昶逸人文|茶詩,深藏在詩中的茶韻,有你讀過的嗎?

昶逸人文|茶詩,深藏在詩中的茶韻,有你讀過的嗎?

我國是“

茶的國度

”,也是“

詩的故鄉

”,因此茶很早就融入到詩詞創作之中,便產生了茶詩,歷千年不綴。

茶詩指以茶為主題所作的詩,有

狹義

廣義

之說。狹義的茶詩專指“詠茶”詩詞,即詩的主題是茶。而廣義的茶詩不僅包括詠茶詩詞,還包括與茶相關的茶人、茶事。

像唐代詩人鄭遨這首

《茶詩》

就屬於狹義層面的茶詩。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

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

惟憂碧粉散,常見綠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今天我們主要談的是茶詩廣義層面。

其實,茶很早就被詩人引進詩中。

《詩經·七月》

就有了茶的影子,“

採荼薪樗,食我農夫。

”詩中的“荼”即茶的古字。

自唐宋以來,詩人對於茶的關注更是與日俱增。寫詩的人多半愛茶,有了詩人的加持,賦予茶更多傳奇色彩。可以說,

在當時最愛喝茶、最懂喝茶的人一定少不了詩人

對於詩人來說,茶詩漸漸有著特殊的意義,在推杯換盞之間,就詩一首。

茶詩是生活的記錄

唐代詩人顧況在

《焙茶塢》

就描繪出了一幅茶人焙新茶的畫面。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

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

詩人劉禹錫在

《嘗茶》

一詩中描繪了另一種景象。

生怕芳叢鷹嘴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

柳宗元

《夏晝偶作》

另有一番滋味。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几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茶詩是情感的抒發

白居易這首

《兩碗茶》

就很符合他的字——樂天。有了茶,日子或長或短已經沒有那麼重要,寄託了詩人一種安天樂命的情懷。

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

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

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

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

相比白居易,唐朝的另一位詩人韋應物

《喜園中茶生》

則立意更高,借寫茶來比喻潔身自好,品性高雅,以表自己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生活態度。

潔性不可汙,為飲滌塵煩。

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餘,率爾植荒園。

喜隨眾草長,得與幽人言。

另外,“茶之亞聖”盧仝的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俗稱

《七碗茶歌》

)有了更高的昇華。他另闢新意,把飲茶感受上升到為蒼生請命,從小我到大家,可謂意旨深遠。

……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惟有

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

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合得蘇息否?

茶詩是交流的使者

茶聖陸羽和詩僧皎然的友誼可謂是詩壇的一個佳話,因著茶,他們才能成為結誼四十餘載的摯友,直至相繼去世。從皎然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亦可洞得。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大曆十才子之一的盧綸則不忘將新茶奉與兩位舅舅,

《新茶詠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

一詩:

三獻蓬萊始一嘗,日調金鼎閱芳香。

貯之玉合才半餅,

阿連寄與阿連題數行。

同列大曆十才子的錢起的

《與趙莒茶宴》

一詩描繪了閒雅的宴會景象。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溜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寫在最後

Write at the end

可以說,茶詩是詩人與茶最美好的紐帶,在詩人心中,茶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處處入詩,題詠、抒懷、贈答,率意而來。

也可以說,茶境其實就是詩人的另一種心境,離了茶,詩人的興味大概要減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