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告訴我們:所有的去處,都與來路有關(上)

“我們無疑是撕裂的一代。在傳統和現代的撕扯之中進退兩難,卻也註定只能在撕裂中前行,承受撕裂之痛。”

這是一位85後面對城市化滾滾車輪的感嘆。

從村民到市民,從滿心歡喜到緊張、留戀,從角色衝突到心理衝突,這是城市化程序必然面臨的問題。

那麼,何以避免撕裂感,何以解痛?

沉下去,讀一讀社會學大師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鄉土中國》這本書很薄,又很厚重。它只有十四篇經典文章,是費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實地考察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各種模式,寫下的不朽篇章的縮影,是學界公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鄉土中國》告訴我們:所有的去處,都與來路有關(上)

書中文章均寫於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八十年代結集出版後,一版再版,至今依舊是教育部推薦的中學生必讀書目之一,豆瓣評分高達9。2分。可謂經久不衰,頗具穿越時空的力量。

下面我們就從三個方面,去感受這本小書的內在魅力。

01.是一種開放式討論,70多年過去,依舊讓人津津樂道

《鄉土中國》收集的,是費孝通教授在四十年代後期,根據自己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的“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而寫成分期連載的文章。

當時,費教授給大學生們講課,不喜歡用現成的課本。用他自己的話說,“企圖利用和青年學生們的接觸機會,探索一些我自己覺得有意義的課題。那時年輕,有點初生之犢的闖勁,無所顧忌地想開啟一些還沒有闖過的知識領域”。

《鄉土中國》告訴我們:所有的去處,都與來路有關(上)

《鄉土中國》告訴我們:所有的去處,都與來路有關(上)

費教授認為,教師的任務並非是傳授已有的知識(學生們可以自己到書本上去學習),而是應該引導學生向未知的領域進軍。作為教師,就得帶個頭。

他一邊探索一邊講,完全用討論性的語氣,提出的概念也是開放式的,大膽而樸素。

如今讀來,

語言平實,舉例形象,宛如一位和藹的長者在給我們慢慢捋清一串並不易懂的邏輯關係。

《鄉土中國》告訴我們:所有的去處,都與來路有關(上)

《鄉土中國》告訴我們:所有的去處,都與來路有關(上)

遙想當時坐在課堂上聽講的學生,是何其有福!

費教授在此書首印的後記中稱,“只是一段嘗試的記錄罷了。”卻不想,這段記錄,會讓後人品讀數十年。因為,

他在書中提出的社會學本土化、文化自覺的觀點,解釋了國人很多根深蒂固的行為習慣的來處,對於已基本消滅貧困、步入小康社會的當今中國,仍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02.是一種溯源,我們都從鄉土社會走來,帶著禮治社會的印記

中華民族的起源就是一個農業部族,我們五千年的文化都是從土地中一寸一寸長出來的,整個民族的歷史,也都是一個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用鋤頭刨、用汗水澆灌出來的。所以,土地對於中國人來說,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這是我們民族的根。而作為離土地最近的鄉村,也就成為了中國人最初的故鄉。這裡誕生出的社會形態、人際關係、家庭結構、倫理道德,延續至今。

說起來,中國社會的本色就是鄉土。

《鄉土中國》告訴我們:所有的去處,都與來路有關(上)

這種鄉土本色有三個特點:第一與泥土分不開,第二不流動性,第三是熟人社會。

城裡人常說鄉下人“土”,難免有些藐視的意思,但這個“土”字若解釋為泥土,不但確切,而且生動。鄉下人離不開泥土,有賴於泥土的生活才能像植物一樣在一個地方生下根,這些生了根在一個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長的時間中,從容地去摸熟每個人的生活。

於是,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是鄉。

這樣,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中,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一個“面對面的社群”,一個“熟悉”的社會,《論語》中孔子提到的“不亦悅乎”描寫的就是這種熟悉後親密的感覺。

《鄉土中國》告訴我們:所有的去處,都與來路有關(上)

在這樣的社會中,社會成員之間因相互熟悉而產生信任,因此鄉土社會沒有法律,也不需要法律,人們之間的信任也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當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說著不同的話來解釋“孝”的意義時,已經顯現出鄉土社會的特性了。什麼是孝?孔子列舉具體的行為,因人而異地答覆了他的學生,最後甚至歸結到“心安”二字。

《鄉土中國》告訴我們:所有的去處,都與來路有關(上)

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觸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後去承他們的喜歡,做到自己心安。這是鄉土社會中人和人相處最基本的辦法,在陌生人面前是無法應用的。

因為都是熟人,也帶來了許多弊端。比如,只會講人情,攀關係,沒有邊界感,甚至出現人情大於法的情況。有些人嘲笑,那是一種不講道理、不夠公平、不講規則,甚至有些愚昧的習慣。

客觀地講,當下社會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痕跡?

鄉土本色造就了中國傳統社會中人的獨特個性——“私”。比如“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語,其實是許多人都不否認的信條。

在此基礎上,建構了鄉土社會的獨特人際關係——“差序格局”。就像“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絡。

以家庭為例,在周圍畫個圈,圈子裡是“街坊”。喜事要請酒,喪事要相互幫忙。這種差序格局具有一種伸縮能力, 大小取決於那個中心的勢力如何。窮人家的街坊可能只有兩三家,有勢力的人家街坊卻遍及全村。

《鄉土中國》告訴我們:所有的去處,都與來路有關(上)

親屬圈子也是如此,賈家的大觀園裡,住著姑表親林黛玉,也住著姨表親薛寶釵,後來就更多了,寶琴、岫煙等,全都包容得下。後來,勢力一變,就樹倒猢猻散,縮成了一小團……國人對世態炎涼特別有感觸,正因為這種社會圈子會因中心勢力的變化而大小。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紋波浪向外擴張的“推”字。他先承認一個推己及人的己字,主張克己復禮,然後順著同心圓的倫常,從己到家,由家到國,由國到天下。

因為鄉土社會的基層結構,是由“一根根私人聯絡所構成的網路”,所以,其秩序的維持,既不靠人治也不靠法治,而是靠禮治。

這並不是說“無法無天”或“無需規律”,也不是老子心中嚮往的雞犬相聞、不相往來的理想社會,也不是文質彬彬如《鏡花緣》中描繪的君子國一般的社會。這裡的“禮”是社會公認的對的行為規範。

與法律不同的是,它不需要有形的權力機構來維持,只是一種傳統,一種文化,是人們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人們服從這種“禮”是主動自願的。

所以,鄉土社會的 “無為”而治、長老統治得以穩固,並且成為鄉土社會的基礎。

(未完待續)

鄉土中國·鄉土重建

費孝通

文學藝術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