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間講究無犯法之男,再嫁之女,為何對清白身份如此重視?

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封建王朝,封建王朝下的民眾都是在儒家思想的教化統治下。在儒家思想的教化下古人對個人的名譽、聲望是極其看重的。儒術獨尊,確立了教化思想在國家意識形態教育中的主流地位。自古有無犯法之男,再嫁之女這一說法存在。實際上,中國古代民間講究無犯法之男,再嫁之女,那麼為何對清白身份如此重視?

一、儒家教化思想的發端

1、孔子開儒家思想先河

孔子面對春秋亂世之禮樂不興,王道衰落的現實,他毅然承擔起刪詩書,定禮樂的任務,對三皇、五帝以來的文化去粗取精,批判繼承,為中華文明接續流傳作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巨大貢獻。教化思想作為儒家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孔子始,經過孟子、荀子、董仲舒等儒家歷史上眾多思想家和實踐者的努力,終於形成為一套完整的思想道德教育體系。

古代民間講究無犯法之男,再嫁之女,為何對清白身份如此重視?

1、孔子開儒家思想先河

孔子認為,人雖有“上智”與“下愚”之分,但通常卻是一個“性相近也,相遠也”的存在,所以,人人皆有教育向善的可能。孔子一改周代教育只面向貴族的弊端,提出“有教無類”的原則,面向全社會開門辦教育。孔子開門辦教育,大力推進教育改革的實踐,為春秋時期諸子百家的繁榮,學術思想的爭鳴做出了榜樣。如果人格和道德品行不夠完善,無從行教化之道。

2、孔子的教化思想

孔子最為重要的是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行,能夠弘道導人,以實際行動引導學生成就君子人格。關於為政者的執政方式方法、理念等的培養,孔子從道德角度出發,要求教化主體必須具備仁民愛物的君子情懷,學習聖人品德,行仁義之教,反對專事征伐,如若達不到相關的要求,則與歷史上的獨夫民賊無異。

以培養君子聖賢為目標,禮樂教化並行,讓人具備高尚道德品格是孔子教化思想的終極追求。在此他推崇的不僅是禮的外在形式,更推崇蘊含於形式之下的對人道德成長的規約作用。孔子在周公制禮作樂的基礎上,大力提倡教化,以求貢獻於當時的春秋亂世,提出來的一系列主張使得教化思想顯現出系統化特點,為後世儒家在此一方面實現進一步發展開闢了廣闊道路。

古代民間講究無犯法之男,再嫁之女,為何對清白身份如此重視?

二、貞節觀與儒家思想

2、孔子的教化思想

在中國封建社會里,貞節是一種崇高的美德,是女性的最高德性。統治者出面給予“節婦”以物質的獎勵,

孔子及其弟子要求教化主體一為師、為政若必須內省自克,駕學慎思,以實際言行推動社會教化。

但是,無論這種倫理道德規範是寬泛還是嚴肅,無論是精神層面的還是物質層面,也無論是理論和實踐的,其實質都是圍繞著專制統治的道德中心轉動。秦漢時期,家庭倫理和道德規範上仍然大體沿襲了儒家的觀念。

這裡“貞”的含義應該理解為,婦女拋棄孩子而另嫁人為不貞,男女內外有別,應多加防隔,禁止淫亂,男女都要講潔誠。這裡提倡的貞,是對男女雙方的約束。儒家批判對偶婚遺存,提倡一夫一妻制思想主張的繼承和發展,其積極面是主導的,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漢承秦政”,在儒家思想取得支配地位以後,漢代統治者認為“統理人倫,必移其本,而易其末”。尤為注重封建倫理觀念對人民的教化。

古代民間講究無犯法之男,再嫁之女,為何對清白身份如此重視?

1、貞節觀的表現形式

倫理綱常的大破壞,既是殘唐五代大亂局的表現,從某種意義說也是造成這一亂局的重要原因,兩者是互為因果的。為了收拾這一歷史大亂局,宋朝最高統治者不只要儘快扭轉“方鎮太重,君弱臣強”的局面,同時更需要迅速恢復傳統秩序,重樹三綱的權威。欲達此目的,則勢必要借重儒學,以儒學作為道德建設的根本指導思想。

這一方針不僅為宋代統治者自覺奉行,也為以後幾代的統治者所奉行。透過推崇、弘揚儒家學說來廣興道德教化,乃是宋、元、明以及遼、金各朝統治者治理國家、安定社會的基本國策。宋代一開始即推崇儒學,進而又定儒學於一尊。

古代民間講究無犯法之男,再嫁之女,為何對清白身份如此重視?

三、儒家與古人品德

1、貞節觀的表現形式

"誠"對於人來說是太極所賦予的至善之性,因此,

“治內”的貞節的倫理要求首次成為國家的道德規範與意識形態。

。先秦、兩漢儒家"誠"觀念都蘊含著天道與人道合一的思路。以《中庸》為例,為了說明儒家仁義之道的現實合理性,思孟學派構造出了一個"誠"為本質的天道出來,並由此聲稱人道乃與天道本然性的合一。

《中庸》之"天"雖然有自然之天的意涵,但更多的還是指一種為道德也靈所投射的義理、道德、境界之天,也因此,天具備了更多的超越性、神秘性的內容,人對於天的感知往往需要採取直覺體悟的方法,顯得僻違悠遠。天人性命與忠孝仁愛皆為一體,萬物與人類處於民胞物與的親密關聯之中。

人類對於父母的孝親之愛對應於人對天的真誠事奉,人對其他成員的尊敬和愛護則源於萬物在本原處的統一,在親義與博愛之間體現著儒家仁愛的精神。"誠"與人之間是體用關係,體不離用,用不離體,"誠"體需要在萬物之中得以顯現,而人處萬物之中對於"誠"的稟賦必然最為徹底。

儒家如果更多地是靠反身而誠、退回內心、良知體悟、剋制情慾的方式來改變世道人必還遠遠不夠,它必須要更多地直面現實生活,在生活中展現良善的道德本性,發揚真誠的道德精神,尊重自然的情感慾望,建立真實的事功業績。只有這樣,孔孟之道才會契合人之本質,儒學才會真正有益於國家和社會,儒者才能真正實現內聖外王、成己成物的終極理想,儒家"誠"觀念才能顯現它自身的價值。

古代民間講究無犯法之男,再嫁之女,為何對清白身份如此重視?

2、儒學思想為尊

2、儒學思想為尊

由於儒家義理的滲入而逐漸成為儒家推行道德教化的一種主要載體。魏晉南北朝時期,“誡子書”一類的早期家訓以散文、章句的形式開始出現,最著名的當屬諸葛亮的《誡子書》了。以專著形式出現,並在歷史上具有巨大影響的家訓首推《顏氏家訓》,它由南北朝時期著名學者顏之推寫就,是中國家訓發展史上的開山之作。

到明清時期,以《鄭氏規範》、曾國藩家書等為代表的家訓、家範的影響力已經遍及社會各個階層,上至皇親貴胄、世家大族,下至平民百姓、尋常人家都因為統治者的大力提倡與鼓勵而造成了家訓教化的普遍趨勢,這種趨勢極大促進了儒家義理的傳播,客觀上也給統治者在封建社會秩序的維護方面帶來了便捷。

自古流傳下來的家訓由於大多是儒家士大夫所作,所以,按照儒家精義編纂家訓就是所有家訓的一個共同特點。他們在家訓的字裡行間都體現出了儒家所要求的人之為人的根本,也體現出了儒家所期望的人生於天地間立身處世的意義。長輩的勸誡往往將家族榮譽和國家、民族榮譽放在一起看待,忠、孝、信、義觀念被竭力這染,要求家庭成員務必遵循。

《周易小畜》曾言,“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意在告誡作為家中長輩,雙方必須處理好關係,相親相敬,舉案齊眉,否則家亂人散,無法承擔起孩子的教育和成長任務。對國家而言,為臣者盡忠;對家庭而言,為子者盡孝,而成為儒家一以貫之的傳統。在歷代儒士眼裡,忠孝由此一體化,並鮮明體現於家訓、家誡教化實踐之中。對以“三綱”禮法為核心家庭關係的重視是歷代家訓作者重點關注的議題。

這一特點體現了中國封建傳統社會家族化、宗族化的社會架構特色,與以血緣製為基礎的宗法制國家統治相吻合,體現的是一種嚴密的宗族意識,在此力量的作用下,成員角色分明,家庭結構穩定,社會秩序相對安寧,實現了儒家教化所向往的移風易俗的目標,從這一內在關係角度而言,儒家文化的教化力量在此起了關鍵性作用。

古代民間講究無犯法之男,再嫁之女,為何對清白身份如此重視?

結語:

儒家思想作為中華民族的智慧產物,從其發生、發展、完善、衰落,以至即將可能被重新喚醒的趨勢來看,該思想體系中的每一部分都不是憑空產生的,也不是無緣無故消失的,它總是與我們民族的成長相伴隨。儒家教化秉持知行合一理念,針對教化四要素創設了一系列的相關要求和標準。

儒家為新起計程車人階層設計的理想人格是君子,君子是社會性和主體性相統一的人格型別,是維護社會秩序的中堅力量。君子言行舉止無不自覺遵守禮的規範,這種自覺孔子稱之為“仁”。“仁”既可以視為君子人格中最重要的道德品質,也可以視作所有德性的總和。

1、"誠"的境界是古人最高追求

因此君子重德行,無德無以成君子。

1、"誠"的境界是古人最高追求

《史記》

《新論》

《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