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為體育競技張翼

科學為體育競技張翼

武漢市新洲四中 羅相和

曾經,在世界中長跑體壇上,中國的“馬家軍”好像一股旋風,那些“霞”們,橫掃多種多類比賽的金牌銀牌,但是時間不長,“馬家軍”就與中長跑運動無緣,只能是曇花一現。

然而,現在的“中國飛人”蘇炳添卻是實力派,他之所以成為短跑運動的一匹“黃馬”,既是刻苦訓練的結果,又是理論聯絡實際的典範,更是科學訓練的結晶。

科技助力體育運動發展更高更遠更強。

在東京奧運會的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以9秒98的成績斬獲第六名,雖然無緣金牌,但是在這項由黑人運動員壟斷而戲稱為“黑旋風”的世界裡,黃種人的闖入,打破了所謂“人種優勢”論,從這一點說來,意義不在奪得一塊金牌之下。

現代體育訓練如何運用高科技手段呢?

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不僅僅是短跑,中國幾乎所有的體育專案都是採用“師傅帶徒弟”模式,教練學的是什麼,就教給隊員什麼,全靠經驗。中國體育的訓練主要是用“三從一大”之法:“從嚴、從難、雙實戰出發,大運動量訓練”。這種訓練是基礎,而科技的支援則使訓練如虎添翼。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體育各個專案才開始加強對科技的應用。蘇炳添透露,自己的教練是“科研型”教練,運用高科技儀器和裝置,對體能、技術、恢復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監控,從而發現問題,尋找差距,制訂個性化訓練方案,全面提升競技能力。經過科學的、系統性的訓練,進步非常快,非常大。

打破奧運會記錄奪金的舉重選手呂小軍,他腳下金色戰靴,受人關注。這並不是普通的運動鞋,而是安踏公司研發的頓位級舉重鞋,可以承受一頓以上的重量,而且具有足弓避震特性,能吸收足跟的衝擊力,降低運動員受傷的可能性。此外,安踏提供的舉重比賽服也應用了獨特的腰部支撐系統,可減輕因過重導致的肌內損傷。

奧運會是競技體壇的頂級盛會,也是尖端科技比拼的舞臺。藉助科技的力量,可以取得更好的比賽成績。

有著“夢之隊”稱號的中國跳水隊,技巧優勢領先世界,但他們依然藉助新技術讓動作精益求精。在跳水運動員無法穿戴任何感測裝置的規則下,百度技術團隊利用30視覺和人工智慧技術進行攻關,突破了跳水運動資料量化評價和資料分析的難題。這套基於百度智慧雲的國內首個“3D+A1“跳水輔助訓練系統,也被形象地稱為國家隊“AI教練”。

高科技幾乎無處不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大放異彩的中國賽艇隊,就用“智慧餐盤”將高科技式裝到了“牙齒”。中國賽艇隊餐廳裡的餐盤下面是智慧稱重系統,上方螢幕可以顯示熱量,將打進餐盤裡的每一勺菜、每一份主食連線到大資料分析系統。運動員“刷臉”和餐盤繫結後,當天攝入食物的熱量、重量就會及時得出並儲輸到營養師和保障人員的手機上,便於他們分析飲食,幫助運動員既保持良好的體能,又可以科學控制體重。

現代體育訓練,不再是“三哈”政策,而是針對性強化、個性化服務和全方位關照,科學高效。由此,我們懂得了,為什麼東京奧運會中國女排黯然離場,無緣冠軍,是因為別人也使用了高科技手段,針對性破解,女排的一舉一動都在別人的大資料庫存之中,外國科研團隊反覆研究,運動員反覆演練,有的放矢,從而戰勝對手,奪走金牌。

科學為體育競技張翼

宣告: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