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慢性疾病, 相互影響, 加強綜合管理, 才能控制健康損害

咱們同胞中,約有3。3億心血管疾病患、1。3億糖尿病患者、1。3慢性腎臟病患者。每3位心力衰竭患者中,至少有1位,患2型糖尿病。每3位慢性腎臟病患者中,至少有1位,患心血管疾病。每3位心力衰竭患者中,還至少有1位,患慢性腎臟病。三大慢性疾病,相互依從,相互影響,只有聯防聯治,實現主要指標的全面控制,才能減少健康損害。

三大慢性疾病, 相互影響, 加強綜合管理, 才能控制健康損害

得了慢性疾病,患者本人及家屬,整天忙乎,量血壓、測血糖、排隊找專家、四處尋偏方,但是,實際效果,卻讓人心涼,就像按住了葫蘆又浮起了瓢。比如,咱們同胞中的高血壓患者,控制率只有16。8%。再比如,糖尿病患者中,能夠實現血糖、血壓、血脂等3項指標全部達標者,不足12%。慢性疾病患者太多,悲劇也不少,很多患者,因為1種疾病控制不佳,導致另1個器官或系統的功能受損,引起病情惡化。比如,本來只是1個血糖偏高的壯漢,吃了幾年藥之後,卻發現,腎功能也不行了,最後,因為心肌梗死被送進急診室。這是為什麼呢?

三大慢性疾病, 相互影響, 加強綜合管理, 才能控制健康損害

文體明星,經常玩跨界,比如,足球踢不進世界盃決賽圈,可以透過綜合表演,撈回一點出鏡率,開不了演唱會的人,可以試試脫口秀。但是,在醫學裡,卻是分科越來越細,看病的時候,最想弄清楚的問題,是掛哪個科、或是哪個疾病專家的號。但是,人,是1個整體,每個系統和器官,都存在相互關聯,尤其是心臟、大腦、腎臟,往往會同時受到某1種疾病的影響,然後,導致多種併發症。比如,血壓控制不住,就會導致腎臟功能衰竭、腦梗。

三大慢性疾病, 相互影響, 加強綜合管理, 才能控制健康損害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是慢性疾病的三大主力。如果沒有綜合管理的意識,就可能出現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情況。以糖尿病為例,20%至4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腎臟損害,而最終的死亡原因,75%是心血管疾病,其次是腎臟疾病。如果1個糖尿病患者,只是盯著血糖,卻從來不管血壓、血脂、蛋白尿水平,等到出現心血管、腎功能損害的時候,治療難度就會增大。

三大慢性疾病, 相互影響, 加強綜合管理, 才能控制健康損害

在最近開展的第25個高血壓日活動中,早篩、早治、全面達標的理念,開始得到重視。因為,研究表明,30%以上的高血壓患者,存在心率加快,從而增加心梗或心衰竭的風險,因此,需要實現血壓、心率的雙達標,才能減少猝死風險。具體而言,單純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目標為140/90mmHg,心率低於每分鐘80次。如果存在冠心病,血壓控制目標為130/80mmHg,心率低於每分鐘60次。同時,高血壓患者,也要檢測血糖、血脂水平,避免血壓、血糖、血脂等風險因素疊加,導致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上升。

三大慢性疾病, 相互影響, 加強綜合管理, 才能控制健康損害

對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等三大慢性疾病,需要聯防聯治,重點前移,綜合管理。定期篩查,是其中的重要措施。每年的定期體檢,需要檢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及時發現糖耐量受損。體檢時,還要做心電圖、心臟超聲、生物標誌物等檢查,瞭解心血管疾病風險。此外,還要做腎功能篩查,比如,微量蛋白尿檢測。日常生活中,也應該定期檢測血壓、血糖、血脂、心率等指標,以及體重和腰圍的變化,只有將內分泌與代謝、心腦血管、腎臟等問題,進行共同關注和預防、治療,才能減少健康損害。

三大慢性疾病, 相互影響, 加強綜合管理, 才能控制健康損害

慢性疾病,多數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以高血壓為例,如果父母都是高血壓患者,其子女患高血壓的機率,約為45%。如果父親或母親一方是高血壓患者,子女患高血壓的機率,約為28%。雙親血壓都正常,子女患高血壓的機率,僅為3%。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共同的生活習慣,也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因素,比如,鹽攝入量過多,而咱們同胞中的高血壓患者,近60%屬於鹽敏感性高血壓。因此,加強預防意識與措施,需要從家庭開始,全家動員、共同參與。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