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不是天才,它只是一種病

上個世紀中期,自閉症經常被當做一種妖魔化的東西去看待,實際上對所有的不能完全認知的心理疾病都是如此。人們不僅妖魔化自閉症患者,甚至對患兒父母也不放過,比如“

冰箱媽媽

”理論。該理論認為,兒童之所以患有自閉症,是因為在教育孩子時母親的冷漠。這種理論長期影響著大眾對自閉症的認識,混淆人們的視線,將自閉症罪惡的矛頭指向了患兒的母親,導致當時很多自閉症孩子的媽媽自殺。

自閉症不是天才,它只是一種病

雖然冰箱媽媽理論早已被推翻,但是人們對於自閉症仍有些誤解。現在,自閉症去除了妖魔化,卻轉向了另一個極端。“另一個星球的孩子”、“天才”、“來自星星的孩子”……因為一些電視劇、電影的影響,人們現在開始浪漫化自閉症。

自閉症不是天才,它只是一種病

不可否認,自閉症患者中的確有像《雨人》描寫的那樣,具有超強記憶力和計算能力的“

高功能自閉症

”。然而我們的認知不能由此固定下來,單方面的認為自閉症患者都具備某種超人的天賦,對其他不具備這種天賦的患者而言是一種不公平,也會讓這種誤解越來越多。

自閉症有多普遍?

據美國精神醫學會調查顯示,世界上每一萬人裡面就有2個自閉症患者,全球平均每二十分鐘就有一名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到目前為止,全球大約有3500萬人患有自閉症。

自閉症患者是什麼樣子的?

自閉症主要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又稱“孤獨症”。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自閉症患者在社會交往方面存在嚴重的缺陷,他們的行為方式、興趣活動單一、刻板、固執,具有重複性。此外還患有不同程度上的語言交流障礙。

自閉症不是天才,它只是一種病

自閉症患者患有

社會交流障礙

。一位輕度自閉症患者曾表達過自己的感受:“其他的人似乎有一種特殊能力去讀懂別人的想法”。自閉症患者常常缺乏依存關係,不能與其他人建立夥伴關係,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理解正常人的社交,對他人的情緒缺乏反應,無法理解別人的喜怒哀樂。

自閉症患者本能地牴觸與人交流,也無法用正常的方式對別人的行為做出迴應。比如我見過一個患兒經常自己一個人待著,如果你嘗試親近他,他就會用尖叫與毆打表示抗壓。他跟別人打招呼的方式不是抱住別人,就是將別人拉過來,然而吸引到別人注意之後就沒有後續動作了,似乎打招呼只是一個動作,而無明確的目的。

自閉症不是天才,它只是一種病

自閉症患者

缺乏語言表達能力

。他們的語言發展異常,幾乎不能表達出自己的意思。患者常常模仿聽到的話,但也僅僅是模仿而已,他們自己也無法理解其中的含義。即使是一些具備簡單學習能力的患者,認識很多字,但是要讓他用這些字組成一句話,卻不明所以,有時候我們只能從混亂的語序中,簡單地明白他說了什麼。

自閉症不是天才,它只是一種病

自閉症患者的

行為、興趣單一刻板

。自閉症患者的行為過於刻板,他們每天都會做同樣的事情,他們每天要吃同樣的食物,走同樣的路線,玩同樣的玩具。如果某天有變動,就會表現出強烈的焦慮反應,尖叫、毆打、破壞,甚至自殘。

小部分患者會顯露出驚人的機械記憶力,我們可能都看過這樣的新聞,某個自閉症患者只要看一遍就能記住詞典上的內容。但可悲的是,他們也僅限於記住而已,他們自己可能都無法裡面記住的東西是什麼。

自閉症不是天才,它只是一種病

自閉症患者就像是一隻繭中蝴蝶,厚厚的繭將他與現實相隔兩岸,他無法讀懂別人的表情,也無法表達自己的感情,或許曾經嘗試過與別人“溝通”,但是對方常常因他怪異的行為退避三尺。或許自己一個人也很快樂,至少從外表看上去是這樣的。

人群中大約有1%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自閉症,這些人在社交上遇到的障礙

不是因為他們以自我文中心、缺乏同理心,而是因為他們無法承受來自四面八方大量的資訊

。自閉症並不是認知缺陷,而是異於常人的認知方式;自閉症患者不是學得太慢了,而是學得太快了;自閉症患者不是對他人無動於衷,而是被別人真真假假的情感壓垮了。

自閉症不是天才,它只是一種病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無法準確地找到自閉症的根源在哪裡,因此也沒有一種藥物或療法可以完全治癒自閉症,但我們或許可以用一絲包容來彌補他們缺失的情感,改變社會上的誤解與歧視,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