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以來第一個寒假該怎麼過?有些家長已經開始苦惱

雙減以來第一個寒假該怎麼過?有些家長已經開始苦惱

實施雙減之後,學生逐漸從課外輔導班和作業堆裡走了出來,擁有了更多個人自主時間,很多家長和孩子都感到非常高興。不過隨著寒假的來臨,一些問題慢慢浮出水面,如某位家長留言,說大人白天都忙於工作,讓小孩一個人待在家裡,總不能一天到晚都看電視或玩手機吧!

也有家長留言提到:雖然家裡有老人幫助照顧,但因為老一輩管教方法有限或“隔代親”等因素,不能很好引導小孩安排好寒假生活等。

想必這樣的苦惱,正發生在時下很多家庭裡,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對待雙減以來第一個寒假呢?

讓學生脫離課外輔導和繁重的學業任務,其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自主能力和綜合素養。以往我們會聽到很多抱怨,說學生都變成“書呆子”,動手能力不行,視力變差,體質變弱等。因此,雙減的核心意義之一就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最佳化學習方法,真正做到德智體美勞均衡發展。

就像剛剛提到的自主學習能力,指的是什麼呢?

所謂自主學習能力,一般是指學生能夠自己獨立作出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學習反饋、自我評價等關鍵環節,並最終能取得一定程度的成果。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能僅僅只是父母或老師單方面想讓孩子做什麼,更重要的是關注和著眼於學生的需求和發展,體現以學為中心、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雙減以來第一個寒假該怎麼過?有些家長已經開始苦惱

因此,在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傢伙或教師要學會拋棄“父母或教師中心論”等思想,尊重和結合孩子的學習態度、認知發展、思想情感等各方面的因素。如可以讓孩子事先做些學習計劃或寒假安排,我們大人再結合小孩和家庭實際情況,進行修改,學會做一名引導者,這樣可以促進親子感情。

看到這裡,我們就應該要很清楚一點,培養小孩的自主學習能力,那麼就需要先鼓勵學會獨立學習,它是自主學習的核心。如有些小孩寫作業或做家務,都是在父母逼迫下進行,這就叫“要我學”,而我們應該努力去培養“我要學”。

在開展活動過程中,可以事先佈置一定任務引起孩子的興趣或參與討論,再讓孩子參與自主學習,就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如讓孩子出門遊玩,要去哪?帶什麼東西?坐哪些交通工具?花費多少時間等,再結合地圖的比例尺,就可以在無形之間把幾何圖形的理念、比例的計算、路程與速度的關係等知識融入其中,更可以培養小孩的統籌規劃和自主學習能力。

一開始,一些小孩思想行為上往往很敷衍或懶散,遊離學習之外,學習活動參與度較低。因此,我們更要關注小孩的情感態度,鼓勵他們參與討論和參與探究,儘量讓孩子表達自己的見解和認知。這樣就避免了總是大人動口和動手,小孩失去了獨立自主學習思考的機會,而直接從家長這裡獲取資訊的現象。

雙減以來第一個寒假該怎麼過?有些家長已經開始苦惱

​任何學習活動都離不開離不開個體獨立自主學習這個前提,無論是學校裡的小組合作學習,還是家庭活動,都需要每位孩子對所參與活動有一定的獨立自主思考,這樣學習任務或家庭活動就會變得有意義。

不管是優生還是差生,每個學生都存在著一定的獨立學習能力,都會有一種進行獨立學習的慾望,就看我們做家長或教師如何創造這樣的機會。如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創設一個適當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在分析問題中找出探究方向,最終順利解決問題,從而達到激發潛在的獨立學習能力。

父母不在身邊,小孩就變得懶散,這就是缺乏獨立學習和自主學習能力最大的表現。因此,我們要好好利用寒假,培養小孩的自主學習能力。如第一天晚上,可以事先和孩子溝通,開啟一個話題,引導他們去制定寒假學習計劃或春節出行活動等,那麼第二天下班回家,父母再和孩子進行討論研究等,逐漸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在整個自主學習過程中,透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更能培養和提高孩子的自主性和個性化學習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