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稱謂演變簡史:漢武帝、唐太宗、康熙帝,命名規矩有何不同?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康熙乾隆,這是最為我們所熟知的古代帝王。

但是,在這些熟悉的稱謂背後,其實隱藏著這樣一段皇帝稱謂的演變史:

在不同時期,人們對皇帝的稱謂方法其實是不同的,漢武帝、唐太宗和康熙帝,其實其背後分別代表了3種不同的稱謂規則。

在歷史上,

從漢朝到隋朝,一般使用皇帝的諡號作為其稱謂;而從唐宋到元朝,則是使用皇帝的廟號作為稱謂;而到了明清兩代,年號又取代了廟號,成為皇帝們新的代名詞。

皇帝稱謂演變簡史:漢武帝、唐太宗、康熙帝,命名規矩有何不同?

一、諡號時期(從漢到隋)

所謂諡號,就是指古代的皇帝、大臣、親貴、士大夫等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

諡號起始於周代,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別名。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按說他也應該有諡號,但他認為,讓臣子去議論君王,這是

“大不敬”

,所以便廢除之。

所以,古代皇帝擁有自己的諡號,是從漢朝正式開始的。

諡號按照意義的褒貶,可分為三類:“美諡”、“平諡”、“惡諡”。

皇帝稱謂演變簡史:漢武帝、唐太宗、康熙帝,命名規矩有何不同?

1、“美諡”,

顧名思義,就是表揚類的諡號,如“文帝”、“武帝”等,分別代表了“經緯天地”的才能和“開疆拓土”的偉業。

2、“平諡”,

往往帶有同情的意味,如後主劉禪是蜀漢懷帝,這裡的“懷”字表示“慈仁短折”。

3、“惡諡”

,是一種帶有批評意味的諡號,比如,楊廣給南朝陳後主陳叔寶的諡號是“陳煬帝”,楊廣死後,唐高祖李淵給楊廣的諡號同樣是“煬帝”。按照當時人的理解,這就等於是對著陳叔寶和楊廣直接開罵了。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

重複的皇帝諡號也越來越多。

比如,劉徹的諡號為武帝,而後西晉以及宋、齊、梁、陳等割據政權的皇帝中均有武帝的諡號,比如宋武帝劉裕,梁武帝蕭衍。

如此一來,多有重複的諡號,自然會被另外一種稱謂所替代,這就是廟號。

皇帝稱謂演變簡史:漢武帝、唐太宗、康熙帝,命名規矩有何不同?

二、廟號時期(從唐至元)

從唐朝開始,皇帝的諡號逐漸變得冗長複雜。這是因為,原來去世的帝王只有1個字作為蓋棺定論,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諡號逐漸變長,意義逐漸失於真實,變成了溜鬚拍馬之物。

比如唐代李世民的諡號是“文武大聖大廣大孝皇帝”,多達10個字。

這個時候,再去拿諡號來稱呼某一位皇帝,就顯得不太合適。所以,另外一種簡約的形式出現了,那就是以他們的廟號作為代稱。

皇帝稱謂演變簡史:漢武帝、唐太宗、康熙帝,命名規矩有何不同?

廟號是古代帝王去世後,後人在太廟之中奉祀時追尊的名號。

比如開國皇帝廟號為高祖或太祖,第二任皇帝為太宗。

但是,因為長時間的使用,這些廟號仍然存在重複的問題,比如唐朝有“太宗”,即第二任皇帝李世民;宋朝也有“太宗,即第二任皇帝趙光義;宋朝有“太祖”,即趙匡胤,元朝也有“太祖”,即成吉思汗。

為了避免重複與混亂,另外一種稱謂方式又逐漸取而代之,這就是年號。

皇帝稱謂演變簡史:漢武帝、唐太宗、康熙帝,命名規矩有何不同?

三、年號時期(明清兩朝)

明清時期,人們已經無法透過一個皇帝的諡號來評價他執政時期的優劣,比如

明太祖朱元璋的諡號多達23個字

,即“開天行道雄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其中的溢美之詞已經多到無以復加,在這種情況下,透過諡號來評判一個皇帝的優劣已經變得不再可能。

雖然這種稱謂幾乎不會存在重複,但也給稱呼那些過往的君王們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在這一時間,年號的使用和更改頻率也發生了變化,使得用年號來代指一位皇帝稱謂了可能。

在明朝以前,各個朝代的年號是多變的,一個皇帝往往有多個年號。比如,漢武帝有多達11個年號,唐高宗有多達14個年號。在這種情況之下,人們不可能用一個年號來稱謂一個皇帝。

皇帝稱謂演變簡史:漢武帝、唐太宗、康熙帝,命名規矩有何不同?

而在明清時期,除了皇太極以外,每個皇帝都只使用一個年號。比如康熙帝,“康熙”這個年號,一用就是61年。

在這種情況下,用年號來稱呼一個帝王,就顯得極具“辨識度”了。

在稱呼年號的情況下,更不會出現當年秦始皇所擔憂的

“大不敬”

問題。因為年號作為皇帝的稱謂,愈發變得中性。

從字面意思來看,你根本就無法理解“康熙”和“光緒”到底誰是明君。

因此,在明清時期,年號取代了諡號和廟號,成為皇帝們的最後稱謂。我們所熟知的康熙、乾隆、光緒等,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