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順口溜“平平仄仄”讀一遍就能懂,看看你家上下聯貼反了嗎

對聯順口溜“平平仄仄”讀一遍就能懂,看看你家上下聯貼反了嗎?

小時候老師教我們學習拼音的順口溜相信現在很多人記得,“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這四個聲調是普通話中的拼音聲調,每一個漢字都是韻母和聲母配合構成一個音節構成,而聲調則是標註在韻母上面,想要學習漢字準確的發音必須從基本的學起。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有很多漢字甚至有多個音調,在組成不同的詞的時候發音上也會有區別。

對聯順口溜“平平仄仄”讀一遍就能懂,看看你家上下聯貼反了嗎

音調不僅在組詞發聲的時候有所不同,在對聯上也是頗為注重音調,對聯在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時間段會有另外的稱呼,比如過年的時候就會被稱呼為春聯,在上了年紀的人做壽的酒席上就稱呼為壽聯,在結婚的場合就被稱為喜聯。而對聯又稱呼為楹聯或者對子,對聯在中國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據說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為“新年納餘慶 嘉節號長春”,這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後蜀孟昶寢宮門口掛的一副對聯。

對聯順口溜“平平仄仄”讀一遍就能懂,看看你家上下聯貼反了嗎

那時候的對聯叫做桃符,當時的紙沒有如今這麼普遍,所以百姓更多的是在桃木上將對聯刻上去或者寫上去,祈禱來年吉祥如意,從宋代慢慢開始有人寫在紙上,北宋王安石寫的詩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正是對聯的一個演變過程,明朝時期每到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普遍的用大紅色紙張書寫貼在大門兩旁,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有一次快到過年的時候,看到百姓家門口都張貼春聯,只有一個屠夫家沒有張貼,原來是因為家裡沒有一個人讀書寫字這才沒有寫,朱元璋回來親自為他寫了一副春聯派人送過去,可見古人相當重視春聯。

對聯順口溜“平平仄仄”讀一遍就能懂,看看你家上下聯貼反了嗎

對聯講究平仄,由於古人和今人在漢字的讀音上有所不同,聲調上的稱呼也不一樣,中古漢語的四種聲調為平、上、去、入。古人認為第一聲為平聲,後面三聲為仄聲,明朝釋真空的《玉鑰匙歌訣》裡面詳細說了“平聲平道莫低昂,平聲平道莫低昂,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漢字經過幾千年的變化,聲調也發生的變化,所以現在陰平和陽平成為平聲,而上聲和去聲成為仄聲,也就是說第一聲第二聲為平,第三聲和第四聲為仄,對聯講究“上仄下平”。

對聯順口溜“平平仄仄”讀一遍就能懂,看看你家上下聯貼反了嗎

上聯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也就是三四聲,而下聯最後一個字必須為平聲,比如上聯“喜居寶地千年旺”,最後一個字為“旺”是第四聲,下聯“福照家門萬事興”最後一個字為“興”第一聲。這一副對聯就算是對仗工整。所以以後拿到對聯的時候自己就可以分辨出上下聯了,貼反了就尷尬了。順口溜讀一遍你就能懂得了: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平平仄仄仄平平。看看你家上下聯貼反了嗎?

除了工整外在意境上也要相符合,李漁的《笠翁對韻》裡面寫到“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

字數相等,內容也有相對應,結構相稱,節奏相應,平仄相諧。綜合下來一副好的對子難度係數比古詩還要高。以對聯自己為標準的話上聯應該貼在左邊,下聯貼右邊,因為古人認為“左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