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說“整本書”閱讀,“整本書”包括哪些書,如何評價!

整本書”包括哪些書、怎麼指導和評價整本書的閱讀呢?

讀“整本的書”,始於2001年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簡稱“實驗稿課程標準”)。但是,實驗稿課程標準頒佈近20年,整本書的閱讀並沒有真正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質性內容。歸結起來原因主要有:就課程標準來說,整本書的閱讀只是“教學建議”;就教科書來說,整本書的閱讀並沒有進入教科書——教科書還只是一篇篇課文;就教師而言,並不是所有教師都具備教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能力——教課文尚在“教什麼”與“怎麼教”或“工具性”與“人文性”之間搖擺。

後來,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主持編寫統編語文教材時,將整本書的閱讀編入教科書,設計了

“和大人一起讀”

(一年級)、

“我愛閱讀”

(二年級)、

“快樂讀書吧”

(一至六年級)等欄目,有序安排整本書的閱讀。

那麼,“整本書”包括哪些書、怎麼指導和評價整本書的閱讀呢?

都在說“整本書”閱讀,“整本書”包括哪些書,如何評價!

“整本書”的閱讀範圍

這裡所說的“整本書”,主要指教科書所涉及的和課程標準“關於課外讀物的建議”中推薦閱讀的書,有以下四種情況。

一是教科書在“快樂讀書吧”中提到的書。

一年級主要是“和大人一起讀”的童謠和兒歌;二年級閱讀童話,有《孤獨的小螃蟹》《小鯉魚跳龍門》《一隻想飛的貓》《“歪腦袋”木頭樁》《小狗的小房子》《神筆馬良》《七色花》《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願望的實現》《一起長大的玩具》等;三年級閱讀童話和寓言,有《安徒生童話》《稻草人》《格林童話》《中國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四年級閱讀神話和科普讀物,有《中國古代神話》《希臘神話故事》《世界神話傳說》《十萬個為什麼》《看看我們的地球》《灰塵的旅行》《人類起源的演化過程》等;五年級閱讀民間故事和中國古典四大名著,有《中國民間故事》《列那狐的故事》《非洲民間故事》《歐洲民間故事》《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六年級閱讀兒童小說和外國名著,有《童年》《愛的教育》《小英雄雨來》《魯濱孫漂流記》《騎鵝旅行記》《湯姆·索亞歷險記》《愛麗絲漫遊奇境》等。

二是教科書裡節選的那些書。

有長篇著作,如《呼蘭河傳》(節選了《火燒雲》《祖父的園子》)、《駱駝祥子》(節選了《他像一棵挺脫的樹》)、《可愛的中國》(節選了《清貧》)等;有作品集或系列故事集,如宗介華同名散文集《帶刺的朋友》(節選了《帶刺的朋友》)、魯迅的散文集《野草》(選了《好的故事》)、馮驥才的短篇小說集《俗世奇人》(選了《刷子李》)、鐵凝的短篇小說集《夜路》(節選了《盼》)等;有單篇小說,如魯迅的中篇小說《故鄉》(節選了《少年閏土》)等。

三是課後“閱讀連結”“資料袋”等欄目提到的書。

如《窮人》課後“資料袋”中提到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傳記作品《三作家》;《好的故事》課後“閱讀連結”中提到馮雪峰的《論〈野草〉》、李何林的《魯迅〈野草〉註解》等。

四是課程標準“附錄2”推薦的(未被教科書提及)的書目。

如《朝花夕拾》《革命烈士詩抄》,儒勒·凡爾納的系列科幻小說,成語故事,各類歷史、文化讀物及傳記,以及介紹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常識的普及性讀物等。

以上書目,雖然只有“快樂讀書吧”中以“你讀過嗎”為要求的書是必讀書,其他均為“相信你可以讀更多”的書是選讀書,但這個閱讀量已經遠遠超過課程標準規定的小學階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45萬字”的下限。

讀整本書只求量的“多”,是不合時宜的,還要求

質的“精”

——

會讀才是明智之舉,也是閱讀教學之追求。

都在說“整本書”閱讀,“整本書”包括哪些書,如何評價!

都在說“整本書”閱讀,“整本書”包括哪些書,如何評價!

做好“三課一評”

許多單篇文章都來自整本書。那麼,將單篇置於整本書中就應該成為閱讀教學的常態,即由單篇而“窺”整本、從整本而“瞰”單篇,引導閱讀穿梭於整本與單篇之間(實為整體與部分之間)。這樣在整本書與單篇之間“穿梭”,既能引發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又能提升單篇閱讀的品質,一舉多得。這方面,教科書編者已經做了精心設計,主要反映在精讀課文的“閱讀連結”中,如《花的學校》連結了泰戈爾多部著作、《祖父的園子》連結了《呼蘭河傳》的結尾、《草船借箭》連結了《三國演義》的原文(段落)等。

一、上好導讀“三課”

既然教科書有“快樂讀書吧”,課堂教學就有“上‘快樂讀書吧’課”這一課型,用以指導學生閱讀“快樂讀書吧”中的書(若在普通高中,就是“整本書的閱讀與研討”)。其目的是透過整本書的閱讀教學,使學生愛讀、會讀、深讀整本書,進而提升語文核心素養。整本書的閱讀教學至少包括

“啟動”課、“跟進”課和“分享”課三種樣態。

這些課既可以在教室上,也可以在圖書室上;既可以班級授課,也可以個別“小灶”;既可以規定閱讀時間,也可以不確定時間;既可以由教師來上,也可以由學生來上,還可以由圖書館員和學生家長或作者來上。

1.啟動課。

整本書“啟動”課,教課者將以最短的時間、最少的語言、最簡的方式,烘托閱讀氣氛、激發閱讀興趣,學生恨不得馬上拿起書、興致勃勃翻開,靜靜地享受閱讀,“浸漬”其中。如此整個身心沉浸在閱讀之中,文化的感覺有了,語言的感覺也有了。

“啟動”課的“啟”大致包括:(1)用心創作並演講一段導語;(2)繪聲繪色講一個故事(既可以是書中的精彩片段,也可以是自己或名人閱讀此書的經歷);(3)精心設計的一串問題;(4)製造一個懸念;(5)閱讀策略或技巧傳授,如尋讀(那種快速找到特定問題答案的閱讀技巧)、跳讀(不理解或不感興趣的內容先跳過去)、猜讀(預測情節發展或猜猜大致意思)等。比如,“啟動”五年級學生閱讀《紅樓夢》的導語:

也許,你正在為“寫一件難忘的事”而發愁,為“記一個印象深刻的人”而發呆,為“一次春遊/秋遊”而發傻……那麼,請你翻開《紅樓夢》吧!領略一下偉大文學家——曹雪芹的生花妙筆吧!琢磨曹雪芹怎樣寫一家老小初見一位千金小姐(第三回),一幫頑劣孩童大鬧學堂(第九回),一群青春少年放飛風箏(第七十回)……你一定不再“發愁”“發呆”“發傻”了!

如果你聽了,應該會翻開《紅樓夢》,找到這幾回來讀吧!這一讀,你可能就喜歡上《紅樓夢》了。

2.跟進課。

整本書閱讀就像跑馬拉松,需要不斷補充能量、不斷加油助威;又像叢林探險,需要不斷改進方案、不斷調整方向。這便是整本書閱讀的“跟進”課了——尤其是高年級學生讀長篇名著。

“跟進”課有以下基本樣式:(1)講授(溫習)新的閱讀方法,如做批註、寫讀後感、縮寫(寫梗概)等;(2)補充專門的文學鑑賞小常識,如人物形象塑造、環境描寫烘托、情節曲折設定、結尾出人意料、孕育言外之意等;(3)命制若干思考題促進思維向縱深處延展;(4)與其他藝術表現形式(如由同名作品改編的影視片段、話劇片段)進行比對;(5)與自己的生活對接;(6)解答疑惑解決問題;(7)知識競賽(主要針對閱讀科普讀物),等等。

整本書閱讀“跟進”課是學生閱讀旅途上的一個“智慧驛站”——或補充能量或更新方法或增強期待,目的是更好地“整裝”再出發。

3.分享課。

有效的閱讀,讀者是“用大腦閱讀,不是用眼睛”,是要不斷連線自己的生活經驗,“建構他們自己的意義”。每一個讀者都如此不同,建構的意義自然不同,這就是“分享”的必要性。

“分享”課就是把個人的閱讀收穫——所建構的意義——變成集體的豐富多彩的閱讀智慧。主要有三種樣態:(1)以口頭形式呈現(與口語交際課整合),如推薦一本好書、講一個書裡的故事(或我與書裡的故事)、就書中的觀點即興發言或展開辯論、講“親子共讀”故事等;(2)以書面形式呈現,如專項展覽(如批註、讀後感、縮寫/梗概、簡單的研究報告等)、綜合展覽(如手抄報、海報等)。尤其是以書面形式呈現的閱讀成果,要更加珍視。比如,每一次展覽結束,教師都要將作品收集起來,並指導學生撰寫“序言”(一次新的寫作練習),裝訂成冊,陳列在學校圖書館,成為優質“圖書”資源。這些“圖書”,既可供學弟學妹閱讀,以增強學生的成就感,更為重要的是,久而久之將沉澱為學校文化;(3)以綜合活動的形式呈現。比如,校園/班級閱讀節(或讀書節)、課本劇(“我們都來演一演”)等。《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作者鄭春華在“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學”主題研討會上,介紹她到某小學“體驗生活”,發現“英語教學非常生動”,佈置學生閱讀作品,完成選擇性“作業”——在“讀書節”中:(1)你當小記者採訪書中的人物;(2)改編一下故事情節;(3)向同學或家長推薦這本書;(4)給書重新配插圖;(5)如果你什麼也不想做,就打扮成書中的一個人物來參加讀書節活動吧!這個英語作業同樣適合語文。

都在說“整本書”閱讀,“整本書”包括哪些書,如何評價!

二、做好閱讀評價

考試評價,尤其是考試命題是“臨門一腳”。課堂教學改革如果沒有考試評價的改革將功虧一簣。因此,考試評價要堅決防止“去年怎麼出題,今年也怎麼出題”的慣性思維,走“科學、公平、導向”的專業道路,“以具體的情境為載體,以典型的任務為主要內容”,達到“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改善教師教學”的根本目的。整本書閱讀的考試評價也不例外:

一是要強化過程性評價;二是要改進考試命題。

這一“評”與三“課”形成合力,促成學生“愛讀會讀”的目標實現。

過程性評價。

過程性評價的責任人首先是任課教師,肩負全程指導、全程跟蹤、全程“伴讀”(師生共讀一本書)的重擔。其次是家長。家長最主要的作用是“伴讀”(親子共讀一本書)。再次是同學。同學之間組建若干“整本書閱讀共同體”,互相提醒、互相督促。過程性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閱讀興趣;閱讀習慣(時間、地點、姿勢、方式);“分享”課中的表現(參與度、成果質量)等。

考試。

考試是一把“雙刃劍”,關鍵在試題。試題好,則促進思考提升品質;反之,則“毀了整本書”也“毀了整本書閱讀”。北京市連續兩年(2017年和2018年)在高考卷中命制考查整本書閱讀力的試題——以“微作文題目”出現,考查學生是否有真讀過、是否有真想法。

小學生整本書閱讀的試題怎麼命制,是一個長期的複雜的專業研究過程,也有多種“可能”。可以命制考查“有沒有讀過”(避免考查“記憶”力的“回憶”層級)的題;重點命制指向“有沒有讀懂”和“有沒有想法”的題,並把握好度——不超“課標”。比如,五年級學生閱讀古典四大名著,可以命制客觀題(如判斷題、匹配題、選擇題)考查“有沒有讀過”,如把書中的人物、情節、重要事件發生地、典型風俗名物等,與相應的書名聯絡起來;也可以命制主觀題考查“有沒有讀懂”“有沒有想法”,如“劉備為什麼要‘三顧茅廬’”“唐僧、悟空、八戒、沙僧,你最喜歡誰?說明理由”“有讀者認為賈寶玉只喜歡玩鬧不喜歡讀書。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舉書中的例子支援自己的觀點”。

整本書導讀三“課”一“評”,是“廣泛開展多種形式讀書活動”的核心內容,透過有目標、有方法的指導和有組織的交流以及專業的考評,促進整本書閱讀的持續進行、深度思考和豐富體驗。

當然,三“課”一“評”終究只是手段,目的是要學生拿起書來讀,真正讀進去——講點方法、有點思考、多點趣味和收穫。

總之,

讀整本書,教師要“教”,更要“不教”。

“不教”,即自己讀——與學生一起讀,與學生讀同一本,與學生分享讀書的方法、樂趣和收穫。如此“不教”勝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