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隊挖出“大鐵管”,竟是一門清代“紅夷大炮”

古代怎麼製造火炮炮管

大家好,我們的小鬍子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現代快報訊(記者 孫旭暉)日前,宿遷市泗洪縣龍集鎮尚嘴村漁港建設施工過程中,施工隊員們挖出了一根又長又重的“大鐵管”,原本大家都以為這就是一根普通的鐵器,可是當隊員們將這根“鐵管”洗乾淨後發現,“鐵管”上佈滿了銘文。現代快報記者瞭解到,經專家清理、鑑定後發現,這根“鐵管”其實是一門清朝咸豐年間鑄造的“紅夷大炮”,而且來頭不小,炮身上還寫著當時江南提督李世忠的名號。

施工隊挖出“大鐵管”,竟是一門清代“紅夷大炮”

△炮身上的銘文

現代快報記者從宿遷市泗洪縣博物館瞭解到,這門火炮的炮壁很厚,炮體也很重,雖然炮身鏽跡斑斑,但在炮口附近可以看到有38字銘文,為“欽差大臣幫辦安徽全省軍務,大清咸豐辛酉年菊月,江南提督軍門庫楚特依,巴特魯李印世忠”。泗洪縣博物館館長馬公介紹:“經測量,炮身通長1。55米,炮的口徑直徑21釐米。”馬公表示,清朝大炮在炮身留有如此多的文字是比較罕見的。

據介紹,這門火炮是今年2月20號,在泗洪縣龍集鎮尚嘴村的漁港建設施工現場發現的。據目擊者尹繼升回憶,當天上午,施工隊的一輛挖掘機在作業過程中,無意中挖到了一個硬東西,看上去像是一根鐵管,但是當大家把它清洗乾淨後,依稀看到“鐵管”身上寫著“大清”等字樣。

施工隊挖出“大鐵管”,竟是一門清代“紅夷大炮”

△大炮被運回了當地博物館

為了保護好文物,當天下午尹繼升就向當地政府和文物部門彙報了此事,並將大炮上交儲存在泗洪縣博物館內。4月下旬,泗洪縣博物館開始對這門大炮進行清理和研究。據介紹,炮身銘文中的江南提督李世忠,為太平天國降將,根據“咸豐辛酉年菊月”的字樣,可推斷這門火炮製造於1861年10月。據查證,這種火炮俗稱“紅夷大炮”,明代後期由歐洲傳入中國,由炮管、炮耳和炮尾三部分組成,固定在石質的炮臺或有輪推車上使用。

施工隊挖出“大鐵管”,竟是一門清代“紅夷大炮”

△工作人員對炮身進行清理、修復

“它在泗洪乃至宿遷市都是首次發現,對研究清代時期泗洪、宿遷地區的軍事和防禦有重要意義。”馬公表示,發現火炮的泗洪縣龍集鎮尚嘴村位於洪澤湖腹地,隔著洪澤湖可遠眺淮安市洪澤區與盱眙縣,從古代至今都是洪澤湖的水上要道,這門火炮的發現也證明清朝時曾有軍隊駐紮於此,泗洪縣博物館將對這門清朝火炮進行除鏽處理,併為其安裝支架,後期將放在泗洪縣博物館進行展示。

(泗洪縣博物館供圖 編輯 蔣文嘉)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