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理財思想

孟子的理財思想

《孟子》中雖然沒有關於理財的專章論述,但很多篇章都對理財、賦稅等內容有所涉及和論述。孟子的諸多理財思想,對現代政府理財也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孟子的理財思想可以歸納、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孟子的義利觀是辯證、兩全的。孟子的財政思想主要是重“仁”“義”。《孟子》中記載了孟子與梁惠王的對話,孟子這樣表達自己的觀點,“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所以,孟子主張義而後取、見利思義。在孟子看來,可以先義而後取,但也要做到取利於民,用之有道。顯然,孟子認為義、利是辯證統一的,道德價值高於物質利益,人的精神追求遠比物質需要有意義,反對赤裸裸、不知羞恥、不擇手段直接追求利益。

孟子的會計誠信觀念。孟子思想在財務會計上體現為誠實守信,不做假賬,講求會計誠信。《孟子·萬章下》記載,“孔子嘗為委吏矣,曰:會計當而已矣”,反映出會計的本質、內涵和原則。顯然,孟子是贊同孔子的觀點的。“當”具體表現為:對經濟收支事項要遵守會計制度記錄得“當”;對會計事項的記賬和計算、結算要處理得“當”;會計人員要誠信為本、德才兼備、使用得“當”,對經濟收支事項的會計處理要遵守會計制度和準則,做到賬實相符、賬賬相符、賬款相符。如實反映經濟收支事項,會計人員一定要講求會計誠信。這些方面的觀點,在今天看來,對促進經濟健康有序高質量發展,推動新時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都具有多方面的啟發價值。

實行輕徭役薄稅負的財政政策。孟子主張“取於民有制”“省刑罰,薄稅斂”,就是強調徵稅要有度,不要搞苛捐雜稅,要輕徵薄斂,減輕人民負擔。孟子認為,“不信仁賢,則國空虛;無禮義,則上下亂;無政事,則財用不足”“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孟子把“什一之稅”描繪為最理想的稅制,認為這種十分抽一的稅率不能再提高,否則,輕則傷國,重則傷民,而且還要根據實際收成情況減徵或緩徵。孟子列舉當時賦稅繁多的情況時說,“有布縷之徵,粟米之徵,力役之徵”,徵布、徵糧,還要徵勞役,三重負擔加在一起,人民是不堪忍受的,以至於“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離”,所以孟子主張“君子用其一,緩其二”,對這種重稅加以寬減。孟子的這種主張,實質是仁政思想在財政上的體現。減輕稅負,反對苛捐雜稅、重重盤剝百姓,只有這樣,才能本固邦強。促進生產,藏富於民,人民富裕了,財政才能有充足的收入來源。其中,按照十分之一的“度”徵稅的觀點,對後世影響極大。

有恆產者有恆心的產權理論。孟子認為“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孟子認為,百姓擁有固定的資產,才會安居樂業,才能有所顧忌,不敢犯上作亂、作奸犯科,不會違法亂紀,胡作非為。孟子說,百姓安居樂業,物質生活有保障,再大興教育、大辦學校,以仁愛、孝悌思想施行教化,引導人民提高思想境界,與人為善,從而形成親親、長長的良好道德風尚,做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合理規劃、重視生產達到富民強國的目標。孟子認為,“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食之以時,用之以禮,財不可勝用也”“善政得民財”。孟子為貫徹其“仁政”,提出並創立了一整套以井田制為模型的理想經濟方案,對後世限制土地兼併、緩和矛盾產生了深遠影響,對治國理政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孟子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所謂“經界”,就是劃分整理田界,實行井田制。孟子所設想的井田制,是一種封建性的自然經濟,以一家一戶的小農為基礎,採取勞役地租的形式。每家農戶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吃穿自給自足。統治者實行這樣的仁政,可以得到百姓的衷心擁護,就可以無敵於天下。孟子大篇幅論述井田制,就是要解決以農耕為基礎的社會的根本問題,其中涉及了三老、官吏、學者等不直接務農人員的產生、比例,土地肥瘦的輪耕,老年人的贍養等具體問題,體現了平均思想。

針對當時重農抑商思想,孟子還提出了重農不抑制商業的理論,農商並舉相比於重農抑商先進了很多。在財政管理上注意儲存和儲備,孟子主張量入為出。孟子還提倡尊崇節儉的生活準則,要求在財政支出方面,做到克勤克儉,節省開支。

另外,孟子主張尊重客觀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搞好財政和經濟工作。孟子認為,“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鮮明體現了孟子尊重客觀規律、保障經濟健康執行的觀點。孟子曾經以大禹治水為例,說明只有掌握水往低處流的客觀規律,才能因勢利導,疏通水道,完成治水大業;孟子又以揠苗助長的例子,說明違背客觀規律,只能適得其反。經濟和財政執行也有其內在規律,應當按照規律辦事。孟子的這些觀點,對於今天探討如何處理市場與政府等方面的關係,也有很多啟示。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