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制瓷業,民窯迭出的時代

宋代是中國製瓷業百花爭豔的時期,瓷窯遍及南北,品類眾多,除了五大名窯之外,各地的民窯發展也十分迅速。陝西黃堡鎮一帶的耀州窯、江西景德鎮的景德鎮窯,以及江西吉安的吉州窯也是當時十分著名的窯口,生產的瓷器也都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取得了較高的成就。

耀州窯

耀州窯是宋代北方著名的窯場,以生產青瓷為主,兼燒一些黑釉、白釉瓷器,窯址在今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因宋時銅川地屬耀州,故名耀州窯。

早在唐代耀州窯就開始燒造瓷器了,主要學習南方浙江地區的越窯技術,產品亦為青釉瓷。唐代耀州窯的青釉瓷器較為厚重,發展至宋代,工藝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產品更加秀麗精巧,胎釉質量也大有提高,在北宋時期還曾多次作為貢瓷進獻皇宮,名盛一時。

耀州窯在宋代早期,其裝飾方法主要是刻花與劃花。“刻花”的具體方法是:以鋒利的竹刀在泥胎表面快速地刻畫上線條流暢的各種圖案;而“劃花”則是以形如細密梳子或篦子的工具,在泥胎表面劃上若干條平行線條,這些平行的線條細密整齊,主要作為輔紋裝飾,使整個圖案看起來更加豐富、精緻。到了宋代中後期,耀州窯開始普遍使用印花工具,以模具印坯的方法生產了大量產品,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宋代制瓷業,民窯迭出的時代

宋代的耀州窯作為民窯,生產的產品主要為百姓日常所用的各種器皿,除了常見的盤、碗外,還生產了大量的壺、瓶、燈、枕、蓋盒、香薰、盞託等,器型十分豐富。

耀州窯上的裝飾圖案豐富多樣,常見的圖案有蓮紋、鳳凰牡丹紋、飛鶴紋、犀牛望月紋、嬰戲紋、水禽游魚紋等。這些圖案的風格自由奔放,線條隨意流暢,由於多采用斜刀刻法,所以刻紋深淺不一。入刀較深的地方一般積釉較多,釉層也較厚,入刀較淺的地方,以及沒有劃花的空白處釉層較薄,顏色呈淡雅的灰青色,並略微帶黃,呈類似橄欖的顏色。

宋代制瓷業,民窯迭出的時代

如上圖所示,這件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青釉刻花萊菔瓷尊,即為一件耀州窯刻花裝飾的精品之作,此尊唇口、圓肩、腹部修長,器表以刻花的手法,通體裝飾有繁密的纏枝牡丹紋,牡丹花飽滿渾厚,葉片肆意擺動,帶有大自然的質樸與勃勃生機。在花卉和葉片的刀刻之處,我們能看到顏色較深的積釉,將圖案的輪廓線清晰地襯托出來,增添了作品浮雕藝術般的層次感。

宋代文獻對耀州窯的記載也有不少,陸游所著《老學庵筆記》、王存主編的《元豐九域志》、周煇所著《清波雜誌》等書中都有記載,說明當時耀州窯瓷較為流行,並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

宋代制瓷業,民窯迭出的時代

景德鎮窯

作為元明清三代最主要的陶瓷生產窯址,江西省景德鎮窯在五代時期就已經嶄露頭角,到了宋代時期,便已初具規模了。考古工作者在景德鎮的湖田、黃泥頭、南市街、楊梅亭等處都發現了大量的宋代陶瓷遺蹟。

宋代景德鎮窯場生產的主要瓷器品種為“青白瓷”,又叫“影青”“隱青”“映青”等。這種影青釉瓷器的胎質非常堅硬,也異常細白,輕輕叩擊的話,聲音清脆悠長,瓷化程度很高。這種優質的瓷胎與景德鎮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是密不可分的:景德鎮地處贛、皖、浙三省交界處,有豐富的瓷土資源,燃料和水利資源也很豐富,並且有昌江流經境內,往來商旅不斷,為景德鎮陶瓷產品的外銷提供了便利條件。

景德鎮的影青瓷器雖屬於青瓷類,但與越窯、耀州窯等略有不同。景德鎮的青釉是一種純淨明亮、透明度很高的淺綠、淺藍色釉,甚至能透過釉面清晰地看到瓷器的胎質。影青釉內含有大量的氣泡,有如玉般的潤澤感,加上潔白的胎質,故有“假玉器”的美稱,又有“饒玉”(宋代景德鎮隸屬於饒州府)之稱。

宋代制瓷業,民窯迭出的時代

如上圖所示,這件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青白釉帶溫碗瓷酒注,該器由注子和溫碗兩部分組成。其中注子直口、帶蓋、曲柄、細長流,腹部圓鼓,表面刻有規則的蓮瓣紋;溫碗敞口,口沿處微侈,圓鼓腹,底部為圈足、稍往外撇。這套酒器胎質潔白,質地堅硬緊緻,通體施有青白釉,顏色淺淡可愛。

在古代,注子和溫碗常常配套使用,主要功能是溫酒。使用時,將盛滿酒的注子置於溫碗中,再往碗內加入熱水即可。

宋代景德鎮影青瓷器潔白的胎質、透明的釉色,為元代景德鎮青花的出現埋下了伏筆,也為明清兩代御窯廠的出現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宋代制瓷業,民窯迭出的時代

吉州窯

吉州窯位於今江西省吉安市永和鎮,地處贛江西岸,是宋代南方地區的一處綜合性窯廠。隋至宋,吉安稱吉州,故名。吉州窯約創燒於晚唐時期,宋代達到鼎盛,至元代以後,逐漸衰落。

宋代吉州窯產品中最有特色的是黑釉瓷器,這與宋代的鬥茶之風有著密切的關係。鬥茶時,以白色的茶湯為貴,而黑色的茶盞比其他釉色的瓷器更利於觀察茶色,因此頗為流行。從吉州窯宋代的土層中發掘了大量的黑釉茶盞,也證明了這一點。

從吉州窯的產品風格上看,其受到北方瓷窯系的影響較大,尤其是受北方的磁州窯系產品的影響極為明顯。一方面,這是由於南北各地在進行經濟、文化交流時存在相互影響;另一方面,北宋末年靖康之變以後,北方磁州窯受到了一定的破壞,隨著宋室的南遷,大量的窯工也隨之來到南方,如安徽、江西、浙江地區的窯廠,並把他們的技術也帶到了這裡。

宋代制瓷業,民窯迭出的時代

如上圖所示,這件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吉州窯彩繪海濤紋瓷瓶,表面施有一層薄薄的白釉,釉下繪有醬色的波浪紋。這些波浪層層疊疊,互相穿插延展,十分別致、生動。這件吉州窯作品具有典型的磁州窯風格,不僅表面施有化妝土,並且裝飾工藝、圖案的繪畫筆法都有明顯的磁州窯遺風。

除了學習其他窯場的生產技術以外,吉州窯還創制了很多獨特的裝飾技巧,如木葉裝飾技法和剪紙貼花技法。木葉裝飾技法是指將樹葉放到胎上、釉下,再入窯燒製。燒成後,就在碗底或盤底形成了一片樹葉的形狀,連細小的葉脈也都清晰可見,非常特別。剪紙貼花技法在吉州窯的裝飾中較為常見,具體做法是:將所需的圖案用紙剪出,貼到瓷胎表面,再噴上厚厚的一層釉,噴完後,將剪紙部分取下來,這樣圖案就是沒有上釉的部分,與上釉處界線分明,形成了獨立的圖案。

宋代制瓷業,民窯迭出的時代

此外,剔花、刻花、畫花、劃花、白地黑花等裝飾手法也都出現在了吉州窯的裝飾上,如上圖這件吉州窯黑釉剔花瓷罐就是一件剔花作品。這件大罐唇口,短頸,豐肩,斂腹,通體施有黑釉,罐身兩側裝飾有折枝梅花紋,其中折枝梅花紋採用了剔花的裝飾手法。淺黃色的胎地與烏黑的釉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十分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