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劉備託孤重臣,諸葛亮前腳剛走李嚴後腳跟上,只因無人賞識?

在夷陵之戰中蜀漢敗下陣,當時劉備唯一的心願就是統一,不得已託孤諸葛孔明和李嚴。同樣都是託孤的大臣,為什麼在諸葛孔明去世不久他就隨之而去,難道真的是因為沒有人賞識?李嚴以才幹出名,年輕的時候得到了劉表,曹操以及劉璋的重用,在所有人的意識當中對他的評價兩個字:能幹。

同為劉備託孤重臣,諸葛亮前腳剛走李嚴後腳跟上,只因無人賞識?

在綿竹一代與劉備的對抗時投降蜀漢,之後劉備選出其中最為重要的五人一同之制定《蜀科》其中就有李嚴,之所以能成為託孤的臣子就是因為他的能力,但他性格孤傲,一般很難與別人相處, 他當初投降了劉備,如今主人不在,他似乎無人管束,在任職期間因以權謀私,大蓋房舍來滿足自己的私利,之後連續與官員發生了爭執,明明與護軍輔匡地位上下不差,但是他卻從來都看不起他們。

同為劉備託孤重臣,諸葛亮前腳剛走李嚴後腳跟上,只因無人賞識?

劉備之所以有將李嚴安排為託孤大臣,是因為他入川之後,文臣武將主要分為益州與荊州兩大系派,李嚴是益州將領,諸葛孔明是內政高手,一人主外一人主內,這樣才能權衡利益起到相互制約的作用。諸葛孔明發兵伐魏,想要將他鎮守漢中,李嚴一心想要劃分五郡擔任巴州刺史,對孔明的意見表示不滿意,孔明為了蜀漢當然不願意妥協,之前他勸孔明接受九錫(九種禮器,古代皇帝對諸侯最高的待遇),還從容進爵稱王,但是都被孔明一頓訓斥。

同為劉備託孤重臣,諸葛亮前腳剛走李嚴後腳跟上,只因無人賞識?

李嚴這個人沒有了主公的管束,開始暴露自己的野心,他雖能力強,他之前投靠過那麼的主公,更是說明此人心不安分,孔明謹記劉備的囑託,既然同為託孤重臣說明對蜀漢還是有利,在諸葛孔明的看來能忍就忍,但是他卻幾次三番的挑戰被人的底線。

同為劉備託孤重臣,諸葛亮前腳剛走李嚴後腳跟上,只因無人賞識?

孔明出並伐魏,李嚴負責押運糧草,古人打仗講究糧草先行,而當時因為天氣不好一直有雨,他耽誤了糧草運送的時間,為了推卸責任,他一封書信甩給孔明建議撤兵,孔明對此人也還是比較信任的,結果他上書後主,故作驚訝說軍糧充足撤兵何意,明擺著將所有的問題推卸在了孔明的身上,孔明心生一計,辯解到軍隊假裝撤退為了誘敵深入,並將所有與李嚴的書信呈現眼前,李嚴遭流放。

同為劉備託孤重臣,諸葛亮前腳剛走李嚴後腳跟上,只因無人賞識?

國家大事未定他即便開始謀取自己的利益,全然不顧國家大事,辜負先帝的囑託,自以為身為顧命大臣就可以為所欲為,其實孔明早已看穿他心裡的邪惡,但是依然維持信任,甚至還破格提拔他的兒子,朝中的臣子都還在好奇孔明為何如此厚待他,為的就是想要他幫助一同解決蜀漢的困境,沒想到他竟然心存惡念,留著也是危害國家。

同為劉備託孤重臣,諸葛亮前腳剛走李嚴後腳跟上,只因無人賞識?

從他的做法中就看到了此人的不是一個值得依靠的人,聽說孔明去世,他還在為自己的仕途考慮,像他這樣的人到任何地方都不會被重用,李嚴將自己的名利看得太重要,他不是因為得不到賞識而病逝,只因他的心中一直都有一個心病為除,說到底都是為自己活,為自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