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認識自己的家鄉和文化:“有根”的鄉土課

讓孩子認識自己的家鄉和文化:“有根”的鄉土課

吉首市馬頸坳鎮團結小學“苗服創造營”鄉土課成果展示活動上,同學們穿著自己繪製的苗服走秀。

讓孩子認識自己的家鄉和文化:“有根”的鄉土課

師生觀眾投票支援喜愛的苗服設計。

讓孩子認識自己的家鄉和文化:“有根”的鄉土課

苗服設計稿和手工銀飾作品展覽受到學生關注。受訪者供圖

對湖南省吉首市馬頸坳鎮團結小學的學生而言,穿著自己精心繪製的苗服,向全校師生介紹設計理念,是一種獨特的體驗。

在去年年底學校舉行的“苗服創造營”鄉土課成果展示活動上,梁興開指著苗服上的一處花紋說,“這個是我仿照老師的圖畫的。”接著他又向大家展示苗服左肩位置的圖案,“這個是我自己想出來的。”

另一名學生石志韓講完作品的設計理念後,不忘為自己拉票:“如果你覺得我畫得好的話,給我投一票吧!”現場頓時掌聲一片。

最終,由師生觀眾現場投票選出了4名最佳苗服設計師、12名優秀苗服設計師、10名最佳銀飾設計師、10份最佳苗服設計稿。這些“參賽”學生還伴隨音樂,來了一場“酷炫”的苗服走秀。

“有一種自家娃成氣候的成就感。”六年級語文教師張輝由衷地說。她和另一位青年教師陳雪芳,執教校本鄉土課。她們希望透過這種充滿趣味的教學模式,帶給學生“有根”的課堂,讓孩子們真正認識自己的家鄉和文化。

新課程,“新”師生

“鄉土課是什麼?”這是陳雪芳在第一節“先導課”上與學生討論的“關鍵題”。同學們的答案五花八門,有學生覺得這是關於鄉村生活的課,還有的認為這門課主要“講一些傳統”。

2021年秋季學期,張輝、陳雪芳帶領團結小學五、六年級兩個班的學生學習了以“湘西苗族服飾”為主題的鄉土課。在她們的課程設計裡,苗服之美不僅與獨特的花紋有關,更蘊含著文化傳承,是“穿在身上的史書”。

事實上,這是語文教師陳雪芳第一次進行校本鄉土課教學,她坦言,“很多文化內容都是我在備課過程中才瞭解的。”她經常向張輝“取經”,張輝此前曾有一學期鄉土課試點的教學經驗,最初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

課堂上,每當同學發言時,大家都約定好一個規則:不評價、不否定、認真聽。“說”在鄉土課上變得尋常且頻繁,同學們因此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正向反饋也越來越多。

在“湘西的歷史分享會”上,張輝鼓勵同學們勇敢地上臺演講。後來,張輝收到一名同學的“悄悄話”:“雖然我彙報時有點結巴,也有點害怕,但我覺得自己還挺厲害的。”

不同於“規規矩矩”的語文課,鄉土課有不少實踐任務需要團隊協作。五年級的同學為小組起了名字,有的組名出自課文《少年中國說》,有的乾脆就是讀音好聽的單字組合。輕鬆的鄉土課氛圍裡,放在語文課上也許不算合格的採訪稿,大夥兒可以各抒己見;一些字寫得不太好看的同學,動手能力很強,專注地用錫紙和鐵絲製作出有想法的苗族銀飾小手工。

陳雪芳在鄉土課上發現同學們有許多令人驚喜的閃光點,“我會從各方面去表揚他們”。而在張輝看來,“透過鄉土課,孩子們有新的視角認識我,也有新的空間讓我發揮,還蠻奇妙的。”

帶著學生認識家鄉

“你對苗服有什麼印象?願意穿來學校嗎?”

對於這兩個問題,同學們將自己的想法匿名寫在小紙條上交給老師。兩位細心的青年教師覺得,採取這種特別的交流方式,能讓同學們從心裡感到安全。

小時候,陳雪芳不願意告訴別人自己是苗族人,也不願意穿苗服,覺得只有老人才穿。到城裡讀書後,她總擔心他人區別對待城鄉的目光,等到解開心結,懂得衡量一個人的價值無關出身時,卻不再是孩子了,“我現在會面帶微笑地告訴別人:我是苗族人,我會講苗語,你想讓我教你說兩句嗎?”接觸鄉土課後,已是家鄉小學教師的她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成長足跡,“我們的孩子,是否也會有這樣的看法?”

對於苗服的印象,不少學生認為“古老”“神秘”“顏色不好看,花紋好看”……兩位教師由此啟發學生觀察身邊的苗服圖案,指導他們透過查詢資料進行“苗服花紋大揭秘”。

對於“揭秘”的答案,也是“開放式”的。張輝理解的鄉土課知識並非應試“知識點”,“我們並不一定要孩子掌握一個正確的答案,或者根本就沒有正確的答案”。

苗服設計環節,同學們的苗服設計稿五彩繽紛,增添了各自喜歡的顏色和“混搭”的花紋寓意。學生石萱的設計理念關於未來:“把這件衣服送給我自己,(希望自己)長大後是個和善、善良的人。”

兩位教師還會引導同學們帶著問題到村裡採訪穿苗服的老人,與他們對話;放學回家,要和家人聊一聊他們眼中的苗服;同學們還會帶著課上畫的苗服給家人看,他們也想知道家人的評價。

“我們希望鄉土課能夠打破學校的‘圍牆’。”在張輝看來,愛家鄉不是口號,而是情感連線。

作為村小裡的班主任,陳雪芳清楚,“我們的留守兒童、單親兒童很多。”而孩子們“跟家人溝通的話題和時間真的很少。”同為班主任的張輝說。

“苗服創造營”鄉土課成果展示活動結束後,兩位教師專門整理了當日的圖文和影片,分享到家長群,家長紛紛點贊、轉發。

一位同學的母親這樣評論:孩子棒棒的。時代在變化,但不要忘了我們民族的文化。

一學期的學習,五年級學生黃玉婷對“鄉土課是什麼”有了嶄新的體會,原來鄉土並不“土”,“我覺得鄉土課是老師帶著我們認識家鄉的課”。

組團

馬頸坳鎮團結小學的三至五年級,已合併到馬頸坳鎮中心完小(以下簡稱“中心校”)。在“2021年湖南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融合創新應用線上集體備課大賽活動”(以下簡稱“集體備課大賽”)中,中心校的教師參賽團隊榮獲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組二等獎。

張輝告訴記者,參加集體備課大賽時,教師們選擇了鄉土課“苗年”主題中關於湘西臘肉的一個課時——《苗年裡最香的味道》,“當時,我們把湘西臘肉以及廣式臘肉實物帶到了課堂”,啟發同學們課後用手機拍攝有關湘西臘肉的推廣影片,讓更多人瞭解湘西的文化風味。

這次集體備課大賽,張輝和陳雪芳是有備而來。此前,她們已經開發出3個主題的鄉土課。在擴充套件校本鄉土課程設計下功夫,形成有關湘西的校本鄉土課程系列是她們的“小目標”。本學期,兩位教師一起開發的“家鄉風俗——湘西苗年和家鄉人物”兩個主題的鄉土課,繼續在中心校進行。

從團結小學轉來的五年級學生,在中心校重新分班,陳雪芳帶中心校五(三)班,教語文課和鄉土課。新班級有幾名上過鄉土課的學生,以及更多從未接觸過鄉土課的同學。

“湘西苗年”主題課程第一節“先導課”上,班上初識鄉土課的同學“有點蒙”。陳雪芳分享了上學期成果展的圖片,“我就跟他們講,我們後面會有很多手工,需要大家動手做一些我們家鄉的東西”。特別是得知每個人都會有彩筆、彩泥、卡紙的工具包,全班一同參與鄉土課活動,同學們掩飾不住興奮。

鄉村教師們質樸的鄉土情懷伴隨著教學落地,而她們探索的過程,並不是“孤軍作戰”。

2021年7月,張輝、陳雪芳參加了東北師範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向榮公益基金會合作開展的暑期教師培訓鄉土課程班。來自湘西的幾位教師在培訓課上展示了苗族服飾鄉土課程設計,獲得了高校學者的肯定。“讓我們更加有信心了!”陳雪芳說。

東北師範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副教授王海英非常關注鄉土課程在鄉村小學生從認知發展到核心素養各方面的推動作用。她認為,對鄉村社會的認同“是在情感連線的基礎上自然而然生長出來的”。

陳雪芳在鄉土課程分享、答疑的“自研團隊”微信群裡,提出過一個自己在教學中的困惑:同學們喜歡有趣的鄉土課,但她擔心課堂變成手工課。王海英這樣為她解答:“手工作為實施鄉土課的載體,可以吸引孩子們的興趣,讓孩子們喜歡上鄉土課。”

陳雪芳說,“形式上不用那麼在意”這句話讓她踏實下來。在王海英看來,“鄉土課與手工課的區別,主要在於教學目標不同”。

同學們在鄉土課、閱讀課上的進步,使張輝對培訓中提及的教師“樂業”感觸頗深,“老師對鄉土的熱情,必然會感染聽課的孩子們”。她覺得這是鄉村教師能夠體會到的充實和幸福。

第一次參與暑期教師培訓後,陳雪芳對實施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躍躍欲試,“帶著學習的成果,我們回家鄉去,建設我們的學校,教育我們的孩子”。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怡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