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散文:想老家很甜,見老家很酸

鄉情散文:想老家很甜,見老家很酸

孫女兒考上了南方的一座大學,兒子說:去鄉下上墳!金榜題名,高興的事,不忘祖先。中國人的傳統,我家一如既往都這樣做。

老家在呼蘭區二八鎮長山村。我出生在巴彥縣的西集鎮,四歲時搬到這個村子。西集鎮的事情沒有太多的記憶,說老家是長山村,是最確切,在那裡生活了近二十年,青少年的記憶從這個村開始。

離開老家以後,每年回去的次數越來越少,開始那些年一年回去兩次,老鄉開玩笑的人說:清明節和“七月十五”可以看見我。後來,孩子長大了,孩子代替我祭祖,我回去的次數少了。這些年,家搬到省城住,更是幾年才回去一次。

每次坐車行駛在哈蘿公路上,心情就格外興奮。這條公路伴隨我一步步從青春時代走到今天的夕陽紅。路上的每一處高崗下坡都有故事,路邊的每一個村莊都有記憶的往事。

過去,這條路是沙石路,一路上坑坑包包,高低不平,在生產隊出民工時,去腰堡鄉坐馬車在路上顛簸一天,才到目的地,累的腰痠腿疼。冬天,去呼蘭縣城,早上天矇矇亮出發,晚上到呼蘭,住一個晚上大車店,才解過乏來。上大學時,也是坐大客車,一個半小時到呼蘭,改乘火車去省城,一路上留下辭別家鄉的美好向往。

在車上,我給孩子講這些故事,他們都不以為然,以為我給他們講“秦始皇”的故事,一點引不起興趣。

現代化的公路,不到半個小時,車到二八鎮,拐進鄉間公路,直奔長山村。

鄉情散文:想老家很甜,見老家很酸

二八鎮離長山村有八里路,過去是上下坡的丘陵地帶。我上中學時,每天都來回走十六里土路,連續走了四年,不知道走了多少公里。如今,小轎車一腳油門,幾分鐘就到了,真是過去不敢想,現在確實突然實現了,咱比秦始皇都牛一千倍。

村子仍然那麼大,變化的最大是沒有了當年的泥草房,增加了新的樓房。

我讓車慢下來,尋找記憶裡留下最深刻的房子和熟悉的人們。

村中央的大隊部完全變了樣,新蓋的房子,變壓器的房子不見了,拖拉機的大油罐也不知道弄那去了。還有那個赤腳醫生衛生所也沒有看到。

青年點的一趟房早扒了,建起來一大溜磚房。一代人的生活記錄,只能存在腦海中。

老黃井在那?我想問問熟人,打聽一下,因為在《我的作家夢》中,我寫過一段文字。可惜,車停下來,周圍都沒有人。不由得想起來以前第一次坐轎車回家的時候,剛一進村口,很多人都出來看新鮮,有的人家開啟後窗戶,站在窗臺上看,議論紛紛,整個村子好像夾道歡迎一樣,可如今,別說沒有人歡迎,路上鴨子不擋道,看家狗也不叫喚,連個喘氣的也沒有碰到。

鄉情散文:想老家很甜,見老家很酸

在東漂河上墳時,孩子問我:你寫的書把東漂河寫的那麼浪漫,那麼迷人,鳥語花香,野花遍地,打魚摸蝦那麼好玩,我怎麼找不到啊!

我打了一個“哎”聲,說什麼好呢?難道我騙讀者嗎?沒有!真的沒有!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漂河進行“圍河造田”遭到了破壞,如今河道只有幾米寬,溼地變成了水田,塔頭也滅絕了。當年蛙聲一片,蜻蜓蝴蝶遮雲蔽日,現在無影無蹤,這都是人為的破壞,農藥藥死了那些生靈。

村裡原來的親戚很多,如今,就剩一個外甥女兩口子在這裡住,她們的孩子也全部進城了。

外甥女她們看樣子很喜歡這裡,地種了很多,養殖業也搞的很好,院外有羊、有牛,院裡有雞鴨鵝狗,一個豬圈裡養了八九頭豬,我一看,嚇了一跳:每頭豬都六百多斤,豬胖的站起來都費勁,真讓我長了見識。

打聽一下我過去那些熟悉人,他們出了生老病死外,基本上都搬進了城裡,村裡的人都是些老年人,青年人幾乎沒有幾個,房子閒了百分之七十,真是“空村”了。

走出老村,我的心情很酸,朝思暮想的老家,如今,怎麼這些年變化這麼大啊,環境變,生活好,人確實越來越少,讓人懷念的影像沒有了,讓人懷念親情也無處尋找,難道,以後人們少了一種情感嗎?

再過多年,農村還會有村莊嗎?還會“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情景”嗎,我實在不敢想。

鄉情散文:想老家很甜,見老家很酸

鄉情散文:想老家很甜,見老家很酸

鄉情散文:想老家很甜,見老家很酸

鄉情散文:想老家很甜,見老家很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