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造丨剪刀為筆六十載 巧手裁出鄰里鄉親的“幸福味”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武紅鵬 見習記者 王勝楠 通訊員 於寧 李帥 德州報道

窗花,是中國古老的漢族傳統民間藝術之一。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國內外人士所喜愛。尤其是在中國的北方地區,每逢新春佳節或是誰家新婚,總要在自家大門、窗戶、門簾處貼上精美的窗花來烘托氣氛。

德州市武城縣李家戶鎮的尚秀芝已經78歲,自從18歲開始跟隨母親和姐姐接觸了剪窗花這門手藝,到今年已是整整第60個年頭。她剪出的窗花樣式精美、惟妙惟肖,在附近稱得上是“小有名氣”,街坊鄰里的窗戶上也都愛貼尚秀芝的窗花。

山東手造丨剪刀為筆六十載 巧手裁出鄰里鄉親的“幸福味”

一把剪刀、一套針線、一個土炕,就是尚秀芝強的創作場地和工具。身形乾瘦的尚秀芝坐在炕沿,做起剪紙來,手指靈活,一把剪刀上下翻飛。只見她將紅色的窗花紙仔細摺疊,剪刀和紅紙在指尖流暢地旋轉,紙屑簌簌滑落,只幾分鐘的功夫,一張漂亮精緻的花鳥圖案窗花就在尚秀芝的手裡展開。

“這是最普通的窗花,象徵著幸福吉祥。”尚秀芝說,剪紙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剪貼窗花是老百姓烘托喜慶氣氛的一種方式,每當家裡有喜事的時候,鄉親們都會拜託她給剪上一對窗花,貼在自家窗戶上。

剪窗花很講究線條,因為窗花的畫面是由線條構成在紙上剪出或刻出,因此必須採取鏤空的辦法,由於鏤空,就形成了圖案必須線線相連如果把一部分的線條剪斷了,就會使整個圖案支離破碎,形不成畫面。由此就產生了千刻不落,萬剪不斷的結構,這是剪紙藝術的一個重要特點。

山東手造丨剪刀為筆六十載 巧手裁出鄰里鄉親的“幸福味”

“剪窗花講究的是圖案的設計,這就得做到‘心中有數’。”尚秀芝告訴記者,自打接觸了剪窗花這門手藝之後,除了最初學到的幾種常用圖案,她處處留意可剪的題材,自然景物、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凡是可以作為窗花題材的,她都會仔細觀察,在腦海中勾畫圖案,然後把圖案畫到紙上進行裁剪和修改。每一個新設計的圖案,往往需要嘗試十幾次才能定型。

在尚秀芝的家中,有厚厚的一疊已經剪好的精美窗花,這些就是她製作時的“模板”。每當有鄉親找她剪窗花,她就會讓鄉親在模板中挑選自己喜歡的樣式,然後將模板用針線固定在紙上進行臨摹。據她所說,這樣不但“出活兒”的效率高,製作出來的窗花更好看、更對稱。

“剪紙藝術是一門“易學”但卻“難精”的民間技藝。雖然機器製作的塑膠窗花細節更精美、更耐用,老百姓們也更容易接受,但其反映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始終無法取代手工窗花。”尚秀芝說,手工窗花以現實生活中的見聞事物作題材,對物象觀察,全憑純樸的感情與直覺的印象為基礎,因此形成剪紙藝術渾厚、單純、簡潔,明快的特殊風格,反映了農民那種樸實無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