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不過幾十年曆史,古代人不會拼音是怎麼知道文字發音的

拼音到目前為止,還不到百年的歷史,那麼我們不禁要問了,古代人是如何一代一代的教授後代漢字發音的呢?

比較古老的是譬況法,即用近似的事物來比照說明。

楊慎所著《丹鉛雜錄·古人多譬況》:

“秦漢以前,書籍之文,言多譬況,當求於意外。”

但這樣問題來了,這種還是從意思上去類比事務,根本達不到學發音的目的。

所以遠古時代的十里不同音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後來,為了讓交流更加的便利,聰明的古人發明了另一種發音教授法:讀若法。

拼音不過幾十年曆史,古代人不會拼音是怎麼知道文字發音的

讀若,就是用一個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簡字來標註一個比較難的字的讀音。

比如“儡,讀若雷”。

可是問題來了,用於讀若簡單字需要先天口口相傳不說,因字數有限,只能標註近似讀音。

比如古書有這樣的讀若記載:“蠟,讀若狙司之狙”,“珣,讀若宣”。

知道有人管福建人說胡建人,湖南叫弗蘭的原因了吧?

當然,隨著讀若法的進步,以及華夏文明的進一步交融,一個更加精準的注音法誕生了:

直音法,與讀若法這種含糊的注音不同,直音法要求,必須找到一個相同讀音的簡字,方能稱為直音法。

拼音不過幾十年曆史,古代人不會拼音是怎麼知道文字發音的

不知道大家看過《山海經》沒有,裡面大量的怪物的名字都是生僻字,但古人都會在旁用直音法標註,讓大家讀起來不會有障礙。

當然,直音法也有侷限,於是漢語言音韻的始祖,可以說是拼音的雛形:反切法誕生了。

反切法,就是用兩個字來注音一個字的方法,基本形式是這樣的,例如:

冬,都宗切。即使用了第一個字“都”的“d”,然後使用了“宗”的“ong”,就可以很好的知道冬的發音是什麼了。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