看出諸葛亮對魏延的器重。

魏延謀反——蜀漢國最大的冤案,最大的損失

冤案是怎樣造成的

迄今為止,除了看到魏延有對諸葛亮不用其計的埋怨情緒以外,沒有看到魏延有絲毫謀反的動機和跡象,恰恰相反,看到的是一個為蜀漢國立下卓越戰功的功臣名將,後來怎麼會謀反了呢?

這要從這件公案中的另一個主角楊儀說起。

楊儀,字威公,襄陽人。從諸葛亮徵南中時開始追隨,一直做到諸葛亮的丞相長史,加綏軍將軍。此人才華橫溢,辦事能力極強,做任何事情都效率奇高,很快辦成,深得諸葛亮信任和賞識。

但此人性格上有缺陷,諸葛亮評價為“性狷狹”,就是性格古怪、狹隘、偏執、嫉妒,偏偏魏延也是個性格高傲脾氣火爆的人,當時其他文臣武將都不願意招惹魏延,能迴避就回避,實在要在一起共事迴避不了,就退讓,唯獨楊儀不怕魏延,還經常給魏延臉色看。

魏延對此非常憤怒,二人的關係勢如水火,毫不相容。這二人一個是丞相長史,相當於總管,啥事都管,一個是丞相司馬,主管軍事,難免要經常見面經常共事,一見面就吵,有次二人又發生爭吵,氣得魏延當眾拔刀要殺楊儀。楊儀不知是被嚇到了,還是覺得委屈,眼淚鼻涕直流。

魏延謀反——蜀漢國最大的冤案,最大的損失

這二人的惡劣關係不光(蜀)漢人知道,連孫權都知道。在費禕、董恢等人出使吳國時,孫權曾經說過:“楊儀、魏延,都是小人。雖有可用之才,但一旦任用得勢以後,只要諸葛亮一死,這二人必定要引起禍亂。”還真被孫權言中了。

諸葛亮對二人都看重,從不偏廢,對二人勢如水火的關係深感頭痛,卻又找不到有效的方法來化解。諸葛亮是個力求公平公正的人,在理性認識上能夠做到對二人公平對待,但個人情感和習慣上,則偏向於楊儀。

說魏延謀反的事情發生在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期間。《三國志》魏延、楊儀及其他有關人物的傳記裡對這件事情的記載存在著許多矛盾錯亂的地方,下面的敘述綜合了包括《三國志》在內的諸多史料,努力釐清各種線索,還原真相。

此次北伐二月出兵,與魏國相持到八月時,諸葛亮勞累成疾,病重不起,緊急召集軍事會議,佈置撤軍事宜,將帶兵之權順位移交給魏延,由魏延負責撤軍。

《三國志》裡的記載是諸葛亮沒讓魏延參加這次會議,是秘密地與楊儀、費禕、姜維等人商議佈置的。這個記載可信度太低,無論從軍職還是爵位,有資格暫時接替諸葛亮的只有魏延一人。諸葛亮不會愚蠢到把軍權交給幾個低級別官員手上,他們怎麼去指揮全軍撤離?哪不立馬亂套了嗎?

不要忘記魏延有假節的特權,如果這幾個人恣意妄為的話,魏延完全可以違抗軍令的罪名將這幾個人殺了。

還有更離奇的是說諸葛亮死了,楊儀秘不發喪,命令費禕去探查魏延的意思。魏延說:“丞相死了,我還在。丞相府裡的官員將諸葛亮送回去安葬就行,應當由我率軍繼續殺敵,為什麼要因為一個人的死亡來廢棄天下大事呢?”

魏延謀反——蜀漢國最大的冤案,最大的損失

這段話經常被支援魏延的學者所引用,認為表示出魏延忠公體國的高尚品質。哪裡有這麼回事啊!這話一看就是編造出來的,因為其不合常理。諸葛亮何許人也?不是君王勝似君王,身死沙場,六軍無主,只能撤軍。魏延可以指揮前軍,可沒有資格指揮全軍,怎麼率軍殺敵?

這話本身就是對諸葛亮的大不敬,稍有頭腦的人都不會如此大放厥詞。這些話,包括後面說的“我魏延何許人啊,能被楊儀統管,為他斷後”等,都是為了說魏延謀反做鋪墊。

撤軍途中諸葛亮終於支撐不住,身死軍中。魏延帶兵進入斜谷道安全區域後舉哀發喪。

在主帥死亡的情況下,蜀漢軍能夠全軍而退,本來是件值得慶幸的事情,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蜀漢軍卻在此時發生了嚴重的內訌——楊儀指控魏延謀反。

一切源自於楊儀的私心私怨。

諸葛亮將兵權交給魏延,楊儀心中又恨又怕,恨的是魏延掌權,怕的是魏延報復。魏延有假節之權,可以先斬後奏。於是楊儀上表造謠說魏延要投敵叛國,魏延自然要反擊,也上表說楊儀要投敵叛國。雙方不斷地上表指責對方。

劉禪召集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研判這件事,蔣琬、董允全都保楊儀而懷疑魏延。這二人不保魏延,也是為他們自己考慮,保魏延的話,以魏延的性格,今後不會把這二人放在眼裡,朝中大事就會被握有軍權的魏延所掌控,不能說魏延掌權後一定會謀反,但至少這二人的利益會受到損害。

魏延謀反——蜀漢國最大的冤案,最大的損失

既然朝廷定了調,就會追究魏延的罪責,楊儀才能以此發動政變討伐魏延,不然就憑楊儀一個文人,官階又沒魏延高,手中又無兵權,不可能挑戰魏延。正因為有了朝廷的支援,楊儀討伐魏延時才會得到軍隊的支援。

魏延失去軍隊支援,只好帶著兒子和一些親兵逃往漢中。楊儀派馬岱追上將其斬首,把首級帶回來交給楊儀。楊儀的小人嘴臉於此暴露無遺,起身用腳踏著魏延的首級說:“狗奴才,還能作惡不?”

討伐魏延時,蔣琬還擔心楊儀力量不夠,親自帶領禁軍宿衛各營一起趕赴前方,走了幾十裡地後,傳來魏延已死的訊息,蔣琬才帶隊回宮。

朝廷還殘忍地滅魏延三族。

這件謀反案几乎不值得一駁。兩大漏洞:

第一,魏延要投降魏國。如果魏延要投降,不會往南走,回到蜀漢,而是往北走,與司馬懿咫尺之遙,很容易就過去了。

第二,魏延燒燬棧道。魏延是在大軍安全撤出後,為阻止司馬懿追擊,燒燬了赤岸的棧道。如果像史書所記,魏延搶在楊儀前面回蜀,燒燬長達百餘里的閣道,楊儀所帶的數萬蜀漢將士不要說“槎山通道,晝夜兼行,”就是插翅也難飛越閣道,回到蜀中和魏延相對。

第三,魏延燒燬棧道,不就近阻截楊儀,而是退到南邊山谷口去阻截,給楊儀所部騰出一條進攻通道,魏延這樣久經沙場的老將會做出如此低階的佈置?

魏延謀反——蜀漢國最大的冤案,最大的損失

元代大儒郝經說:“楊儀有幹略而不知義,不能自附廉、藺先國家之急。新喪元帥,以私憾殺大將,罪浮於延矣。”其中指責楊儀“以私憾殺大將”一語可謂一針見血。

魏延謀反案件,是諸葛亮核心圈子裡的人為了這個小集團的利益製造出來的,其目的就是去掉魏延這個桀驁不馴的人。其實楊儀也是受害者,蔣琬、費禕、董允等人利用楊儀與魏延的矛盾,拿楊儀當槍使。

《三國志·魏延傳》裡有記載說“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這才是事情的真相。這些人與魏延不和,害怕魏延接替諸葛亮執政,並不是魏延有背叛行為。

被當了槍使的楊儀還矇在鼓裡,自以為功勳卓著,應該接替諸葛亮秉政,結果僅得到箇中軍師,不統領一兵一卒,給晾在架子上了。

古怪、狹隘、偏執、嫉妒的楊儀完全無法接受這個結果,四處大發牢騷,怨氣沖天,竟然當著費禕的面說出這樣的話:“當時丞相死了後,我如果舉軍投降魏國,還會落魄到現在這樣子嗎?真是令人追悔莫及。”

沒想到費禕是個告密者,把楊儀的話告訴了劉禪。楊儀回到成都還沒有半年,就被廢為庶民,舉家遷往漢嘉郡看管(今四川省蘆山縣)。楊儀還不服氣,不斷地上書誹謗,言辭激烈,朝廷下令郡裡將其下獄,楊儀在獄中自殺。

楊儀在成都時就有些神志不清了,估計此時已經瘋了,是否是自殺,很難說。不得善終,也算是報應吧。

魏延謀反——蜀漢國最大的冤案,最大的損失

可惜了對(蜀)漢忠心耿耿、功勳卓著的魏延。魏延死後,(蜀)漢再無能夠獨當一面的軍事統帥。蔣琬等人的所作所為,無異於自毀長城。這也是家天下的弊端,在這種體制下,利益集團首先是保護自身利益,其次才是國家利益。

(文中所有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原創不易,敬請關注,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