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和我成了“仇人”, 是中年父母最大的無奈

起因是女兒剛上高二,眼看著學習任務越來越重,但她卻一點也不著急。

晚上,她在房間寫作業,我順手拿點水果過去,卻沒想到撞見她在偷偷玩手機遊戲。

我真是氣不打一處來,這孩子怎麼就這麼不懂事呢?

明年就要高考了,現在還一點都不著急,天天玩手機。

手機遊戲到底有什麼好玩的?還用寫作業作掩護偷偷地玩?

想起,有孩子考到清華北大等名校,卻因為沉迷於遊戲而被退學的新聞,我更加的惶恐不安。

就在前不久,中國計量大學的校長也在2022年新生開學典禮上提到,每年被取消學籍的同學,有90%是因為遊戲。

女兒和我成了“仇人”, 是中年父母最大的無奈

為什麼這些孩子如此沉迷於網路呢?背後到底又有著怎樣的原因?

我百思不得其解。

女兒和我成了“仇人”, 是中年父母最大的無奈

直到我看到了《為何家會傷人》中,小云的故事:

小云是家裡的第二個孩子。

因為頭胎是女兒,所以她的父母都期望生一個男孩。

但小云的出生,讓他們的願望落空,加上工作很忙,便將小云寄養在鄉下的外公外婆家,直到上學。

小云從小就被父母忽視,所以她一直認為自己不被認可。

而唯一能獲得父母關注的機會是考出好的成績,所以那時的她用功讀書,從不逃課,成績也一直不錯。

但是,這一切在她上五年級的時候變了。

小云因為在學校賽跑,摔斷了右手。

手好了之後,她的成績一落千丈,開始迷戀上網。

她每次至少要玩兩個小時左右,有時被批評了,甚至乾脆不回家,整夜地待在網咖裡。

她經常和網友聊到自己對親人的怨恨。每當有父母或長輩要教育她的時候,她也會表現的非常地厭煩,生氣,大喊大叫,甚至說要殺死某某。

父母為了她沉迷網路的事情,批評、教育她,甚至幫她轉學過很多次,但小云都沒有改變。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小云沉迷於網路也不是一天轉變的。

女兒和我成了“仇人”, 是中年父母最大的無奈

美國臨床心理學大師羅傑斯提出“安全島”的理念。

他認為,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父母無條件和積極的關注是他們成長至關重要的因素。

父母無條件地愛孩子,不提出任何要求,也不譴責。

無論他有什麼缺點,都能得到積極的關注,孩子就會在心中形成一座“安全島”。

而這座安全島,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在潛意識中紮根。

然而小云的父母卻沒有幫她建立起這座“安全島”。

對於那時的小云來說,因為成績好而得到父母的關注,所以她將成績變成了暫時的“安全島”,而這個島卻並不牢靠。

後來,小云成績的“安全島”也因為事故而崩塌了。

想起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的話:

“許多孩子之所以迷戀網路,一個常見的原因是,他們沒有一個可靠的安全島。

他們被父母、學校‘遺棄’了,他們的安全島四分五裂。於是,他們去網路上構建新的、虛幻的安全島。”

所以,小云失去了方向,當她生氣時、難過時、哭泣時、想要求救時,卻找不到可以依靠的地方,只能將注意力轉移到虛構的網路空間。

因為,在那裡,她是主角,在那裡有人聽她傾訴,支援她,也對她沒有任何的要求和條件。

其實,很多沉迷於手機的孩子也是這樣的,他們心中的安全島坍塌了,所以急切的希望去構建一個新的、虛幻的安全島,而網路就成了那個新的替代品。

想到我曾經也很焦慮,只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疏於對她情緒和需求的關注。

難道是因為這樣她才沉迷於手機的嗎?

女兒和我成了“仇人”, 是中年父母最大的無奈

之前看過一個故事,清華學霸陳逸賢的父親分享他的教育理念。

當被問到孩子為什麼不玩手機的時候,他只是掏出了一部老人機說,“想讓孩子做到,家長就必須做到”。

我不禁回想,自己也常常會沉迷於刷影片、追劇,而讓孩子等一下,或是忽視她。

所以,孩子才會覺得,我說的話不管用吧。

美國思想家艾默生說:“孩子最終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主要取決於他從第一個教育者那裡所接受的愛的質量、陪伴和榜樣示範。”

《少年說》中有這樣一幕,男孩葉子健在天台,含著淚對父母說:

“我認為,手機才是爸爸媽媽的孩子。

因為,每次我抬頭,你們都在目不轉睛地盯著手機看,我不知道手機到底有什麼東西,比我還重要。

你們為了圖安靜,把手機扔給我們,讓我們一個人玩,等我們長大了些,沉迷於手機,你們又覺得是手機耽誤了我。”

女兒和我成了“仇人”, 是中年父母最大的無奈

孩子的話,像一記重錘,砸在我的心中。

我們常常要求孩子不玩手機,可我們又做到表率了嗎?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過一個調查。

報告顯示,家庭教養模式對孩子影響巨大,孩子是否沉迷網路遊戲,家庭教育是關鍵,父母越關愛孩子,孩子越不會沉迷於網路遊戲。

讓孩子不沉迷於網路世界,需要的是我們的決心。在精神上關注、陪伴、引導孩子,與他們一起找到比網路更加有趣的世界。

女兒和我成了“仇人”, 是中年父母最大的無奈

作家徐濤曾說:“對於孩子來說,真正的起跑線是父母為孩子打造的原生家庭環境和成長環境。”

避免孩子沉迷於網路,需要從父母開始改變,從環境開始改變。

1.陪伴孩子,引導孩子走出情感上的孤獨

北大心理學博士在讀的@北大奕戈,曾分享他考上北大的經歷。

初二時,因沉迷於網路遊戲,他的成績並不是很好。

當他的爸爸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後,就將家裡的網路和電視全部停掉。

陪孩子一起斷網,孩子學習時,他就在外面看書、學習育兒知識。

從初三到高三,四年的時間,全程陪在孩子身邊,從不懈怠。

每晚睡前,他也會和兒子聊聊天,主動分享自己學到的知識。

爸爸的陪伴和付出,讓孩子不僅戒掉網路遊戲,成績也穩步上升,最終考上北大逆襲成功。

女兒和我成了“仇人”, 是中年父母最大的無奈

《朗讀者》中有一段話:“陪伴很溫暖,它意味著在這個世界上有人願意把最美好的東西給你,那就是時間。”

用嚴於律己帶動孩子自律,用高質量的陪伴降低孩子的情感孤獨。

“為了孩子”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2.引導孩子,尋找網路遊戲外的宣洩口

教育學博士陳美齡,將3個兒子都送進了斯坦福大學。

她的孩子從小就不玩手機和電子遊戲,因為她認為家長陪伴孩子,玩現實的遊戲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她每天都會與孩子們交流,帶他們去嘗試各種有趣的事情,幫他們找到興趣,比如,彈鋼琴、吉他、畫畫、陶藝、棒球、足球等,讓孩子空閒的時間能夠充實又有趣。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也不會覺得無聊和空虛,需要用手機打發時間。

孩子在學業中、人際中、生活中,不免會遇到一些壓力和挫折,幫助他們找到自己喜歡的、適合的事情,找到一種健康積極的宣洩途徑,幫助他們走出網路遊戲的世界。

3.引導孩子,遠離網路遊戲的“朋友圈”

孩子除了在家,在校的時間也很多。

有些孩子,在父母那裡無法得到情感寄託,就容易受到身邊朋友的影響。

心理學家哈特·布蘭頓(Hart Blanton)和梅莉莎·伯克利(Melissa Burkley)提出“同伴規範影響理論”,也就是隨著同伴關係的穩固,他們越來越能塑造彼此的行為、態度甚至價值觀。

這甚至會變成一種無形的壓力,促使“小圈子”裡的孩子不得不對同伴忠誠,包括不得不玩網路遊戲。

而我們要做的不是強硬地阻止,而是引導孩子。

坦誠地和孩子聊聊,為什麼喜歡那個朋友?詢問他“××是不是很有禮貌又很愛幫助人”,引導他“媽媽覺得,真正的朋友是……。”

幫助孩子多角度地觀察和認識自己的朋友,學習如何交友,真正幫助他們遠離那些“沉迷遊戲”的朋友。

女兒和我成了“仇人”, 是中年父母最大的無奈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為了孩子,也許我們會少了很多自己的時間,也許會少了一些既得的機會,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

未來,他們將帶著從原生家庭中習得的觀念和行為,與父母漸行漸遠。

而我們能給孩子的,不過是給予他策略上的引導和情感上的支援。

讓孩子建立起牢固的“安全島”,從而內心變得富足、堅韌,可以抵禦誘惑、面對風雨。

點個

“關注”

,願每個孩子,都能擁有“愛”的安全島,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璀璨人生。與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