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過去,中國的鄉土底色變了嗎?

75年過去,中國的鄉土底色變了嗎?

知來路,啟新程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無疑是經典之作,雖薄卻厚重。

這本書的原型是他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裡開設“鄉村社會學”課程的授課內容,後來應邀在《世紀評論》開專欄分期連載,再經過編排、改動,1947年集結出版。37年後,1984年又由三聯書店重刊。

75年過去,中國的鄉土底色變了嗎?

作者: 費孝通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在重刊序言中,費孝通先生說:這本小冊子和我所寫的《江村經濟》《祿村農田》等調查報告性質不同,它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寫,而是從具體社會里提煉出的一些概念。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沒有經過琢磨,大膽樸素。當三聯書店提出想重刊此書時,我又重頭讀了一遍,我不能不為當時那股闖勁所觸動,而今老矣。

初版時,他在《後記》中稱這是自己的“一段嘗試的紀錄罷了”。嘗試什麼呢?“嘗試回答我自己提出的‘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

這是一本誕生於75年前的著作,如今讀來卻毫不陌生。社會雖不停更迭,但“往上數三代都是農民”。筆者想說的是,鄉土社會是中國的傳統社會模式,是紮根在我們腦中數千年不變的固有觀念。

儘管歷經變革,人們腦中仍然保留著許多鄉土社會的觀念。也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言,每個人的“當前”,不但包括他個人“過去”的投影,而且是整個民族的“過去”的投影。

1

土氣

從學術角度來看,“現代社會學的一個趨勢就是社群研究”,初步工作是在一定時空坐落中去描畫出一個地方人民所賴以生活的社會結構,第二步是比較研究,在比較不同社群的社會結構時,常發現了每個社會結構有它配合的原則,原則不同,表現出來結構的形式也不一樣。按照費孝通先生自己的歸納,《生育制度》是前者,而《鄉土中國》屬於後者。

那麼,中國鄉土社會的社會結構與原則是怎樣的呢?我們看到,《鄉土中國》的第一句話是: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

75年過去,中國的鄉土底色變了嗎?

有學者考證,當年《世紀評論》上共發表了15篇文章,第一篇《傳統在英國》並未收錄進來。所以,這句總結,不是站在現代社會或是城市生活的立場上來講的,而是在與西方社會對比之後給出的結論。而且,這種中西比較的思路貫穿全書。

解釋這種“鄉土性”,費孝通先生用了“土頭土腦”“土氣”這類詞。不是藐視,也並非說鄉下人愚笨,而是說一種向土裡去討生活的傳統,一個和泥土分不開的民族。

費孝通先生初次出國,奶媽用紅紙給他包了一包灶上的泥土,如遇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時,可以煮湯吃。

老農民看見螞蟻搬家,就會忙著去田裡開溝。

國人去到西伯利亞居住,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撒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

因為這種黏著在土地上的特性,使得人們世代定居,很難大規模、遠距離的流動。

也正因為與泥土相關的“穩定”“社會緩慢的變遷”,產生了異於其他社會結構的交流方式、文化傳承、差序格局、道德體系、家族社會、感情生活、禮治秩序、權力表現等等。

在理解鄉土本色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瞭解費孝通先生隨後所說的一系列中國基層社會的外在表現與內在邏輯。

2

穩定

鄉土的本色可以被濃縮為熟悉與穩定二詞。

有人敲門,你問:“誰呀?”如果是在鄉下,十有八九門外的人會回答一個大聲的“我!”你可以直接用聲氣辨識來者。

可假設是在如今城市的商品房裡,門外的不速之客要麼是社群網格員,要麼是物管,要麼是查燃氣安全的師傅。他的足聲、聲氣,甚至氣味都是不能“自動”報上名來的。

鄉土社會的生活背景是“熟人圈子”“面對面的社群”,日常接觸的老是那些人,生活於其中的人相互熟悉,不但文字多餘,語言尚且都非傳情達意的唯一象徵體系。

75年過去,中國的鄉土底色變了嗎?

而且,生活“穩定”。費孝通先生小學時寫日記,苦思再三,只寫下“同上”兩字。“不知老之將至”就是描寫“忘時”的生活,所以桃花源不知秦漢也沒有關係。

只有在都市生活中,一天到晚接觸著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記下通訊錄,微信也一定要及時改備註。

費孝通先生在昆明那段時間有了自己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找不到醫生,只有請教房東老太太。她一聽哭聲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用鹹菜和藍青布去擦孩子嘴腔,“一兩天果然好了”。

據他觀察,當地每個母親都知道這個“不必講學理”的辦法,“既有效也就不必問理由了”。

這便是鄉土社會獨特的傳統傳承的現象之一——不必知之,只要照辦。

鄉土社會安土重遷,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在這種不分秦漢、代代如是的環境裡,個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經驗,而且同樣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經驗。”費孝通先生說:“一個在鄉土社會里種田的老農所遇著的只是四季的轉換,而不是時代變更。前人所用來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案,儘可抄襲來作自己生活的指南。”

所以,我們常見到現代醫學與“民間偏方”的衝突,後者往往出現在老一輩人轉發的圖文連結中,他們對“偏方”靈驗的效果深信不疑,其中含著的“不可知的魔力”,投射著他們過去的生活記憶。

依著老法子應付新的問題,生活上的解決方案一代代傳承下來,規矩、儀式、秩序也同樣傳承了下來,形成禮、俗。

禮,不同於法律,也不同於道德,“禮並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力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禮是主動的。”

費孝通先生說,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從俗即是從心。

3

水波

禮俗秩序的建立,不在身外的權力,而是注重修身,注重克己。這也就形成了鄉土社會最基本結構的核心,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提出一個概念——差序格局。

西洋社會是“團體格局”,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他們是由若干人組成的一個個的擁有清晰界限的團體”。

與這種團體格局相比,中國的社會格局“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絡,每一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水波向外,無外乎一個“推”字,由著這個“己”推出的圈子。大可“一表三千里”,而小可以縮到只剩家庭成員,並根據與中心“己”的距離遠近來區分厚薄。

這個水波有兩股力量,向外推是其中一股,向內求又是另外一股。在這種富於伸縮性的網路裡,隨時隨地有一個“己”作中心,這就是伸縮性網路中的自我主義,即一切價值是以“己”作為中心的判斷。漣漪的範圍也“要依著中心的勢力厚薄而定”,“在鄉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錢的地主和官僚階層,可以大到像個小國”。

兩種力量交織,“圈子”能放能收、能伸能縮。它遵循“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由此及彼、由裡及外的順序,從己到家、由家到國、由國到天下,社會關係是從個人逐漸推出去的差序格局。私人聯絡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絡所構成的網路”。

正是這種差序格局下的鄉土本色,維繫著私人的道德,影響著親屬關係、血緣關係甚至地緣關係,並擴大到家庭之外的家族,甚至影響著鄉土社會的政治秩序和統治方式。

75年過去,中國的鄉土底色變了嗎?

4

現實

費孝通先生說,鄉土社會並非完全靜止的,只是在緩慢地變化。不過,面對社會急速的變遷,這套傳統的秩序與結構受到了衝擊——

文字要下鄉,遭遇了文化上的阻礙;“法治”要建立,有了思想觀念和社會結構上的衝突;商業要繁榮,需要建立新的“陌生”關係;以搞事業為初衷不斷擴大的家族,也與現代企業管理產生了矛盾;繼替也有了新的表現,除了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以外的第四種權力“時勢權力”將發揮作用。

因時勢變遷,鄉土社會也正在發生底層邏輯的鬆動。

費孝通先生在全書最後提到,社會變動得快,原來的文化不能有效應對時,人們就不能不推求行為和目的之間的關係,就發現慾望並不是最後的動機,開始注意到生存條件本身,把生存條件變成自覺。自覺的生存條件是“需要”,有別於“慾望”,需要人們依據已知的受端和目的的關係去計劃他們的行為,從而進入科學化的理性時代。

在鄉土社會中,人可以靠經驗、靠慾望去行事,“食色性也。為了種族延續,人會有兩性之愛;為了營養,人會有五味之好”。

但在現代社會中,慾望並不能作為人們行為的指導。於是產生“需要”,並且因之有了“計劃”,“從慾望到需要是社會變遷中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

幾年前,教育部統編高中語文教科書,將《鄉土中國》作為“整本閱讀”的指定書目。在個人的今昔之間、社會的世代之間築通橋樑。知來路,啟新程,研究鄉土社會,也有助於在社會變革中尋找到解決問題的穩妥路徑。

文 | 吳林靜

領讀計劃

城叔

“領讀計劃”持續進行中~

每週末,

城市進化論編輯室將精挑一本書籍,

進行領讀或分享讀書隨筆。

希望城友踴躍留言互動。

每當變幻時,

不如去讀書。

#本期話題#

【你是否有在農村生活過?你眼中的鄉土社會有何特點?】

歡迎評論區留言,我們扶你上牆。每期話題留言點贊前2的城友【統計時間截至下週五(7月29日)18:00】,將獲贈城叔推薦書籍,歡迎和城市進化論編輯室一起讀書~

上期獲獎公示

感謝城友積極參與,上期獲得贈書城友如下圖所示,編輯室將於7月25日與獲得贈書城友聯絡。“領讀計劃”持續進行,歡迎關注。

75年過去,中國的鄉土底色變了嗎?

*最終解釋權歸城市進化論所有

往期閱讀

75年過去,中國的鄉土底色變了嗎?

75年過去,中國的鄉土底色變了嗎?

75年過去,中國的鄉土底色變了嗎?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無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