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越聰明的人,睡得越晚

2019年,在《中國睡眠指數報告》中,5家機構共收集了7代人的睡眠資料,結果他們發現有6成以上的國人正在遭受輕重不同“睡眠危機”:

13。8%的國人睡得甜美,屬於“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型別。

26。3%的國人睡得舒適,屬於“歸夢如春水,悠悠繞故鄉”的型別。

33。1%的國人睡得苦澀,屬於“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的型別。

16。1%的國人睡得煩躁,屬於“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的型別。

10。7%的國人根本無法入睡,屬於“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的型別。

研究顯示:越聰明的人,睡得越晚

毋庸置疑,睡眠對個體的健康至關重要,按照正常的生理要求,成年人每日的平均睡眠時間要保持在7-8個小時左右,但迴歸現實生活,很多人對待睡眠的態度卻截然相反。

一類人認為“一日之計在於晨”,他們白天充滿活力,幹勁十足,到了晚上卻困得人仰馬翻;另一類人認為“夜晚給了我更多靈感”,他們深夜裡精神抖擻,效率驚人,到了白天卻迷迷糊糊。其實早在1976年,

心理學家Horne和stberg就針對這種現象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把前者叫做清晨型(Morningness),後者叫做夜晚型(Eveningness)。

大部分人的作息模式都介於這兩者之間,但我們中仍有近四分之一的人是極端的清晨型或夜晚型。那麼問題來了,這兩種模式除了時間上的差異外,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還有哪些奇特之處呢?

研究顯示:越聰明的人,睡得越晚

01

Morningness和Eveningness的較量

夜晚型更聰明,清晨型成績更突出

2011年,心理學家Preckel在期刊《Learning and IndividualDifferences》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

夜晚型的人在學習、認知、記憶等方面表現得更好,並且在智商測試中也得到了更高的分數,但遺憾的是,在成績方面,他們往往是清晨型的手下敗將。

乍一看,這個結論似乎有些矛盾,但該研究團隊認為:成績的落後,主要是因為當下的教育規範對清晨型的人更加有利,畢竟在校學習大多集中在白天,夜晚型的作息規律讓他們的狀態很難在白天達到巔峰,更不要說集中注意力完成學業,那麼,輸給白天狀態更好的清晨型也是情理之中了。

研究顯示:越聰明的人,睡得越晚

夜晚型更善於創造,清晨型更懂得約束自己

來自心理學家Aparicio的一項研究指出:

清晨型和夜晚型在個性的表達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一般來說,清晨型的人更懂得約束自己,他們的自律性很強,言談舉止中規中矩,尊重權威,也更傾向於選擇團隊合作,性格偏保守,人際交往時會非常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夜晚型的人則更善於創造,討厭循規蹈矩,更傾向於獨立應對挑戰,性格偏叛逆,不喜歡別人對自己發號施令,為人處事常有一些出其不意的之舉。

研究顯示:越聰明的人,睡得越晚

夜晚型更喜歡追逐刺激,清晨型責任感更明確

研究顯示:

清晨型的人在大五人格理論中,在盡責性和宜人性的平均得分要遠超夜晚型。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清晨型的人責任心更強烈,並且很容易和別人建立親密關係,他們往往情緒穩定,對外界所施加的刺激表現得相當淡定,而夜晚型的人和他們一比就要遜色不少,不過“夜貓子”們也不需要灰心,雖然敏感和開放等特質在交朋友時沒什麼優勢,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去追逐刺激。

研究顯示:越聰明的人,睡得越晚

02

結語

事實上,清晨型和夜晚型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之說,這個世界很公平,你在得到一些的同時就註定要失去一些,就像《斷頭王后》中的那句“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正如前文說的那樣,夜晚型的人固然聰明,但叛逆且不好相處;清晨型的人固然穩健,但循規蹈矩、沒什麼創造力,更多的時候,

我們需要結合一個人的具體情況來評判這兩種型別實際的好與壞。

目前,心理學家已經證實,一個人是清晨型還是夜晚型,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各佔一半,並且我們的生物鐘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如果你覺得現在的作息模式已經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並且你願意做出改變,那麼不妨從調節生物鐘開始,長時間地堅持下去。

參考資料:《認知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