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藝術展,“打卡”之後呢?

隨著城市文化氛圍的提升,走進博物館、美術館觀看藝術展覽成為越來越多市民會選擇的休閒方式。這其中,名家大師展和沉浸式藝術體驗展在當下無疑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青睞,而6月22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心靈的暢想——梵·高藝術沉浸式體驗”(以下簡稱“梵·高展”)則將這兩類展覽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也正因此,在國博一樓大廳等待進入展廳的觀眾隊伍排成了長長的好幾列。

沉浸式藝術展,“打卡”之後呢?

沉浸式藝術展,“打卡”之後呢?

2019年6月22日,“心靈的暢想——梵高藝術沉浸式體驗”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本次沉浸式體驗採用全新的360度全景全息影片影像技術,完美還原梵高200多幅原作,帶領觀眾體驗一場多感官藝術盛宴。

沉浸式藝術展,“打卡”之後呢?

相比大師展需要更高的藝術修養和更多的知識儲備,沉浸式藝術展則沒有那麼高的門檻,反而是經常透過令人目眩的各種科技手段,努力消弭藝術作品、藝術家和普通大眾之間的隔閡,釋放藝術的各種潛能,使藝術走向更廣泛的領域。隨著沉浸式藝術展成為一種時尚潮流,人們不禁會問,它為何如此火爆?它對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哪些賦值?琳琅滿目的沉浸式藝術展真的各有千秋嗎?在這種大受追捧的背後,也存在著一些令人擔憂的因子,例如,相較於高昂的票價,它的內容是否真的能和票價對稱?在“炫目科技”“沉浸式”“網紅展”的推介噱頭下,我們應該捕捉什麼,以及如何預測它的未來之路?

沉浸式藝術展,“打卡”之後呢?

沉浸式展覽往往是讓觀眾厝身於一個特定空間內,運用數字化虛擬技術合成並重構世界,透過藝術情境的融合,為觀眾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心靈場域。這並非近幾年才出現的新概念,早在上世紀初,藝術家就已經開始嘗試製造沉浸式的直觀體驗。2016年10月,美國惠特尼美術館舉辦“夢境:沉浸式電影和藝術”專題展,就完整呈現了沉浸式展覽這一形式的歷史發展軌跡。

科技感、互動性、趣味性是沉浸式藝術展的重要特點,也是它相比普通藝術展更能吸引大眾的重要原因。科技的突進、裝置的更新,讓藝術作品變得更為生動,觀眾在這樣的場域中能進一步從多維度體會創作者的用心,全身心地感受作品背後的豐富涵義。這樣的“體驗模式”代替了以往的“觀看模式”,觀眾的感受和體驗被放在了一個核心的位置,強調他們和藝術家、作品之間的互動。

沉浸式藝術展,“打卡”之後呢?

正如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王春辰所說:“傳統審美觀念中,觀眾和作品之間的關係是‘靜觀’,存在空間和心理上的距離和隔閡。但今天當代藝術更多談到的是‘融入’,強調主體與物件相互滲透。沉浸式藝術是一種主體對客體的全方位包圍、置入。”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沉浸式藝術展是隨著科技進步應運而生的一種藝術形式,因此,它受到歡迎,成為大家口中的“網紅展”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一位美術館工作人員表示,美術館引進這樣的“網紅展”,有利於營造美術館本身的前衛形象並激活其他展覽,形成口碑基礎,同時吸引更多人走進美術館,接受藝術的審美薰陶和教育。

沉浸式藝術展,“打卡”之後呢?

然而,我們不禁要問,形形色色的所謂沉浸式藝術展,都值得去“打卡”嗎?

今年32歲的侯女士是北京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的常客,也是一位藝術展覽愛好者,她告訴記者:“這次梵·高展看完之後儘管覺得現場效果震撼,但整體更偏娛樂性質,投影播放的速度和音效,還有容易讓人眩暈的VR眼鏡,都讓人很難靜下心去思考藝術作品本身的魅力。”“遺憾的是現場全部是投影技術而沒有原作”,這使得不少觀眾對展覽感到失望,且認為相對於120元的門票,價效比偏低。

我們看到,很多藝術展雖然都掛名“沉浸式”,但無論是策劃理念、呈現內容還是現場打造都迥然不同。有些展覽是以某一位藝術名家或某一幅名作為主體,藉助科技手段使觀眾更生動、更深入地瞭解藝術家的生平、藝術理念以及創作背景。例如,此次梵·高展采用全新的360度全景全息影片影像技術,還原了梵·高的200多幅原作,還有從2016起在全國17個大城市巡展的“印象莫奈:時光映跡藝術展”等,這樣的展覽一般與科技文化公司合作,而沒有專門的策展人,它們往往聚焦追求新穎的科技手段來使現場顯得更炫,而不帶有明顯的思想意識和問題指向。

沉浸式藝術展,“打卡”之後呢?

日本跨學科數字藝術團隊teamLab是近年來打造沉浸式藝術展的領先者,這是一個由程式設計師、工程師、數學家、CG動畫師、音樂人、建築師和平面設計師等400個不同領域人士組成的團隊。從主題設計上看,teamLab根植於日本傳統藝術和現代動畫形式,在創作中常常借用許多自然元素來探索身處資訊時代的人類行為,並對新型社會的發展演變提出創新的模式與思考。例如,在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上,teamLab以紅樹林為主題,創作了一件全新的數字藝術裝置作品。他們希望,人們在這件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每個人都是自然的參與者,並且人與自然的生命迴圈是緊密相關的,以此啟發他們思考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生。2018年,teamLab在東京開放的一座永久沉浸式藝術博物館中,專門開闢了一個名為“未來遊樂園”的空間,這個空間是關於“共同創造性”的教育專案及實驗場地,因為他們關注到隨著科技的日益進步,越來越多的工作會逐漸被機械和人工智慧所取代,因而培養創造力成為十分重要的事情。

沉浸式藝術展,“打卡”之後呢?

對於藝術家來說,沉浸式藝術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部分當代藝術創作與流行文化合作的嘗試,在這些展覽中的當代藝術作品相對來說會更容易被“解讀”,雖然有時候這些“解讀”與作品的內涵並不對等,但是它無疑為作品被大眾接受提供了更富餘的空間。作為全球最受歡迎藝術家之一的奧拉維爾·埃利亞松,他的作品語言能夠超越國籍,引發社會各個階層的討論。日前,他在北京紅磚美術館的個展也引起了很多人在朋友圈“打卡”和“解讀”。“畢竟下里巴人和陽春白雪不可兼得,有可能你的作品吸引眼球但缺乏深度,我會盡量保持平衡。”奧拉維爾·埃利亞松說。

沉浸式藝術展,“打卡”之後呢?

策展人、評論家黃篤認為以何種形式打造沉浸式展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思考。“在今天,藝術最重要的意義和功能還是圍繞著人的想象力而展開的,我們今天更應該去思考科技與我們的生活、藝術創作、工作方式到底是什麼關係。因此,一個好的藝術展或沉浸式藝術展,其策展和構想都要圍繞著人本身,來顯示出作品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顯示出具有哲理的思考。”同時,他也提醒,在面對藝術與科技的融合時,仍舊需要客觀的評判和審慎的選擇,才不至於使藝術的內在氣質最終被科技所吞噬和消解。

沉浸式藝術展,“打卡”之後呢?

“從公共文化的角度來說,提高公眾的藝術判斷力和審美並不能靠娛樂性質很強的網紅‘打卡’出來,娛樂不是不可以,但不可能365天都只去‘打卡地’,我們哪怕假設網紅展對於公眾來說是需要的,但也不能全部如此,藝術需要有其精神的屬性,以前說是精英,現在說是個體,對個體的反思和塑造需要真正的藝術教育。”策展人、批評家王南溟認為,如果美術館常年只靠引進熱門的沉浸式藝術展來吸引人氣,造成的結果就是美術館在公共教育上的慵懶,也使美術館的原創展萎縮。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5G時代的來臨,沉浸式藝術展還會有更多的發展空間,這也讓我們對未來的藝術展覽,以及藝術與生活的關係充滿了美好的想象。然而,當下沉浸式藝術展的良莠不齊也提醒著我們,新的概念或技術不能代替內容成為展覽本身的全部價值,當我們能夠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對光電效果的好奇心,或者追逐潮流的從眾心理,而是開始追問這個展覽真正給我們的內心世界帶來什麼的時候,技術與藝術背後本該具有的文化底色才能浮現出來。

本微信圖文資料來自中國文化報,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僅供參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