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寫姜維,一個獨行者的心靈救贖

羅貫中寫姜維,一個獨行者的心靈救贖

他是一個標誌

一部名著《三國演義》,實質就是一部諸葛亮傳。書中芸芸眾生,敵國如曹操、司馬懿父子;盟國如魯肅、周瑜、陸遜;蜀國如劉備、關羽、龐統、姜維,無一不是諸葛亮的陪襯,為了突出諸葛亮的典型形象,而各顯風流。

羅貫中寫姜維,一個獨行者的心靈救贖

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

作者羅貫中陳敘百年,賅括萬世,透過敘述歷史,來傾注了自己擁劉反曹的感情色彩,以及追慕仁君賢相的儒家政治理想。

孔明秋風五丈原後,羅貫中所寄寓理想的典型人物如劉備、關羽、張飛等都一一死去。而姜維則就成了孔明光輝形象的唯一繼承者。

姜維之後,三國歸晉,而《三國演義》這篇鴻篇鉅著也接近尾聲。

諸葛亮的“出師未捷身先死”留給歷史的是理想失落的悲壯之美,而作為一個降將,一個延續諸葛亮理想的獨行者,姜維的命運卻足以令人長歌一哭。

姜維是風雲際會,慷慨跌宕三國曆史中一個悲愴而又高聳入雲的標誌。

他是一個不受史家待見“降將

羅貫中寫姜維,一個獨行者的心靈救贖

姜維,字伯約,今甘肅天水甘谷縣人。他27歲以前是魏國的天水郡中郎將。在他27歲那年,投降了諸葛亮。

關於姜維由魏降蜀的原因,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出於陳壽的《三國志》,說姜維無端受太守馬遵的猜忌,走投無路。

另一種是南朝宋史學家裴松之在為《三國志》所做的注中,引用《魏略》中的說法,姜維回到冀縣後,那裡的人民推他為代表,向丞相投誠。

總之,姜維由魏降蜀,是自己跑過去的,而且不是自願。而更為悲劇的是,姜維後來又由蜀降魏,反覆無常。

陳壽出於個人好惡,對姜維這一歷史人物貶責頗多,而歷史上對姜維批駁得最兇的要算是東晉的史學家孫盛。他在《晉陽秋》一書中羅列姜維的一系列罪狀:

“姜維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違君拘利,不可謂忠:捐親苟免,不可謂孝;害加舊邦,不可謂義;敗不死難,不可謂節;且德政未敷而疲民以逞,居禦侮之任而致敵喪守,於夫智勇莫可雲也,凡斯六者,維無一焉。”

孫盛從封建的傳統道德規範和才能智謀兩方面對姜維進行了否定。

陳壽在《三國志·姜維傳》中頗有貶低姜維的一面,認為姜維的降魏行為是氣節不高。

陳壽評價姜維是自不量力,九伐中原是以卵碰石,陳壽這樣評價說:“姜維略有文武才能,立志建立功名,然而他輕視部眾濫用武力,明察覺斷並不周密,最終導致身亡。《老子》中有這樣的話:“治理大國如同烹煮小魚”,何況對於小小的一隅之地,怎麼能多次擾動呢?

小說家羅貫中寫《三國演義》中姜維的素材,主要源於陳壽的《三國志》及裴松之注。

而羅貫中基於“擁劉反曹”的寫作立場,姜維是他要肯定讚揚的物件。

面對史家們這麼多的貶責,羅貫中儘量發揮,把姜維主動投降諸葛亮,改成戰地迫降。

小說虛構了諸葛亮一伐中原,兵圍天水時,姜維識破諸葛的調虎離山之計,又打敗常勝將軍趙子龍,引起諸葛的驚歎和下決心收伏他。

讓諸葛設下如《水滸傳》中梁山收伏秦明的離間計,使姜維歸冀不納,奔天水,又被視作反賊而亂箭射回,進退失據,途中又為諸葛、關平包圍,終於“下馬而降”。

這樣,在羅貫中的筆下,儘量擴大姜維降蜀時的婆不得已的客觀因素,和姜維對諸葛亮的才能及知遇之恩心服的主觀因素,從而使“違君拘利、加害舊邦”的指責失去接納的基礎,姜維的降蜀行為也得到人們的心理認可。

而對於姜維後來又降魏的行為,羅貫中虛構了姜維利用智謀離間鍾會和鄧艾,並私獻給鍾會蜀國山川,以助鍾會反叛稱霸的野心,又以“君疑臣必死”的話語來激鍾會叛亂等情節,攻破了孫盛指責的“敗不死難”及眾人所議的“投厝無所”,並且突出了姜維忠蜀復蜀的苦心和忠貞。

他被批判為“玩眾黷旅”的罪人

姜維九伐中原,敗多勝少,而且沒有明顯的功績。

有人認為,姜維對蜀漢事業雖然忠貞,他“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敬業精神雖然可歌可泣,但是他不顧當時蜀國的國情民怨,屢屢伐魏,使“兩川生靈,大罹兵戈,勞民傷財,損兵折將”,正是姜維的過,才加速了蜀漢滅亡。

又說,姜維對當時天下的形勢,缺乏正確的分析,不能擺正“振興國力”和“恢復中原”的關係,一味強調“效丞相之志”。

因此陳壽批判姜維是“立志功名而玩眾黷旅”。

之後的很多史家,以及很多歷史研究者,在陳壽對姜維伐魏行為定論的基礎上,展開了很多的批判,大意是說:姜維的伐魏,是自視“深得武侯傳授”,以“恢復中原,復興漢室”的幌子,其實是為了成就自己大英雄之名。

又說:姜維“抗天命,盡人事”,把數以萬計的生靈,拖入“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的征戰之中。姜維“暴虎瘋河,死而不悔”,但也只是匹夫之勇,不能稱之為英雄。

這麼多口誅筆伐,穿越一千多年,猶在耳畔,

如果被姜維聽到的話,估計會淚流滿面。

戰不得已,姜維的心事誰人知?

中國近代著名史學家呂思勉在《三國史話》中一針見血的指出,“從魏齊王芳之立,蜀漢若要北伐,其機會斷在此間,而其機會又是愈早愈妙,因為愈早該魏國的政局愈不安定。然此中強半時間都在蔣琬、費禕秉政之日,到姜維掌握兵權,已經失之太晚了。

所以把蜀漢的滅亡,歸咎到姜維,實在是冤枉的。

諸葛亮死後,蜀漢的軍政大權在很長時間內都掌握在蔣琬、費禕手中,姜維每次要舉兵北伐,費禕常予以掣肘,給他的兵不過萬人。而且還要被費禕譏諷說:“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

好不容易把費禕熬死了,

姜維真正掌握了大權,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時,魏、蜀的力量由於此消彼長,早已物是人非,歷史留給姜維的舞臺已經是非常狹小。

羅貫中寫姜維,一個獨行者的心靈救贖

諸葛亮之後,姜維不得不面對蜀主昏庸上下離心的這一現實,而當時的曹魏人才濟濟,國力又大大強於蜀國,他們要組織兵力征蜀並不是難事。

正是姜維的主動出擊,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屢次破壞了強魏的伐蜀的軍事計劃,使曹魏幾乎無法實行真正意義上的集中兵力全力攻蜀,使蜀漢政權得以存在多年。

而且北伐也起到了練兵的作用,如果一味地進行所謂的休養生息。那麼軍隊就會缺乏實戰經驗,而且蜀國人也會出現不思進取的情緒。一旦敵人來犯,蜀漢必亡。

再者,姜維屢次北伐,也是為了避免兵權落入奸佞之手,導致蜀漢滅亡的更快。歷史證明,最終司馬昭派鍾會、鄧艾大軍出兵滅蜀,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看到蜀漢君臣失和,奸臣把持朝政,姜維被迫屯田沓中,無法再用兵於魏。

由此可見,

被陳壽批判為“玩眾黷旅”的姜維北伐,實則是最好的上兵伐謀之道。

姜維之所以屢遭非議,皆因他本非蜀國人,託身蜀國,而連年征戰,沒有建立什麼明顯的功績。要把姜維當做蜀國滅亡的罪人,確實是太過了。

這極易讓人想起岳飛的《小重山》: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姜維自第九十二回“趙子龍力斬五將,諸葛亮智取三城”閃亮登場,到戰死於第一百一十九回“假投降巧計成虛話,再受禪依樣畫葫蘆”,姜維這個悲劇英雄人物整整佔了27回。

而姜維一死,僅僅一回,這部偉大的著作便匆匆收筆。為何?因為自姜維之後,再也沒有峻嶺,沒有高峰。

一個人生命的結束標誌著一部偉大作品的結束,這個人就是姜維;一個人生命的結束標誌著一個英雄時代的結束,這個人也是姜維!

羅貫中寫姜維,是自我的心靈救贖

羅貫中所處的元末明初,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群雄割據,人民流離失所。羅貫中希望結束動盪造成的悲慘局面,渴望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因此,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更多的是傾注了自己追慕仁君賢相的儒家政治理想。

羅貫中在小說中著力刻畫的諸葛亮的形象,實際上是寓含了作者本人作為儒家知識分子最嚮往的對道德人格的價值追求。

姜維的出現正是西蜀元氣大傷,三國歸晉日子不遠的時候,諸葛亮時代所有的蓬勃進取、君賢人和的氣象已轉化成苟且偷安、君庸臣懦、宦官為禍的局面,這與羅貫中生活後期的背景極為相似。

可以說,

從諸葛亮典型轉到姜維典型刻畫的過程,其實就是羅貫中從理想世界走向現實社會的過程。

在羅貫中的這部偉大作品中,他要分別對姜維“不忠、不義、不節” 氣節問題和事主精神進行合理闡釋;還要對陳壽、孫盛等史家,對 “姜維疲民以逞、玩眾黷旅”的論調進行否決;更要對姜維“不智不勇、身死宗滅”說法的予以回擊。

在羅貫中的筆下,

姜維是諸葛亮“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典型精神的延續者,以及羅貫中現實背景下理想道德人格規範的體現者。

姜維繼承了諸葛亮的道德人格,上報聖主之恩,下繼武侯之志忍辱負重,忠心報國。姜維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是儒家肯定自我價值的一種表現。

如果說諸葛亮代表著君賢臣良、內外統一環境理想下的儒家知識分子自由的發展,那麼姜維則屬於鬱郁不得志的在小人當道、社會動亂的現實環境中苦苦掙扎、尋求價值的殉道者。

他正是羅貫中自己在現實中的投影。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這部偉大小說的後半部分,沒有放手去鋪寫曹魏滅蜀的歷史流程,而是把情感潑灑到姜維的悲劇過程上,從而揭示姜維內優外患的現實背景以及逆天行事的崇高。

即使寫到姜維身死,也虛構了當姜維策反成功後,想殺諸將盡坑魏兵時,卻突然心疼的場面,其仰夭大叫:“吾計不成乃天命也”。這正是作者羅貫中無法逃避結局卻又不甘心的長嘆。

姜維的命運,有羅貫中同病相憐的感觸,透過姜維這一孤獨的英雄,更能透視出自己是一個孤獨的前行者。

羅貫中寫姜維,實質就是一個獨行者的心靈救贖。

青風若凡

青風有情鑑明月,若凡碧落散雲煙。用文字述說歷史與流年的記憶,寫我們想寫,說我們想說,用真情擁抱這個世界。公眾號:青風若凡(ID:qfrf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