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三國並立,相對於曹魏、蜀漢,為何沒人尊東吳為正統

我們知道,在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中,曹魏政權被視為正統,而東吳、蜀漢均屬於割據一方的偽朝;而在習鑿齒所著的《漢晉春秋》中,則視蜀漢為正統,曹魏、東吳為偽朝。由於這兩部著作對於研究三國曆史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屬於三國學者們的必讀書目,故後世史家也大多遵循二者的史觀,或以曹魏為正統,或以蜀漢為正統。然而,作為曾與曹魏、蜀漢並立,且在三國時代立國最久的東吳政權,卻都被一致認為是割據的偏安王朝,無人尊其為正統,這又是為什麼呢?

明明是三國並立,相對於曹魏、蜀漢,為何沒人尊東吳為正統

上圖_ 三國地圖

曹魏:以讖緯為核心構建“三代禪讓”的天命說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傳統政治中,“天命”是一個政權最為重要的立國之本。尤其是漢武帝獨尊儒術後,以董仲舒“天人感應”理念為基礎所建立的天命說,成為歷代政權所最為重視的正統淵源,正所謂“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春秋繁露·為人者天》)。

而在儒家看來,“虞夏之興”和“湯武之王”是“天命正統”觀念中最為重要的思想資源。幾乎所有的改朝換代,不外乎就是遵循堯、舜、禹三代和平禪讓的“虞夏之興”模式,或是遵循商湯、周武王暴力革命的“湯武之王”模式。任何帝業的“合法性”,無外乎就是透過一系列政治和輿論運作,讓天下臣民都意識到這個透過前朝禪讓或暴力革命而誕生的新朝代是“其德同天,乃能稱帝”(《尚書·堯典》)。

明明是三國並立,相對於曹魏、蜀漢,為何沒人尊東吳為正統

上圖_ 周武王姬發(?―前1043年),姬姓

因此,所謂的王朝的正統問題,其實就是圍繞“虞夏之興”和“湯武之王”兩種政權建立模式而形成的一整套用以說明新朝代是“其德同天,乃能稱帝”的政治和輿論運作體系。朝代的開創者們正是透過這套體系,對王朝合法性進行論述、爭取廣大臣民對新朝的政治認同。

但是眾所周知,天意從來高難問。上天的意志凡人如何知曉?這就需要另一個系統來進行說明,由此便誕生了讖緯和神異之說。讖緯之學的核心,就是假設一些先賢能夠預測天意,故而將其以讖語的方式記錄下來,以便後人掌握、運用。秦代之後,讖緯盛行,並被納入天命的輿論運作體系中,成為對朝代正統性論述的重要依據。

明明是三國並立,相對於曹魏、蜀漢,為何沒人尊東吳為正統

上圖_ 讖緯,借影象和隱語把握神秘未知世界,此為東漢獰獵祥瑞圖

講完這些,我們就能明白曹魏政權的正統性源自何處。

首先,曹魏集團牢牢抓住漢末時流行於社會的“代漢者,當塗高也”這一讖語,以此說明“比昭有漢數終之極”,即漢室將終,而取代漢室統治天下的將是“當塗高”所代指的“魏家受命之符”,因為“塗者途也;象魏者,兩觀闕是也(“魏”字的意思是指道路兩邊高大的宮闕);當道(途)而高大者為魏,魏當代漢。”(《三國志·魏書·文帝紀》)。透過這一解釋,曹魏便有了“受天命代漢”的輿論根基。

其次,曹魏佔據了中原地區,而中原地區是正是中國古代所尊崇的“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的“三代故地”,是“受命於天”的天子信物之一,誰佔據了中原地帶,誰就在正統性的解釋上具有“虞夏之興”的強大號召力,也能夠藉此得到廣大中原士人的支援。

由此可見,曹魏政權是透過讖緯之說的聲勢營造,結合其佔據中原的實力條件,最後以“漢魏禪代”的和平過渡方式複製了古人極度推崇的堯、舜、禹三代間的“虞夏之興”典故,透過“其德同天”的天命之說,將自己逐步送上了正統地位。

明明是三國並立,相對於曹魏、蜀漢,為何沒人尊東吳為正統

上圖_ 劉備(161年-223年)

蜀漢:以伐罪為根基搭建“湯武革命”的天命說

和死對頭不一樣的是,蜀漢以“湯武革命”理論為核心,建立了與曹魏完全不同的天命體系,以證明政權的正統性。針對曹魏所述的漢室將終,而代漢者當塗高也的說法,蜀漢旗幟鮮明地指出“漢有天下,歷數無疆”(《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說明漢家經過二十四帝的傳承,其間雖有王莽篡逆,但仍由光武實現中興,因此其氣數不會消亡。

故而,由劉備開創的這個政權叫做“漢”,它繼承的是太祖劉邦(劉邦為漢太祖高皇帝,習慣上稱高祖)的“漢”與世祖劉秀的“漢”,只不過是被曹丕暫時“竊居神器”(《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而已。曹丕的篡逆之舉弄得天怒人怨,故而由劉備開創的這個“漢”將遵從上天的旨意“恭行天罰”,以延續大漢的天下。

明明是三國並立,相對於曹魏、蜀漢,為何沒人尊東吳為正統

上圖_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

可見,蜀漢政權是以“恭行天罰”,即討滅曹魏作為自己立國合法性的基礎。這是因為,在中國古代,“湯武革命”成為除三代禪讓外,另一種秉承天命而取天下的典型模式。商湯滅夏、武王伐紂,乃是因夏桀、商紂多行不義、獲罪於天。故而湯、武“代天行誅”,正是“其德同天”的體現。而如今曹丕篡逆、上天不容,蜀漢伐之,便是效仿湯、武的“代天行誅”,同樣是“其德同天”的體現。

明明是三國並立,相對於曹魏、蜀漢,為何沒人尊東吳為正統

上圖_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

諸葛亮主政後,為穩定國內形勢,更是進一步完善了這一理論。孔明從劉邦為義帝發喪從而佔據了討伐項羽的輿論制高點這一政治高招入手,說明高帝代表天下意願誅滅項羽,以巴蜀為根基創立大漢,證明了巴蜀就是漢朝的龍興之地,“高祖因之以為帝業”。同時,進一步高舉“恭行天罰”的北伐旗幟,並終其一生致力於此,以此堅定蜀漢上下復興漢室的信念,並呼應先主劉備提出的“漢有天下,歷數無疆”,從而得到了廣大蜀地百姓的支援。

加之在中國古代,“存亡繼絕”被視為一項極其高尚的行為。而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立挽漢室天命,更得到了廣大士人的欽佩。尤其在國家風雨飄搖之時,對孔明的那種崇拜之情就更為強烈,蜀漢也因此收穫了大量“粉絲”,對其正統性的認同時至今日都不缺乏群眾基礎。

明明是三國並立,相對於曹魏、蜀漢,為何沒人尊東吳為正統

上圖_ 吳始祖武烈皇帝孫堅(155年-191年)

東吳為什麼不被尊為正統

講清曹魏、蜀漢的正統性淵源,再結合東吳開國的歷史,我們便不難明白為何無人尊東吳為正統。東吳政權的發跡者孫堅初為大漢逆臣袁術的部將,其輿論基礎本就糟糕。後來其子孫策公然與袁術決裂,並遵從曹操所控制的漢室的領導,由此得到漢廷的正式承認和冊封,使其與所統領的江東民眾有了名義上正式的君臣關係,這便成為東吳立國的根基所在。

孫權在赤壁之戰前,便是本著“為漢除賊”的名義與劉備達成同盟共同抗曹。但不久後孫劉聯盟破裂,孫權公然背盟襲殺關羽,向曹魏稱臣,這就使其失去了在巴蜀地區的號召力。再往後,他再次與曹魏決裂,聯蜀伐魏。這種復叛於魏的行為,也使得原本對其所有期待的中原士人大失所望,從而使東吳徹底失去了中原、巴蜀的輿論基礎,自此只能偏居江東一隅。

明明是三國並立,相對於曹魏、蜀漢,為何沒人尊東吳為正統

上圖_ 孫權題跋像

無緣巴蜀這個“高祖帝業之基”,也無緣中原這個“三代興旺之地”,使孫權不可能舉起類似“高祖滅項”這種“代天行誅”的大旗,也無法效仿堯舜禹之間的“虞夏之興”之舉。就算是有讖緯的支援,孫權稱帝的法理基礎也十分脆弱。為此,他採取的彌補措施是與蜀漢結盟,希望以漢室對其帝號的認同來強化其即位的合法性。

然而,孫權既想透過蜀漢的支援來鞏固帝位,卻又在即位詔書中說“天意已去於漢,漢氏已絕祀於天”(《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裴注引《吳錄》)來表示自己稱帝是順應天意,這種自相矛盾的做法必然導致其稱帝的正統性依據被進一步削弱。故而後世無人以東吳為正統,也就不足為奇了。

作者:林森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三國志》《尚書•堯典》《禮記正義》《全梁文•卷六十》《梁昭明太子文集》

饒宗頤《國史上之正統論》

[2]饒勝文《大漢帝國在巴蜀:蜀漢天命的振揚與沉墜》

[3]龐光華《論曹魏政權的正統性和曹操這被稱“奸雄”源流》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