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10.7萬億? 30家美芯企業集體行動, 限制規則“惡果”出現

晶片銷售話語權掌握在美企手中,但現在是買方市場,美企能賣多少晶片,還得看買方的需求。國內晶片需求下滑後,許多美企出現了庫存堆積的情況。

再加上美國規則導致美企沒辦法正常出貨,收益大打折扣。有30家美企集體行動,應對科技“寒冬”。美企扛不住了嗎?美企科技“寒冬”何時結束?

虧損10.7萬億? 30家美芯企業集體行動, 限制規則“惡果”出現

美企集體行動,扛不住了?

中國市場對美國企業有多重要?先來看幾則資料。2021年,高通在中國賺取1432億元的營收,英特爾賺取1345億,英偉達452億。這些巨頭大量的晶片在中國市場暢享,獲得百億,千億級別的營收回報。

還有應用材料,科磊以及泛林集團等半導體裝置巨頭,去年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增長了44億元,增幅高達44%。

在大部分的美企營收中,中國市場貢獻了30%左右的收入比例,是第一或者第二大市場營收來源。

虧損10.7萬億? 30家美芯企業集體行動, 限制規則“惡果”出現

中國市場對美企如此重要,所以大部分的美企都在不斷加碼中國,希望能獲得更多的晶片銷售額。只不過有些事情不是美企說了算的,規則在前,美企只能遵從。造成的後果就是營收利潤暴跌,併為規則帶來的“惡果”買單。

具體來看,英特爾第三季度淨利潤暴跌85%,英偉達第二財季淨利潤暴跌72%,希捷2023財年第一季第淨利潤暴跌94%。

這些只是美企利潤暴跌的冰山一角,市值更是縮水嚴重。今年以來,美國上市的半導體公司市值縮水了1。5萬億美元,摺合人民幣高達10。7萬億元。在市值持續下滑後,有30家美企集體行動。

虧損10.7萬億? 30家美芯企業集體行動, 限制規則“惡果”出現

首先是降低了第三季度的營收預期,其次是縮減資本開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不僅如此,美企科技巨頭掀起了裁員熱潮。

推特裁員50%,希捷全球裁員8%,Meta全球裁員13%,大約1。1萬名員工被裁。在10月份,美國科技公司一共裁員了9587人,打破近兩年的裁員歷史紀錄。

就算有些科技公司沒有裁員,也凍結了招聘程式,預計維持到明年一季度。因此目前被裁的科技公司員工,可能會面臨幾個月沒有工作的情況。公共衛生事件反覆,通脹問題尚未解決, 一旦被裁員,可想而知這些員工會面臨什麼。

虧損10.7萬億? 30家美芯企業集體行動, 限制規則“惡果”出現

總的來看,美企集體下調營收預期,縮減資本開支,以及大規模裁員,種種跡象表明,限制規則的惡果出現,美企扛不住了。接下來恐怕還會有更多的人失去高薪工作,在複雜的市場環境下,面臨科技行業寒冬。

美企科技“寒冬”何時結束?

美國科技行業面臨寒冬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有人歸結為公共衛生事件,也有人覺得是消費市場的需求減少了。

可仔細想想,美國不允許美企隨意出貨高階晶片,也造成了美科技寒冬的現狀。原本英偉達的A100高階GPU被客戶預定搶購,因為規則所以不能出貨。英偉達只能降低算力效能,推出特供版本的A800。

虧損10.7萬億? 30家美芯企業集體行動, 限制規則“惡果”出現

雖然可以作為替代品,但效能被砍了之後,價格也要降低不少。

若英偉達能夠自由銷售所有晶片產品,以客戶對人工智慧,大資料等高效能計算的晶片,一定會大批次採購英偉達的A100,也不至於讓美企陷入營收利潤暴跌的局面。

同樣的道理,客戶都在等著高通,AMD以及應用材料等巨頭提供相應的晶片,裝置和材料,可是不能出貨只會把貨品砸在手裡。

清理庫存成為了美企當下主要的工作要點,裁員之後估計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緩過來。

虧損10.7萬億? 30家美芯企業集體行動, 限制規則“惡果”出現

那麼美企科技寒冬何時結束呢?估計就要看美國何時迴歸晶片全球化發展了。美企手握大量的晶片賣不出去,客戶想要卻買不到,最終只能自己造晶片,將晶片放在本土化產業鏈生產。

一旦自主化產業鏈形成,將來美企獲得晶片出貨許可,也未必能得到客戶訂單了。所以美國應該儘早迴歸晶片全球化,在錯誤的道路上及時回頭。

光刻機制造巨頭ASML就說過,不能出貨會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

美國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直言,不賣晶片會導致美國失去很多高薪工作,中國晶片也會走向自給自足。

虧損10.7萬億? 30家美芯企業集體行動, 限制規則“惡果”出現

正如比爾蓋茨所言,中國晶片開始加大RISC-V架構技術佈局,從技術底層入手,掌握可控的晶片設計優勢。到了製造業,由中芯國際參與12英寸晶圓生產線建設,提高28nm等成熟晶片的產能,為滿足國內龐大的需求做準備。

總結

晶片製造和銷售是需要放在全球化產業鏈中進行的,美國與全球化背道而馳,美企的遭遇充分說明了美國的選擇是錯誤的。若美國一意孤行,美企只會陷入裁員,減少研發投入的惡性迴圈。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