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他的弟子,你才知道為什麼他被稱為萬世師表

《論語》是一本誰都知道值得一讀,卻很少有人能真正去讀的古文經典。

我曾經買過一本帶現代文翻譯的論語書,卻從未認真讀完,每每翻了幾頁就看不下去了。即便論語下面有現代文解釋,但這些語錄都是東一下西一下的,沒有大量的歷史知識背景,要讀懂並把內容串聯起來形成概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看到

《孔門十弟子》

這本書,我心中大喜,感覺總算有點摸到論語的門道了。傅佩榮老師寫的這本關於《論語》的書,從介紹孔子的十位弟子開始,將我一點點帶入了

論語的啟蒙之旅

看了他的弟子,你才知道為什麼他被稱為萬世師表

是的,我說的是啟蒙。我們上學的時候都學過論語片段,什麼“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等,應該都算有過啟蒙,但我想恐怕沒幾個人會覺得受到很大的啟發,更不會有人覺得論語有趣。而我認為,

只有當我們開始對一件事物產生興趣,有了想要深入瞭解它的慾望,那才算是真正的啟蒙

那麼,《孔門十弟子》又是如何啟蒙的呢?

傅佩榮老師,不愧是深諳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國學大師

,能夠把論語講得如此通透。他依靠強大的知識背景,總結系統而深入的研究成果,把論語的隻言片語編織起來,又串聯其餘古籍介紹,勾勒出了孔子十個弟子的形象,把這十人的故事、性情,一一剖析給大家。就像讀小說一樣,我們從中認識了他們,也就認識了孔子,也開始知道論語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了。

看了他的弟子,你才知道為什麼他被稱為萬世師表

比如,我們市裡有一個有名的景點,是言子墓,言子是誰呢?我們當地人都知道他是孔子的弟子。但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有沒有在論語裡出現過呢?恐怕就沒多少人知道。看過《孔門十弟子》之後,我才知道,他就是言偃,字子游,吳國人,小孔子四十五歲。

看了他的弟子,你才知道為什麼他被稱為萬世師表

子游在《論語》裡就出現過,雖然不多,但他還是很重磅的大腕。在《論語:先進篇》中,孔子在四個科目上給弟子做過排名:“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從這裡可以看出,子游在文學科,是在眾多弟子中排名前二的。

但是光知道這些資訊,我們還是對子游不夠了解,他性格如何?能力好在哪裡?不得而知。傅佩榮老師就幫我們把論語中有關他的段落給提煉出來,這樣,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就出來了。

首先,

他獨具慧眼

孔子曾經也以貌取人,喜歡儀表堂堂又能說會道的宰我,不喜歡長相難看的澹臺滅明,但子游卻獨具慧眼,說“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因為在他當官時,和澹臺滅明打過交道。澹臺滅明走路不抄近路,若不是公事,也不找上司。所以,他覺得澹臺滅明是個正人君子。

後來,果然如此。澹臺滅明不受孔子喜歡,離開後獨立發奮,成了一個很著名的學者。反而宰我卻一再失敗,最後在齊國做官時和別人一起作亂,被齊王處死了。

於是,孔子才發出感慨:“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澹臺滅明,字子羽)。”

其次,

他胸襟闊朗、心懷天下

他在當官時,曾教百姓唱《詩經》。有一次孔子路過聽到百姓唱詩經的絃歌之聲,就莞爾一笑,說“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就抗議說,“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意思是說,老師不是教過我們,君子學道理就可以做好官懂得愛護百姓,老百姓學道理就容易服從政令。於是,孔子一聽,馬上就說“同學們,我前面是跟子游開玩笑的。”(原文: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其實孔子是很讚賞他的這個做法的。否則他也不會露出莞爾之笑了。

子游這麼做,正是因為他胸襟闊朗,心懷天下,所以才會貫徹老師的教誨,去做一個好官,治理百姓。

看了他的弟子,你才知道為什麼他被稱為萬世師表

除此之外,傅佩榮老師還講到了《禮記·禮運》中關於子游和孔子的故事。孔子在一次參加了國君祭典之後,深深地嘆了口氣,子游在旁邊就問老師,為什麼要嘆氣。孔子就趁機回答了在他心目中“大同社會”的概念。

孔子是位因材施教的老師,同樣的問題,他面對不同學生會回答不同的答案

,他能夠回答子游這個問題,足見他覺得子游在這方面是說得上話的,說明他認可子游對他這個胸懷天下的思想感興趣,才可能這麼回答。所以,從側面來講,子游這個人也同樣具備胸懷天下的內涵。

不過,傅佩榮老師又跟我們說,論語中也提到,子游也有缺點,也會感情用事,他在孔子去世三年後,想要和子夏、子張一起,把孔子弟子有若當作聖人對待,也就是用侍奉孔子的禮節去侍奉他,還硬要曾參同意。可能他因為是傷心加想念老師,就想要找個移情物件。但這當然是不可以的。

這樣一來,我們對子游就有了充分的瞭解。原來,被後世敬仰的言子是這樣一個人,

他不再是一個名字而已,而是有了血肉,有了想法,有了感情

而他只是《孔子十弟子》之一,像這樣,書中還詳細地講了其他弟子,我就這樣一點點“認識”了他們。正是因為了解了他們,我也更加“認識”孔子,認識到他的思想,開始理解為什麼他會被稱為“萬世師表”,為什麼他會被如此敬仰。

看了他的弟子,你才知道為什麼他被稱為萬世師表

比如,在禮制方面我就有了新的認識。我對這方面不是很瞭解,只是之前聽人說過儒家太重禮制,所以導致我們傳統中不少繁文縟節。

那事實是怎麼一回事呢?《論語》中關於禮的篇章很多。其中有個有趣的故事可以讓我們一窺其貌。有一次宰我問孔子,三年之喪太久了,三年不舉行禮儀,禮儀就崩壞了,三年不奏樂,音樂也荒廢了。他的意思是當時的守喪時間太久,應該要短一點,這個禮制不合理。那麼孔子是怎麼回答他的呢?他說,你如果不守三年之喪,不滿三年就吃好吃的,穿好衣服,你會心安嗎?宰我回答,“安”。孔子就繼續說,你安,那你就去做吧!君子守喪時,吃美食不辯滋味,聽音樂不感到快樂,住著也不覺舒適,所以才甘願守喪,直到守喪完畢,才能恢復正常生活。

所以,孔子說的禮制,實則是人心和人性,他認為的社會規範,都是為了配合人的心理需求而設定的,且是需要與時代結合隨時進行調整和更改的,

重視的是心意

,而不是外在的規矩。

而他又認為,

人性是一樣的,都是向善的

。就像他評價《詩經》是“思無邪”一樣,他認為人經過教育,都可以激發他們內心本真,真誠的模樣。至於社會上的各種制度,也都是為表達善而服務的。

所以,之前在我們印象中孔子好像專門提倡硬邦邦的規章制度、繁文縟節,其實不是這麼回事,只是我們不瞭解孔子,沒有深入理解《論語》而已。

《歷史的溫度》寫到:

歷史不是故紙堆裡冷冰冰的數字,歷史是一個一個鮮活的生命,唯有對生命報以尊重和敬畏,才能真正讀懂歷史

正是因為如此,從瞭解“孔門十弟子”,認識論語中的人物開始,我才慢慢讀懂《論語》,才驚覺論語之有趣,也才認識到它的博大精深。也許要讀懂《論語》,我還太嫩太早,但是,越好的寶藏藏得越深,只有開始尋找,才可能找到寶藏,而大師們對論語的解讀,無疑是一份藏寶圖,指導我們去學習經典,去

獲得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