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論語》10句經典名句,值得細品背誦!

孔子一直被尊奉為聖人,是千百年來無數讀書人膜拜的偶像。

孔子教授學生,既重視道德培養,也重視知識的學習,擁有一套完整的教學理論。

孔子自“三十而立”開始教導弟子,到73歲患病離世,教育生涯長達43年,其間教授弟子三千,其中賢者72人。

孔子收弟子“有教無類”,既有貴族子弟,也有窮苦人家的孩子。透過孔子“因材施教”的培養,很多出身貧賤的弟子也得到了成才機會,他們有的步入仕途開始做官,有的成為學問大家,有的則像孔子一樣,成為悉心教書育人的老師。

孔子《論語》10句經典名句,值得細品背誦!

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孔子的教育思想、言論記錄整理形成《論語》一書,直到今天,這部典籍中的句子對我們的學習、為人處世仍然具有極強的指導作用。

一、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出自《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好多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的優點去學習,對於他的缺點,要及時反觀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樣的問題,如果有的話就要及時改正。

孔子這句話充分體現了他虛心好學、自覺提高個人修養的精神,千百年來一直倍受推崇。

孔子認為,古之聖人所講的道,就存在於人們之間,賢人認識它博大的方面,普通人認識它微小的方面,所以任何人身上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他也總是隨時隨地向所有人學習,真正做到了“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論語》10句經典名句,值得細品背誦!

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句話論述學習與思考的關係:只是一味讀書而不加以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如果只是一味空想卻不去紮實地學習,就會導致自己精神疲倦而無所得。所以學習必須要和思考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學到真知。

推而廣之,這句話也可以用來表述學習與實踐的關係,學而能用,結合實踐去學習應用,才能掌握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真學問。

除了論述學習的言論之外,《論語》中關於做事也有不少精闢言論:

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論語·衛靈公》: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要做好工作,首先必須要使工具鋒利。住在這個國家,就要尊奉賢者,與仁厚之人交朋友。

也可以引申為在做事情之前,先把準備工作做好。

孔子《論語》10句經典名句,值得細品背誦!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無論是出自大眾的民間語言,還是聖人的至理名言,在指導實踐方面是一致的。

四、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對於那些已成定局的事情不必再說,已經接近完結的事情不必再匡正,過去的錯誤不必再追究。

有多少人因為糾結過去而讓自己處於煩惱之中?如果能有孔子所說的這種處事智慧,那就會輕鬆快樂許多。

五、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沒有在那個職位上,就不要去考慮那個職位上的事情。

簡單直白的道理,主張人們各司其職,安分守己,不越權,不違禮。

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出自《論語·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貢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他問孔子:“有什麼話可以終身奉行嗎?”

孔子說:“那就應該是寬恕了。自己不想要的、不想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強加到別人身上。”

孔子《論語》10句經典名句,值得細品背誦!

這是我們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任何事情強加給別人,只會引起對方的反感、不快,容易引起衝突或者爭端。

七、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一個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患。

八、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遇到困難時,具有君子品格的人會先想辦法自己解決,不具備君子品行的人,則會求助於別人。

引申開來,也可以理解為:君子嚴格要求自己,小人則千方百計地去苛求別人。

一個人想要改變自己尚且困難,又怎麼有能力去改變別人呢?所以總是去苛求別人,所得到的無非是自尋煩惱。

孔子《論語》10句經典名句,值得細品背誦!

九、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凡事不要求快,不要貪求小利,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十、與人交,推其長者,諱其短者,故能久也。

和別人相處,要多看、推重別人的長處,不要總是看人家的缺點,這樣交往才能夠長久。

如此樸素而又真切的道理,足見《論語》著作雖然年代久遠,頗為古老,可是其中的每一句話到今天仍然具有很強的指導實踐的作用。

正所謂“開卷有益”,這樣的經典著作,無論我們什麼時候開啟閱讀,都會受益匪淺。

現代著名語言學家楊伯峻所著的《論語譯註》,是享有盛譽的《論語》讀本,列入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首屆向全國推薦的傳統文化普及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