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以德報怨”,其實下半句才是重點,許多人都不知道

說起中國的傳統文化,孔子絕對是繞不開的一個人物。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思想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可以說已經成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漢武帝時期開始,孔子的儒家思想就成為了歷朝歷代的主流思想,孔子也被尊稱為“孔聖人”。

孔子說“以德報怨”,其實下半句才是重點,許多人都不知道

孔子的思想集中體現在論語裡,論語當中的許多道理至今依然深入人心,成為我們學習和生活中的至理名言。然而有一句話卻引起了一些爭議,比如孔子曾說“以德報怨”,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當別人欺負你的時候,不要仇恨,而是應該用自己的胸懷和德行去感動他。

孔子說“以德報怨”,其實下半句才是重點,許多人都不知道

這話聽上去很有道理,但仔細想想卻很難做到,我們在生活中不遇到“以怨報德”的人就很不錯了,“以德報怨”這種思想高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普通人能做到的程度,被人欺負了還不能生氣,要對他更好,這恐怕是隻有聖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孔子說“以德報怨”,其實下半句才是重點,許多人都不知道

然而,我們翻翻《論語》就可以發現,孔子可不是光說了“以德報怨”四個字,而是一句完整的話,我們平時的理解,實在是斷章取義了。“以德報怨”這四個字來自《論語 憲問》,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一下。“以德報怨”出處的原話是這樣的。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的意思表達得很清楚了。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所以我們在受到欺負的時候,還用自己的德行來感化他,實在是不應該。我們要做的是以直報怨,換句話說就是在道德和法律允許的情況下,用自己的方式回敬他。真正值得用德行回報的,是他人的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