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商轉型發展的歷史經驗(十九):晉商與戲曲文化

晉商起源是什麼意思

晉商轉型發展的歷史經驗(十九):晉商與戲曲文化

崔滿紅等

一、山西是中國戲曲藝術的搖籃

山西是中國戲曲藝術的搖籃,現存宋、金、元時期的戲臺多座,在全國居於首位。山西永樂宮壁畫、洪洞廣勝寺壁畫都展現了元代雜居的發展,從壁畫上,已經可以看出當時已具備了現代戲曲的雛形。

山西大同地區的耍孩兒又稱咳咳腔,是當地觀眾所喜愛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年以上的悠久歷史。耍孩兒是以曲牌名命名的一個戲曲聲腔劇種,它源於桑乾河中游,曾活躍於大同、朔州及晉西北神池、五寨,內蒙的呼和浩特、包頭等地,深受觀眾喜愛。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已有耍孩兒的班社活動,它的形成至少在此以前。耍孩兒是祖國戲曲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被專家譽為“戲劇史上的活化石”。

關於耍孩兒劇種的起源,當地漢族民間有兩種傳說。一說是:漢元帝時,昭君王嬙出塞和蕃,出了雁門關,眼前一片荒涼,倍感思念家鄉,因而哀慟欲絕,泣不成聲,直到嗓音嘶啞,還是哽咽不止。後人為了紀念昭君,模仿她的悲切哭聲,編成哀惋歌詞進行演唱,幾代輾轉流傳,遂成該劇。另一說是:唐明皇生下太子啼哭不休,集梨園子弟唱曲取樂,以逗太子止泣,所唱各曲均不奏效,唯唱此曲後,太子轉悲為喜,破啼一笑,唐明皇隨即命名此曲為“耍孩兒”。傳說畢竟只是傳說,據有人專門考證,該劇種真正起源於元代,與元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二、晉商對戲曲的貢獻

明清時期,晉商透過大量的經營貿易活動,把山西的民風民情帶到各地,推動了山西戲曲文化走向全國,也促進了中國戲曲藝術的繁榮與交流。戲曲在現代傳媒尚不發達的古代,無疑是人們最重要的娛樂活動。商人在擁有雄厚的財力後,也積極推動戲曲的發展。

晉劇即山西梆子,也叫中路戲,中國傳統戲曲。因興起於晉中汾陽、孝義、祁縣、太谷及太原而得名。流傳外地後,被稱為山西梆子,後改稱晉劇。中路梆子源於蒲州梆子,清道光、咸豐年間已盛行,受到了更多富商財主們的青睞,隨著晉商在中西部的活動而流行於山西中部、內蒙、河北、陝西部分地區。

晉商對晉劇的喜好一方面對戲曲的物質支援,如修建戲臺、養戲班,另一方面堂會、節慶總是少不了戲曲助興,擴大了戲曲藝術的流傳。在北至恰克圖,南到蘇杭,幾乎有晉商的地方,就有晉劇的傳唱。商路即戲路。

三、秧歌世界裡的晉商

山西被譽為“多劇種之鄉”,其中以秧歌命名的地方小戲就有16種之多,包括襄武秧歌、壺關秧歌、祁太秧歌、介休秧歌、繁峙秧歌、廣靈秧歌等等,而這其中又以流行於山西中部祁縣、太谷等商業繁盛之地的祁太秧歌影響最大。祁太秧歌的興盛是與晉中一帶經濟、商業的繁榮分不開的。尤其是到了清末晉中票號開遍全國,經商成為晉中人最常見的生存方式,商人生活成為祁太秧歌表現最多的內容之一。

祁太秧歌反應了晉商經商地域之廣和經營種類之多。如祁太秧歌《換碗》中這樣描述晉商的經商地域和經營種類:

出東口,到西京,廣東上海南京城。跑遍城鄉與集鎮,然後去了湖南省,一辦藥材福建省,二辦戲裝蘇州城,三辦瓷器杭州城,四辦竹器河南省……

在秧歌中,也反應了商人家庭的生活狀況,商人離家外出,擔心出走之後家中的事務誰來承擔,如祁太秧歌《送行》中有這樣的語句:

我去到外面做買賣,家園之事靠何人顧待……我去到天北二京做買賣,親戚朋友來了交誰顧待

而有的秧歌中則反映了妻子擔心丈夫外出之後,另尋新歡、移情別戀,如《下河南》中:

怕的是你去了河南再娶妻……忘了恩愛把奴遺……妻兒送你兩包筆,一包給你寫書信,一包給你學詩文……這一把扇子交予你,想起為妻把扇啟

有的則反映了商人妻子在家對丈夫的苦苦等待,甚至一些商人妻子在心裡開始有怨恨之言,如《張公子回家》:

拉煤漢也比他強,今日走了明日返,銀子錢兒都賺上,賺上銀錢顧家院。嫁一個打鐵的也比他強,他看咱來咱看他,說說笑笑把鐵打,心裡舒展樂哈哈。嫁上個瞎子也比他強,又會拉來又會唱,有時心裡不舒坦,彈打起來唱一唱。種地的人兒也比他強,清早上地晌午回家,一日三餐來用飯,有什麼話兒夫妻叨啦

晉中商人雖然歷經千辛萬苦,實現了自己的輝煌事業,但更多的人是在忍受著常人難以體會的孤獨,經常要背井離鄉,拋妻別子。祁太秧歌從日常生活方面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立體的商人世界,在舞臺的嬉笑怒罵中表現著商人輝煌背後的苦樂悲歡。

[1]

(本部分由杜志鵬參與編寫 李芳副教授和張靜博士參與校對和資料補充)

[1]行龍:《秧歌裡的世界——兼論晉商與晉中社會》,《走向田野與社會》,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320——3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