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冷血的青少年是如何養成的?

近日,一則新聞讓人們對於未成年犯罪的討論聲量激增:根據甘肅省永昌縣公安局的警情通報,一

21

歲的青年被

8

名犯罪嫌疑人(均未成年)毆打併活埋致死

暴力冷血的青少年是如何養成的?

與這則新聞相呼應的,還有之前發生在大連的

13 歲少年殺害女童案

暴力冷血的青少年是如何養成的?

以及剛剛發生在美國的未成年人結伴刺死加油站員工案

暴力冷血的青少年是如何養成的?

資料顯示,世界範圍內的青少年犯罪逐漸呈現出

低齡化、群體性、反覆性、暴力化

等新特徵

攻擊性行為

Aggressive behavior

)是指直接針對他人且意圖立即造成他人傷害的行為,如暴力、欺凌、言語攻擊等 (馬穎等

, 2022

暴力冷血的青少年是如何養成的?

研究顯示這種行為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約超過

2/3

的學生具有高於平均水平的攻擊行為 (馬穎等

, 2022

2018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估計每年約有

30%

的學生在學校遭受某種形式的攻擊

(Heizomi et al。, 2021)

人們都說,孩子是純真的,但.......

為什麼有的青少年會毫無情感、暴力攻擊呢?

注:本文所探討的是青少年嚴重暴力行為,並非言語等一般攻擊行為

1。遺傳因素

研究發現,較低的

痛覺敏感性

與較高的攻擊性有關(

Niel et al。, 2007

痛覺敏感度低的人往往需要

高強度的刺激

才能感覺到快感,他們好體力運動、攻擊性強,易激惹

同時,由於對疼痛的敏感度低,他們也無法體會到自己的拳頭打在別人身上有多疼,下手不知輕重

單胺氧化酶A

mao-A)

催化大腦中幾種神經遞質的代謝,包括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大腦中缺乏單胺氧化酶

A

,高濃度的非代謝神經遞質可能會導致衝動的攻擊性發作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特別好鬥、激越、易跟人發生衝突、下手不知輕重等,可以通過了解

TA

的痛覺反應和去醫院檢測單胺氧化酶

A

來判斷是否有遺傳基因的貢獻,形成了天生易激惹的氣質

暴力冷血的青少年是如何養成的?

2。家庭環境

基因是孩子暴力的器質基礎,而不良家庭環境無疑為暴力基因的成長提供了養分。父母

過於嚴厲、過於寬鬆或不一致的紀律

,缺乏適當的監督和引導

(CAMH, n。d。)

,可能會導致孩子的是非觀模糊

家庭不穩定

(如父母時有激烈的爭吵或攻擊行為)、

冷漠且不提供物質或心理支援

的父母對孩子的忽視和虐待則會損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導致孩子多疑、焦慮

(Llorca et al。, 2017; Heizomi et al。, 2021)

或同理心缺失

( Rodriguez et al。, 2016; Llorca et al。, 2017 )

除此之外,

早期兒童忽視與虐待

兒童一樣可以預測兒童攻擊性行為,在兩歲之前被忽視的兒童在

4

8

歲之間表現出更高水平的攻擊性行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2006)

早期虐待導致孩子產生一系列情緒和行為問題。父母總是

情緒失控

,侮辱、毆打、體罰孩子,導致孩子

易怒、挫折容忍度低

或者

情感淡漠

Pingley, 2017

同時,從父母那習得暴力的行為方式,

缺乏必要的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技能

把暴力作為解決問題的手段

,在學校欺凌、毆打他人

3。缺乏同理心

同理心的缺乏導致青少年無法體會受害者的痛苦感受,更容易做出暴力行為

青少年同理心受身心發育影響

( Chung et al。, 2019; Heizomi et al。, 2021)

。他們在

探索自我的青春期階段會更注重自己

( Uche

2012 )

跟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的

大腦還未發育完全

FMRI

證據顯示青少年認知移情相關大腦區域啟用較低,這可能與他們較低的同情心有關 (

Kim et al。, 2020

如果青少年患有人格障礙,則也會表現出同理心缺失(

Chang et al。, 2021

4。精神變態型人格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些患有人格障礙的人會比正常人表現出更強的攻擊性和更少的同理心

我們常在影視作品中看到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這些擁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的角色往往展示出對社會規則和道德情感的漠視

(即反社會行為)

反社會人格障礙

(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

有兩種亞型

( Chang et al。, 2021

):分別為

精神變態型

( “psychopathic” subtype )

僅反社會型

( “antisocial-only” subtype )

精神變態型人格

會用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和魅力來操控和利用他人實現他們的目標

(如,金錢、權力、刺激);他們

情感淺薄,缺乏悔恨或內疚,以及缺乏同理心

精神變態型人格的形成有腦生物學基礎和環境因素。精神病態型人格的兒童往往有

杏仁核發育障礙

,相比於正常的孩子,他們的杏仁核更小或更不活躍,他們無所畏懼,對社會的反應性差

虐待、不安全依戀、與照顧者頻繁分離,情感剝奪、父母拒絕等因素都會增加孩子精神變態型人格的風險

與精神變態型亞型不同的是,

“僅反社會”亞型表現出衝動、不負責任和反應性攻擊性

Chang et al。, 2021

精神變態型更偏向生理性因素遺傳導致的共情缺陷,而僅反社會型是

後天經歷

形成的,一般來說,在孩子最早的頭幾年,遭受的虐待和冷血事件越早,形成僅反社會型人格可能性越大

(注:未成年人不做人格定型診斷,仍有改變空間,但能看到成年後人格的傾向型別,但越早發生的創傷,越難消除)

如果孩子從童年時期到

16

歲反覆違反社會規範並衝動、不負責任、缺乏同理心和帶有攻擊性,家長可以帶孩子去醫院檢檢視看孩子是否滿足行為障礙(

CD

)的標準;如果滿足即能確診為反社會人格障礙

精神變態型人格所犯的暴力和非暴力犯罪是非精神變態型的兩到三倍且再犯率更高

Chang et al。, 2021

),因此儘早發現並治療格外重要

暴力冷血的青少年是如何養成的?

5。

團體迷思

在以上幾種因素的影響下,青少年的暴力因子被不斷地

滋養

壯大

,如果這時候他們進入了一個充斥著暴力的團體,就極有可能表現出暴力行為。心理學家用團體迷思來解釋該現象

團體迷思

Groupthink

)指群體在決策過程中,為了保持觀點的一致,而忽視了對事件的客觀分析,而導致的判斷和決策偏差

其症狀有:

同伴壓力

:團體向意見相左的人施壓,迫使其認同觀點

一致性錯覺

:沒有反對的人出來講話,那麼所有人的觀點都是相同的

合理化

:不斷為自己的觀點找證據,說服自己這是對的

道德高地

:團體中每個成員認為自己是道德楷模

模式化

:隨著團體模式化程度的提高,他們會抹黑與自身意見不同的人

由此可以分析,當青少年進入一個暴力團體,在同伴壓力的影響下,以及個體與團體保持一致性需求的推動下,他們對暴力的認同會不斷加強,在強大的團體精神鼓舞下,認可暴力的正當性,做出暴力行為

總結

造成青少年暴力的原因有:

1. 遺傳因素

2. 家庭環境

3. 缺乏同理心

4. 精神變態型人格

5. 團體迷思

如何預防

1.遺傳因素

(1)體育鍛煉

化攻擊的力量為鍛鍊

,用更有建設性的渠道發洩攻擊衝動

(2)認知教育

認識到打架的嚴重後果,培養他理性上的控制能力

2.家庭環境

1

家長不使用暴力

家長不能暴力示範,親子之間、夫妻之間都不可以,長期暴露於家庭暴力中,

孩子也會模仿並逐漸內化家長的行為方式

,形成歪曲的道德觀、是非觀,把暴力當作解決問題的方式,並認為隨意發洩個人情緒是被允許的

2

給予充分的溫暖和愛

在成長的過程中,給予孩子充足的情感溫暖、關心,及時迴應孩子的需求,

只有感受到被愛,孩子才能“有人性”

3

警惕早期虐待

早期虐待對孩子的人格發展有著重大負面影響。尤其是兩歲以前,孩子被虐待,包括嚴重體罰、毆打,不照顧,這是反社會人格形成的家庭成因,

導致孩子衝動易怒,缺乏共情能力、冷酷殘暴,攻擊性強

4

不要溺愛

家長過分溺愛孩子,事事圍著孩子轉,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孩子會

過分以自我為中心

,也無法發展共情和為他人考慮的能力,變得自私,把別人當成達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把剝削別人看成理所當然

5

做好親子溝通和引導

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保持和孩子的溝通頻率,多瞭解孩子的學習生活,當孩子誤交壞朋友時,家長才能

及時發現和引導,

及早預防孩子誤入歧途

原創保護,抄襲必究

喜歡歡迎點贊+關注

這裡每日更新源自北京一流中學的科學育兒方法

您的支援是我更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