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除了用來捉害蟲,亞美歐洲很多民族竟默契地賦予它另一種神通

青蛙除了用來捉害蟲,亞美歐洲很多民族竟默契地賦予它另一種神通

說起青蛙,我們從小就被教育:“青蛙會捕捉害蟲,是農民伯伯的好幫手,是人類的好朋友,不要隨意傷害青蛙。”即便如此,很多饕餮食客仍然樂此不疲地將青蛙搬上餐桌。久而久之,人們對青蛙的認識,就基本固定在捉蟲能手和餐桌美食兩個領域了,其實古往今來很多民族還曾賦予它一項神通——祈雨。

01

漢代用青蛙祈雨的禮俗

漢代人曾將蝦蟆(青蛙)作為祈雨禮儀不可或缺的法具之一。這在西漢人焦延壽撰寫的《焦氏易林》、董仲舒撰寫的《春秋繁露》等文獻中,皆有記載。如《焦氏易林·無妄》記載:“

蝦蟆群坐,從天請雨,雲雷疾聚,應時輒下,得其所願。

”可惜,焦延壽除提及“蝦蟆群坐”外,並沒有詳細記載漢代人究竟是怎樣用蝦蟆來祈雨的。

青蛙除了用來捉害蟲,亞美歐洲很多民族竟默契地賦予它另一種神通

漢武帝皇后衛子夫持傘祈雨

一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對漢代人夏季、季夏、冬季遇旱災時祈雨的禮俗有較詳細的記載,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焦氏易林》的疏略與缺憾。他記載道:春季遇旱災祈雨時,縣邑民眾要在“水日”這天舉行祭禱社稷、山川的禮儀活動,各家各戶還要祭祀“戶”神。祈雨的八天期間內,不得砍伐山林樹木;巫師要站在烈日下曝曬,以感動上蒼,速降甘霖;民眾還要將捉來的蛇聚在一起。

青蛙除了用來捉害蟲,亞美歐洲很多民族竟默契地賦予它另一種神通

百姓求雨

然後,要在城邑東門外修建一座方圓八尺的祭壇,用黑色的繒纏繞八棵樹木,植於祭壇四周,祭者在祭壇上施法祈雨。若施法後,大雨滂沱,甘霖普降,就要扎縛一條長八丈的黑色大龍,及七條長四丈的小龍。大龍居中,小龍四周環繞,相距各八尺。擇選八名小童,齋戒三日,身穿青色舞衣舞蹈。再取五隻蝦蟆,加上早就預備好的清酒、肉脯,主持祭祀的祝官齋戒三日後,身穿黑衣,跪拜祭禱。夏季、季夏、冬季祈雨時,儀節與春季大略相同。

青蛙除了用來捉害蟲,亞美歐洲很多民族竟默契地賦予它另一種神通

求雨場面

漢代人祈雨之所以用青蛙作為法具之一,概因青蛙水居,且喜於雨前雨後頻繁響亮地鳴叫。漢代人憑直覺感知青蛙與降雨存在密切聯絡,從而將青蛙作為祈雨禮儀使用的法具之一。不過,漢代以後歷代祈雨(雩祭)禮儀中,就罕見使用青蛙為祈雨法具的記載了。

青蛙除了用來捉害蟲,亞美歐洲很多民族竟默契地賦予它另一種神通

02

壯族使用青蛙祈雨的禮俗

儘管漢代以後,漢族祈雨禮俗中基本不再用青蛙作為祈雨法物,但在一些少數民族中,如壯族,至今仍保留著用青蛙祈雨的傳統,在壯族人信仰中,青蛙又稱“青蛙婆”“蛙婆”,是雷神之女。

青蛙除了用來捉害蟲,亞美歐洲很多民族竟默契地賦予它另一種神通

影視劇中的雷神

聚居在今廣西東蘭、巴馬、鳳山、河池、天峨等縣的壯族民眾的節日中,有一節日叫“青蛙節”,又叫螞拐節、蛙婆節、埋蛙節等,每年正月舉行一次,節日持續時間各地長短不一,如鳳山縣是3-5天,天峨縣5-7天,東蘭縣7-9天,東蘭縣長江鄉甚至持續一個月之久。節日的主要活動有找青蛙、祭青蛙、遊村祝福、葬青蛙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的活動內容是找青蛙。正月初一這天天剛亮時,壯族男青年們就要成群結隊到田野裡找青蛙。第一個找到並捉到青蛙的男青年要高聲呼叫,通知眾人,並鳴放七聲土炮,意思是向雷神報告:他已與青蛙婆結婚了,他也因此被稱為“青蛙郎”。在眾人簇擁下,“青蛙郎”小心翼翼地將捉到的青蛙捧回村寨裡。

青蛙除了用來捉害蟲,亞美歐洲很多民族竟默契地賦予它另一種神通

第二環節的活動內容是祭青蛙。主祭人(一般由村寨裡能歌善舞的人,或巫師,或“青蛙郎”充任)將青蛙放進竹筒(或小棺材)裡,外面罩上用彩紙紮成的花轎。然後將花轎抬到村寨的公共場所,懸在粱上。人們環繞花轎,擊銅鼓,放鞭炮,唱“螞拐歌”。“青蛙郎”和青少年們要“守靈”,並向青蛙供奉食品。

青蛙除了用來捉害蟲,亞美歐洲很多民族竟默契地賦予它另一種神通

青蛙節

第三環節的活動內容是遊村祝福。“守靈”期間,“青蛙郎”率青少年們每天抬著花轎載歌載舞,挨家挨戶去報喜、祝福。每家都會將米、錢、食物(如棕子)等贈送給報喜的人,以便奉獻給青蛙神。晚上,“青蛙郎”把各種熟食分給大家吃,米則分給青少年們帶回家,煮熟後全家共食,名為“福壽飯”。據說老人吃了這種飯會老當健壯;小孩吃了這種飯就百病不生。

第四環節的活動內容是葬青蛙。節日最後一天清早,主祭人率眾人在廣場上豎一根竹竿,竹竿上掛紅、白、藍三色紙帽,下設支架,用來懸吊銅鼓。家家戶戶都要舉行祭祀青蛙的儀式,並請親友共吃早飯。飯後,“青蛙郎”和青少年們抬著花轎到野外田地裡轉一圈,邊走邊唱“螞拐歌”,然後抬到預卜選定的墳地,行安葬禮。下葬時,主祭人要將花轎(棺材)按坐東朝西的方向入土。眾人紛紛上前致哀、填土,堆成墳丘,並繞墳丘插上彩旗。這一儀節,寓意將青蛙靈魂送上天界,祈請雷神及時降雨,保證農業豐收。

03

印第安等民族使用青蛙祈雨的禮俗

不僅中國的漢族、壯族,而且美洲的印第安人以及印度、歐洲的一些民族,也有使用青蛙祈雨的禮俗。

每當旱災來臨時,奧裡諾科等地的印第安人會抓一些青蛙,放在一口鍋下面,然後鞭打它們,據說可求來甘雨。艾馬拉等地的印第安人的祈雨法術是:製作青蛙或其他水棲動物的塑像,放到山頂上,即可招來甘雨。

青蛙除了用來捉害蟲,亞美歐洲很多民族竟默契地賦予它另一種神通

今印第安人的求雨舞

印度中部一些地區祈雨時,人們將一隻青蛙綁在棍子上,並用一種叫“尼姆樹”的枝葉覆蓋它,然後帶著它走家串戶,同時唱著“青蛙,快送來珍珠般的雨水”等祈雨歌。居住在馬德拉斯等地從事種植業的卡普人、雷迫人祈雨時,由婦女們捉一隻青蛙,將它綁在用竹子編的新簸箕上,撒上樹葉,舉著它挨家挨戶去串門,並唱著“青蛙夫人想洗澡。啊,雨神! 哪怕給她一點點水也好”等歌詞。這些婦女唱歌時,每家的女人要將水灑在青蛙身上,並給一些施捨。當地人認為,這樣做,神靈將很快賜予一場傾盆大雨。

青蛙除了用來捉害蟲,亞美歐洲很多民族竟默契地賦予它另一種神通

印度兩隻青蛙結婚以求雨

在歐洲,則有殺青蛙求雨的習俗。降靈節期間,皮爾生一帶村莊裡的村民要用青翠的樹枝搭一座圓錐形的小屋。一群由青年人扮演的王、法官、傳令員和剝蛙人騎著馬來到小屋前。傳令員跳下馬來,繞屋環行,假意找不到屋門。於是撥出寶劍,劈開樹枝,闖進屋內,坐在椅子上開始唱挑剔、嘲笑鄰近居民的歌。唱完後,剝蛙人放下絞刑架,再將捉來的青蛙排成一串絞死,以祈求甘霖降臨。

04

文史君說

大概由於青蛙喜水,及在雨前雨後歡快鳴叫的生活習性,使得古往今來的很多民族,如中國的漢族、壯族,美洲印第安人,以及印度、歐洲的一些民族,在面臨旱災威脅時,比較普遍地將青蛙與降雨聯絡起來,進而在形形色色的祈雨禮俗中,不約而同地將青蛙視為可與雷神、雨神溝通的媒介,或加以祭拜,或施以虐殺,反映出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異同並存的信仰和觀念。

05

參考文獻

(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中華書局,1975年。

(英)弗雷澤:《金枝》,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宋紅玉:《中國古代雩祭禮制研究》,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作者:浩然文史·郛生)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