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海陸兼具,為何古代中國選擇農耕文明,而歐洲選擇海洋文明?

同樣海陸兼具,為何古代中國選擇農耕文明,而歐洲選擇海洋文明?

農耕文明內向溫和,具有傳承性,趨於穩定;海洋文明積極進取,創新性強,穩定性較差。二者都有各自的優點,要想擁有安穩的社會保障和開闊性的科技創新,就要二者兼具,相互融合,基於我們自身的傳統文化取長補短。

但同樣是海陸兼具,為什麼古代中國選擇農耕文明,而歐洲選擇海洋文明呢?是什麼導致了東西方的差異?這是非常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同樣海陸兼具,為何古代中國選擇農耕文明,而歐洲選擇海洋文明?

文明的起源與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密切相關,每個文明的發展又與發源地一直存在緊密聯絡。自然環境即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同時也制約人類創造文明的活動。以中國和希臘這兩種模式非常不同的文明為例,其發源與地理環境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

1。中國農耕文明的起源——黃河

農耕文明,是指由農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一種適應農業生產、生活需要的國家制度、禮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四大文明都是起源於大河,中國作為四大文明之一,也是以黃河流域為文明起源的農耕文明。中國祖先們依託大河生存,人口集聚,共同創造出連綿不絕的中華文明。

同樣海陸兼具,為何古代中國選擇農耕文明,而歐洲選擇海洋文明?

黃河流域和長江中下游地處溫帶,氣候溫和,河水沖刷的平原地勢平緩,加上降水豐富,為中國的農業生產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根據碳十四檢測,稷和水稻早在5500年前後就已經在中國和東南亞被馴化,成為糧食的,這說明中國在較早時候就已經開始有了農耕生產活動。

《左傳》有云:“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這裡講的是我們的祖先——神農氏炎帝,曾帶領部落“以火紀”,即用火驅逐野獸,用火燒掉荒草荊棘,開闢了農田,是開拓和發展農耕生產者的漢族先民。

同樣海陸兼具,為何古代中國選擇農耕文明,而歐洲選擇海洋文明?

農耕給人類帶來了充足的食物,人們不再把所有時間放在獲取食物上。解決了糧食問題後,人們開始有精力鑽研其他的東西,從而創造出區別與其他文明的獨特的文化內容和特徵,包括中央集權的國家管理理念、中庸之道、以及統一的語言、傳統戲曲、書法藝術和民間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

2。西方海洋文明的起源——希臘

西方人依託海洋,與海洋產生互動,沿著海洋進行生產貿易,西方的海洋文明正是繞著海洋產生的一系列海洋民俗、海洋信仰以及和海洋相關的景觀等。海洋文明之所以能夠稱得上文明的,是因為傳承的歷史長,更是早期孕育人類文明的搖籃之一。西方古代的海洋文明最典型的就是古希臘,它是整個西方文明的源頭之一。

同樣海陸兼具,為何古代中國選擇農耕文明,而歐洲選擇海洋文明?

古希臘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泛指區域。古希臘從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146年大約持續了650年左右,孕育出影響西方深遠的海洋文明,這與其獨特的地理結構有關。

從希臘半島看,許多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貫穿整個希臘半島,儘管這些山脈最高沒有超過一萬英尺的,但山勢陡峭很難翻越,但山勢陡峭,難於翻越,山把希臘半島與巴爾幹半島的北部分割開來,島嶼繁多,山脈叢立,導致了地理封閉,促使城邦文化的產生。

希臘半島無大河,因此水源不充足,也沒有平原,土地不肥沃,另外,冬季潮溼多雨,夏季炎熱乾旱的地中海氣候也不適宜農作物穩定的收成,因此古希臘農業生產落後,無法形成農業文明。

同樣海陸兼具,為何古代中國選擇農耕文明,而歐洲選擇海洋文明?

好在希臘三面環海,海岸線曲折漫長,海洋給了古希臘人廣闊的生存空間。一方面,城邦文化導致人口相對不集中,市場狹小,競爭激烈,但幾乎所有的城邦距離海洋的距離都不足40公里,憑藉著海洋優勢,古希臘迅速發展工商業,這是海洋文明重要的經濟要求。

陸路交通的不便,也讓古希臘人將目光放到海洋,古希臘大力發展航海業,積極與其他地方的人進行貿易,將自己的特產賣出去,換來糧食和精美的手工製品。

柏拉圖曾言:“如果公民們要從別的民族那裡得到他們所需要的, 他們的代理人就必須運去這些民族所需要的。如果他們兩手空空而去,他們也將兩手空空而返……因此,我們城裡的工人就不但要生產足夠國內消費的東西,而且也要生產一定數量和種類為別的民族所需要的東西”,從這可看出古希臘的對外交往非常普遍,海洋貿易非常發達。

東方文明大多比較內斂含蓄,人們性格溫和。而西方文明則銳意進取,大力擴張,人們侵略性強。這與其各自的發展歷程,發展方向有關。

1。中國農耕文明的歷史發展

中華文明是建立在大河流域的農耕文明,充足的水源,豐富的物產,讓我們更加註重自身的修養生息,注重內政,而不是侵略別國,開擴疆土。中華民族是缺少侵略性的,不遠征的民族,即使是面對實力遠遠不如自己的國家,古代中國也只是讓其稱臣納貢。

唯一有過遠征的是元朝,但在征服宋後,元朝也開始接受農耕文明,從事農業生產。鄭和下西洋屬於中國海洋文明的一部分,但也與西方有很大不同,龐大的船隊,漫長的航線,卻不是為了征服,而是為了宣揚國威,沒有任何侵略行為。

同樣海陸兼具,為何古代中國選擇農耕文明,而歐洲選擇海洋文明?

中國古代其實並非只有農耕文明存在,但農耕文明始終占主導地位,因為農耕文明的生產力相較於遊牧文明和海洋文明高,可以實現自給自足,又因為中國古代一直在抗爭北方的遊牧民族,多有勝績,偶有失敗。

例如鮮卑族戰勝了漢人,卻甘願接受漢文化,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的制度也是中華文明的範疇,因為農耕文明能給統治者帶來統治國家最需要的和平和穩定,即使是外族也願意將其延續下去。

就這樣,外族融入中華文明,中華文明也融合了不少北方少數民族的優秀文化,兩種文明相互競爭,相互融合,造就了海納百川的中華農耕文明。由於農耕文明不冒進,安分守己的特性,人們對於海洋存在敬畏之心,但中國並非沒有自己的海洋文明,只是沒有佔據明顯地位。

同樣海陸兼具,為何古代中國選擇農耕文明,而歐洲選擇海洋文明?

至於為什麼中國海洋文明為什麼那麼不顯眼,原因有二,第一是中國海岸線雖長,但優質港口較少,第二,也最重要的因素是統治者為了維護統治,放棄了海洋。明朝皇帝擔心沿海人民與海外勢力勾結,下令“片板不得下海”,閉關鎖國,清朝延續了明朝的做法。

中國就這樣錯失了發展海洋文明的機會,由此錯失了世界翻天覆地的變化,直到工業革命後,已經進入工業文明的西方用堅船利炮打開了還在農耕文明的中國的大門。

2。西方海洋文明的歷史發展

對於古代希臘而言,地理環境是造成其進行大規模的海外殖民活動的重要原因。希臘城邦資源有限,又不像農耕文明可以自給自足,因此只能出去尋找殖民地,公元前630年前後,鐵拉島七年無雨,鐵拉人被迫用抽籤的方式從每兩個兄弟中選取出一人到利比亞的庫列捏去殖民,可見當時的殖民更多的是趨於無奈。

同樣海陸兼具,為何古代中國選擇農耕文明,而歐洲選擇海洋文明?

希臘半島島嶼林立,山脈縱橫,地理隔絕導致各城邦更趨向於防禦獨立,而不是趨於統一,這與中國曆來執著國家的統一是有很大不同的。雅典當時還建立了強大的海上軍隊以抗擊龐大的波斯帝國,維持了國家獨立。

後來,希臘城邦被羅馬所滅,羅馬人繼承發揚了希臘文化,之後就成了整個成了整個西方國家的精神和文化的財富,基於這層文化淵源,海洋文明一直根植於西方國家的基因中。

西方國家在黑暗的中世紀思想禁錮,宗教狂熱,封建割據,戰爭不斷,整個西方就這樣沉寂了整整一千年,然後是“文藝復興”,復興了古希臘光輝燦爛的文化,同時復興了海洋文明。

同樣海陸兼具,為何古代中國選擇農耕文明,而歐洲選擇海洋文明?

即使是中世紀,西方人也從未放棄對海洋的探索,從泛善可陳的地中海海洋發展,到維京的“海盜時代”,海洋貿易並沒有停止,並發展出了具有海上貿易和港口中轉和城市發展的“傳統”。

進入近代,葡萄牙和西班牙資助了很多航海家,開闢了新航路。之後大航海時代到來,荷蘭,英國,法國,丹麥,瑞典等西方國家迅速跟進,開啟了近代數百年由西方國家主導世界的殖民帝國時代。海洋所帶來的,是比大陸更自由更廣闊的舞臺,也為西方海洋文明的發展提供了無限挑戰和機遇。

西方國家之所以搞海洋貿易,還是因為本身生產力相對落後,自身農耕文明不發達,加上土地的貧瘠,屬於短缺形經濟,所以海上貿易也是早期的西方人討生活的方式之一。血腥黑暗的近代“海洋發跡史”也是基於在原有的土地上不足,需要掠奪其他地方的資源。

同樣海陸兼具,為何古代中國選擇農耕文明,而歐洲選擇海洋文明?

正如列寧在《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文中深刻分析的那樣:“資本主義如果不經常擴大其統治範圍, 如果不開發新的地方並把非資本主義的古老國家捲入世界經濟漩渦之中, 它就不能存在和發展。”當然,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正是海洋文明促進工業革命的爆發,讓人類進階到更高階的文明狀態。

中華文明發源於大河流域,其地理環境優越,適合農業生產,從而誕生了農耕文明,在往後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基於統治者的統治要求,融合了遊牧文明,錯失了海洋文明,農耕文明始終佔據主導地位。

同樣海陸兼具,為何古代中國選擇農耕文明,而歐洲選擇海洋文明?

西方海洋文明起源於希臘城邦文化,希臘陸地地理封閉,三面環海,非常適合發展海洋文明,同時為了維護自身發展和獨立,希臘發展海洋貿易,建立海軍,此後西方基於文化淵源,一直沒有放棄探索海洋,並最終開啟大航海時代和工業革命,並開創了由西方國家為主導的殖民帝國時代,也將人類文明帶上一個新的臺階。

1、《淺析地理環境對海洋文明發展的影響——以希臘城邦國家為例》

2、《東、西方水文化對比及思考》

3、《淺析農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差異》

4、《炎帝是沿江河拓展農耕的漢族先民首領》

5、《數理分析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起源和分離》

6、《西方海洋文明千年興衰歷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