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會文化盛宴調查:貪大求全不可取 有所作為仍可期

沒落與重生:晚會文化盛宴調查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增強群眾幸福感的重要內容。

晚會文化盛宴調查:貪大求全不可取 有所作為仍可期

資料圖:2017年央視春晚桂林分會場。中新社記者 唐夢憲 攝

春節到來,舉國歡慶。從20世紀80年代的簡樸舞臺,到如今備受關注的文化景觀,由央視春晚引領的晚會文化近年來已衍變出各種形式,它滿足著普通百姓的文化需求,更折射著中國社會文化生活的變遷。

晚會文化歷經30多年,發展至今有何特點?還存在哪些問題?進入新時代,晚會文化如何滿足百姓更多的文化需求?如何釋放更多的文化創意?這些都需要我們去深入思考、求解。

晚會之韻:方寸小舞臺,家國大變化

——沒落與重生:晚會文化盛宴調查之一

半月談記者 孫曉輝 閆祥嶺 蕭海川

自1983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誕生至今已有30多年,電視晚會經歷了從央視“一枝獨秀”到各大衛視“百花爭豔”,從舞臺春晚到網路春晚,內容和形式逐漸升華。

近年來,晚會文化已衍變出各種形式,如跨年晚會、公益晚會、競賽晚會等。無論如何變化,歷經時間積澱的晚會文化仍是審視文藝如何與人文傳統和時代價值相契合的範本,更是中國社會文化生活變遷的縮影。

從“一枝獨秀”到“百花爭豔”

1983年,為適應改革開放的形勢和文化領域呈現的活躍氛圍,年近半百的導演黃一鶴,決定將春節聯歡晚會的播出方式,從節目錄播改為中央電視臺現場直播。央視春晚直播一經推出,令國人耳目一新,受到普遍歡迎和稱讚。從此,中國老百姓每年的除夕夜就多了一道視聽盛宴,春晚開始像年夜飯一樣,成為百姓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

“央視春晚的出現,為農曆新年這個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日注入了新的民俗元素和時代感。”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說,央視春晚開創了晚會節目的先河,更引發了中國傳媒表達內容和表達方式等方面的重大變革。

春晚的成功不僅牢固確立了自身的地位,而且在中央電視臺衍生出一系列類似或相關的節目,如元旦晚會、元宵晚會、中秋晚會、春節戲曲晚會、春節相聲小品晚會和我要上春晚等。

比如創辦於1985年的中央電視臺元宵晚會,就被看作是春晚的延續。對很多觀眾來說,從春晚開播到元宵晚會結束,才是中國農曆新年在電視上呈現出的完整過程。

央視春晚誕生之後,許多地方電視臺也開始了春節晚會的製作。1988年除夕,上海、香港、內蒙古三地聯合制作了“三星拱照賀新春”滬港蒙春節晚會,以其獨特的風土人情和秀美場景令觀眾大飽眼福。

“地方春節聯歡晚會成了當地觀眾的‘精神年夜飯’,中國電視文藝晚會也拉開大發展的序幕,初步形成‘百花爭豔’之勢。”浙江傳媒學院教授袁靖華說。

進入21世紀,受網際網路快速發展、觀眾需求日益多元化等因素影響,各類晚會的形式、載體、內容等又發生了巨大變化,更加多元化、精細化的傳播格局開始形成。

湖南衛視2005年首次推出了由眾多歌手獻唱的“跨年演唱會”,這種以演唱會慶祝元旦的方式得到觀眾高度認可,收視率高居同時段節目首位。

作為曾經“一枝獨秀”的中央電視臺,2011年也順應網際網路發展趨勢,舉辦了首屆網路春晚:由草根創作的反映百姓心聲的原創節目,被原汁原味地搬上了舞臺,現場觀眾和全球華人透過網路影片連線、微博牆、九宮格日記等時尚、新穎的方式,實現了現場互動。

黑科技和知識跨年成趨勢

順應時代發展、不斷創新形式和內容,滿足觀眾需求,是每一臺晚會努力實現的目標。

山東大學新聞學研究所所長唐錫光表示,30多年來,晚會的形式和內容經歷了從“娛樂至上”到注重融藝術性、觀賞性、思想性於一體。

經歷了上世紀80年代大眾娛樂文化的萌發,在各大衛視比拼收視率的背景下,晚會進入了一個比拼人氣明星、炫目舞美的階段。

近年來,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東方衛視等動用各類“黑科技”打造的舞臺讓人印象深刻。舞臺構型或是四面通透、或是360度全景巨型圓臺,輔以地屏LED、實時追蹤技術、AR技術、全息投影技術等,為觀眾帶來風格迥異的視聽體驗。

發展到今年,中央電視臺和各大衛視舉辦的跨年晚會,則呈現出“知識跨年”“文化跨年”的新特色。

央視跨年主打家國情懷牌——“清流晚會,有態度有風範”;四川衛視則將晚會搬到了澳門,兩地聯動傳播非遺文化;浙江衛視的“2018思想跨年盛典”,廣東衛視的財經盛會以及深圳衛視的羅振宇知識跨年演講則代表了“知識跨年”的新趨勢。

“電視媒介作為創新消耗很快的媒介平臺,如何讓觀眾保持新鮮感一直是難題。”南開大學文學院傳播學系系主任陳鵬認為,“知識跨年”客觀反映出中國社會對文化、思想的迫切需求,而各大衛視想要留住觀眾,就必須不斷創新形式,滿足觀眾的需求。“知識跨年”晚會,正是兩者在螢幕上的結合。

“狂歡和娛樂固然重要,但更有價值和內涵的理性思考也逐漸成為很多人的需求。”袁靖華說,正是在這樣背景下,傳統的跨年晚會正在悄然發生著轉變。在歡樂祥和的主基調中,知識性、文化性、差異化的特點越來越顯現。

晚會小舞臺,中國大變化

一臺晚會是濃縮了社會變遷的大舞臺。祖國的發展、習俗的變遷、家庭的憂樂、人們的觀念,都能在變化中的晚會上找到縮影,可謂是“晚會小舞臺,中國大變化”。

民俗學家宋艾君認為,從晚會的場景、演員的服飾、節目的形式,各類晚會無不生動形象地反映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變遷。

透過30多年來央視春晚的節目單,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20世紀80年代的節目內容以主旋律的“歌”為主,形式上以“個唱”為主,它承載著改革開放初期思想的啟蒙,以及“我要歌唱”的內心喜悅,當年李谷一的《鄉戀》、費翔的《故鄉的雲》均強烈衝擊著國人心靈。

進入21世紀,隨著綜合國力日益強大,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有線電視、網際網路等迅速普及,除了春晚等傳統形式,從央視的同一首歌、星光大道到地方衛視的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等,晚會類娛樂節目層出不窮,大眾娛樂的方式、方法日益增多。

晚會作為形象化的綜合載體,30多年來的舞臺變遷也同樣充滿了時代印記。從最初簡樸甚至略顯簡陋的燈光、音響、舞美設計、佈景、服裝到如今絢麗耀眼、科技感十足、具有濃厚現代氣息的視覺效果,顯示著觀眾審美水準的不斷提高,更彰顯了中國文藝舞臺的日益繁榮。

“晚會是一面折射社會變遷的鏡子。”王忠武說,從節目內容的多樣化、人們選擇的多元化、欣賞口味的層次化、品評晚會的大眾化上,反映的是國人審美價值取向的多元化、需求的分層化、選擇的多樣化。

專家認為,晚會所走過的30多年,正是我國改革開放逐步深入,經濟體制、社會結構不斷調整的30多年,也是我國社會文化走向多樣化的過程。晚會主題、形式的變化,體現的是我國社會文化的變遷。

晚會之憂:千金散去,似是故人重來

——沒落與重生:晚會文化盛宴調查之二

半月談記者 蕭海川 閆祥嶺 孫曉輝

逢年過節的晚會,早已成為百姓日常文化生活的“招牌菜”。從春節聯歡晚會到跨年演唱會,晚會形式愈發多元;從電視螢幕到手機移動端,看晚會的“姿勢”更加多樣。

蓬勃而興的晚會演出市場背後,卻隱含著成本投資水漲船高、商業化植入無孔不入、套路連連創新匱乏等窘境。這些都將成為晚會文化可持續發展的絆腳石。

一場文娛狂歡,一場“燒錢大賽”

一場跨年演唱會,就是一場時代流行元素的文娛狂歡。

——以炫目舞美驚豔觀眾。追求十足的科技感、動用各類黑科技成為主創團隊先聲奪人的殺手鐧。

——以人氣明星取悅觀眾。縱覽多場跨年演唱會,依託自身綜藝節目的品牌號召力與渠道推廣實力,進而招攬老牌知名藝人、高人氣演藝新星,已成為填充晚會主體框架的主要途徑。

——以多屏互動維繫觀眾。半月談記者注意到,多家衛視的跨年演唱會都有意推廣自辦的移動端APP。在演出串場環節,展示觀眾上傳分享的影片片段也成為聚攏人氣的新手段。

一臺晚會,成本幾何?炫目舞美、耀眼明星、全網互動的背後,是令人咋舌的資金投入。一臺晚會的成本,早已進入以千萬元衡量的階段。部分地方衛視甚至將成本推過億元門檻。

“現在年輕人喜歡看這類的晚會,因為晚會呈現的手段與內容都比較‘生猛’。”浙江傳媒學院教授袁靖華認為,晚會特別是跨年演唱會,是一個商業化的演出平臺。商業化的背後,意味著激烈的市場競爭。

“晚會演出市場,已呈現出‘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馬太效應。” 眾行傳播首席策略官趙暉對半月談記者表示,晚會之間的競爭像“拼裝備”。邀請的明星一個比一個大牌,國內的請遍了就請國外的。“一個難以拒絕的出場價”,成為廣邀明星的不二法門。長此以往,中小平臺就完全喪失了競爭能力。

從結構到節目,套路連著套路

無論是跨年演唱會,還是地方春晚,外表再絢麗奪目卻總有幾分熟悉的味道。面對高昂的成本投入,沿襲以往成功經驗、借廣告商分攤資金風險,無疑是最穩妥的路線。但衍生的“千臺一面”“過度商業植入”等現象,也令晚會魅力打了折扣。

晚會結構似曾相識,模仿痕跡嚴重。以外部華麗動畫為引子,然後轉入演播大廳,再以大型歌舞節目承接開場。之後便是歌曲、舞蹈、語言類節目穿插其中,最後以大型歌舞節目收束全場。這樣的結構佈局四平八穩、無可指責,可對觀眾來說都是套路。

節目細節也不乏雷同之處。為彰顯地域特色,地方春晚多用地方戲曲替換京劇、語言類節目則用地方方言演繹。表現宏大主題時,都習慣邀請奧運冠軍、航天員等功勳人物,在晚會現場陳述表態。有的節目陣勢雖大,但主題卻遊離於春節之外,蛻變成受邀明星的集中展示。部分演藝明星在多臺地方春晚登場,表演內容都基本一致。

跨年演唱會作為純商業化演出,廣告植入的多與密並不令人意外。但在各類春晚舞臺,觀眾對廣告植入的容忍度並不高。半月談記者注意到,部分地方春晚主持人口播的商業品牌可多達五六個。有的廣告品牌被有意在鏡頭中反覆閃現。還有的則被納入節目中,成為獨唱歌詞、臺詞指令碼的一部分。

袁靖華認為,地方衛視開始自辦春晚後,表面上仍是唱歌跳舞、歡樂祥和的晚會模樣,實際上已是非常商業化的平臺。地方衛視透過這一平臺,將自身品牌塑造、廣告合作商、渠道夥伴等加以整合,辦晚會成了一個媒體傳播資源盤整的過程。

講創新、謀特色,說易行難

以高投入謀求高回報,如同激素,一時有用但不會屢屢奏效。從晚會到綜藝節目,中國電視人都面臨著相似的問題——創新乏力。這種乏力,體現在內容、模式、人才等多方面,奢侈化、商業化、同質化是它的外在表現。

南開大學文學院傳播學系系主任陳鵬說,電視晚會正處於過去30多年來的第二個低潮期。前期大部分有趣的形式已被嘗試一空,國外熱門節目模式大多也被學習模仿,觀眾對晚會形式創新的新鮮感明顯下降。創新的週期性、時間性與需求的規模性、迫切性,成為電視晚會亟須破解的一對矛盾。

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對半月談記者表示,創新並不容易。公眾對晚會的需求,既是穩定的又是變化的。兩者之間很難平衡,晚會主創團隊都在徘徊中摸索。改革的步子邁大了,觀眾不接受;不邁步,觀眾又不滿意。“根本的原因,是時代與以往不同。晚會的功能與以往不同,影響力和輻射力更趨於平穩。”張頤武說。

專家認為,一些地方頻道有更多商業外的考量,有時是不得不做一臺晚會。但應當跳出以往貪大求全、面面俱到的模式框架,變得更有特色。

晚會之望:守正出奇 百花齊放

——沒落與重生:晚會文化盛宴調查之三

半月談記者 閆祥嶺 蕭海川 孫曉輝

富有時代特色、深具儀式感的晚會,在主體觀眾審美需求日益提升、群眾文化生活不斷豐富的今天,面對著越來越多的衝擊和壓力。當前,晚會文化雖偶有創新,但整體已經步入低潮。

業內人士認為,從調整功能定位、注重本地化、加強跨界創新等角度著手,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不斷增強吸引力和影響力,助推晚會文化走進新時代,最終更好地滿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

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一些晚會揹負了太重的包袱,給人一種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感覺。”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說,在新時代各種要素影響下,晚會製作方、觀眾以及社會輿論都要放鬆些。

相較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前我國群眾文娛生活的豐富性、多樣性,大眾文化的成熟度,都提高了很多,對晚會的要求自然提高。如今,觀眾們透過電視、網路等多種途徑,不僅能夠欣賞到傳統的晚會,還能看到大量引進的綜藝節目,加上如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等極具特色的創新型節目,都讓傳統晚會面臨與日俱增的壓力。

業內人士認為,一直附加在晚會尤其是春晚上諸多的社會功能,隨著時代發展已經呈現明顯的分散化狀態。這種伴隨新時代而來的新形勢,客觀上給各方提供了放鬆的空間。對此,社會公眾要有清晰的認識,主辦方、主創團隊不必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夠滿足所有觀眾的需求,觀眾對各類晚會的期待也不必特別高,相互之間要有適當的寬鬆度。

山東大學新聞學研究所所長唐錫光認為,與國外各類狂歡節等慶典相比,國內晚會所要表達的核心文化訴求比較龐雜,“這種訴求應當單一而穩定、清晰而簡單,而不是一個容納各種訴求的筐”。

“如果定位為給觀眾最大的滿足,就很難實現。”張頤武說,能夠做到襯托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成為家庭溫馨的背景色彩,並讓人感覺很愉悅,這就基本達到了舉辦一場晚會的目的,如果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傳播核心價值觀和社會正能量,那麼就是非常成功的,“我覺得‘放下’是比較重要的,不能太較勁”。

貪大求全不可取,有所作為仍可期

部分觀察者認為,大而全的晚會只有極少數具備實力的主體能夠舉辦。如果單純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地方電視臺沒有必要刻意辦大晚會、辦大綜藝,應調動有限的資源面對本地市場,努力用小成本形成影響力。

“地方辦晚會一定要更加本地化。”眾行傳播首席策略官趙暉說,比如舉辦面向本地少年兒童的晚會,自然有利於地方臺增強在當地家長、學校、孩子中的影響力;還可以辦讓各行各業勞動者展示自己絕活的晚會,自然能夠提升在當地群眾中的收視率。

近年來不少地方晚會適當增加了本地戲曲節目的比重,在中老年觀眾中形成不錯的影響。研究者認為,針對本地特定人群,推出具有創意的晚會節目,對一些地方臺來說是可行之道,但是切勿貪大求全。“抓住自己的特點,還是能夠有所作為的。”張頤武說。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電視綜藝節目中近年來再發新芽:去年歲末,國家寶藏以“紀錄式綜藝”的呈現手段,讓“國寶”文物“活起來”;中國成語大會和中國詩詞大會等帶動了漢字熱、成語熱、戲曲熱、民歌熱;插上“共享經濟”“體驗經濟”的翅膀,剪紙、篆刻、青瓷燒製等越來越多的非遺技藝找到了傳承發展的新途徑……

專家提出,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文化創新的根基和沃土。汲取優秀傳統文化養分,藉助節慶晚會文化讓中華文化創新性發展,展現出更多的民族範,需要從業者進一步挖掘。

浙江傳媒學院教授袁靖華說,晚會從沒得看到有得看,發展到有選擇地去看,實際是從高產向質優轉變。這需要用精品意識來打磨文化產品,而不是單純用砸錢來做節目,“用心去考慮老百姓想看什麼、關注什麼,才能做成有效益、有口碑的精品晚會”。

跨界整合,多元創新

研究者認為,走進新時代,晚會文化只有走出固有思維,直面新問題和新挑戰,在內容、模式、人才等領域持續創新,才能不斷用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來贏回觀眾、贏得市場,才能藉助節慶晚會文化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更多的民族範。

晚會傳統的價值理念和結構框架,並未隨著時代發展而褪色。袁靖華告訴半月談記者,晚會作為一種特殊的文藝形式,慶典的意義被保留至今。這就為晚會帶來強烈的儀式感,也構成了一定的模式特徵。在某些方面,晚會的儀式感正在加強,這是晚會重要的存在價值,如果要徹底拋棄程式,很可能就不是晚會了。

拒絕高冷與庸俗,晚會創新要到觀眾中去。專家認為,晚會不是比拼誰明星多,而是拼內涵,拼創意,拼文化混搭、嫁接、雜糅的巧思,中國並不缺高質量的演藝人才和節目,如果能廣納民智,讓以前乖乖坐在電視機前看晚會的觀眾,變成了娛樂文化的主動生產者,辦出深受觀眾喜愛、創意不斷的晚會應該不難。

專家表示,強化電視工業化水平,打造資源生產、轉化順暢的產業鏈,降低創新和資源使用的交易成本,提升電視內容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能在整體上提升晚會的製作水平。

不少研究者認為,從無到有的創新非常難,晚會的創新應該更多是從有到多樣化的創新。晚會要與影視劇、網路影視內容等有機對接起來,跨界整合,締造能滿足新一代觀眾需求,節奏感與互動性強的晚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