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生《秋水》

蓉城連日陰雨,很好詮釋了“蜀犬吠日”這個成語產生的氣候條件。秋季的多雨,河川漲水,是謂“秋水”。

十指生《秋水》

宋 夏珪 錢塘秋潮圖

記得初學琴的時候,有個琴友唸了一首詩,一聽難忘。後來查到,這是宋代道門白玉蟾祖師的詩,錄之如下:

聽琴

十指生秋水,數聲彈夕陽。

不知君此曲,曾斷幾人腸。

古琴的琴音講究中正平和,總體來說就算是表達悲苦愁思的曲子,聽起來也沒二胡一類的曲子那麼悲涼。因此在讀這首詩時,不禁好奇,是哪首琴曲,達到讓人斷腸的心境?

如果靜心細辨,古琴曲確是有悲喜之別。古琴曲調,分“正調”“借調”“轉調”三大類。借調、轉調是在正調基礎上進行的變化,借調不變動琴軫(即不改變琴絃的音高),轉調則要變動琴軫(即改變琴絃的音高)。

這三種大的曲調分類,與琴曲的情感、曲意表達相關。一般來說,“正調”類曲子在曲意情感上都比較“正”,平和、淡雅。

十指生《秋水》

宋 劉松年 江浦秋亭圖

“借調”“轉調”類曲子所表達的情感則比較豐富,例如轉調曲中的常用“緊五絃”定調,為《陽關三疊》《欸乃》《瀟湘水雲》這類跌宕起伏的曲子所用。祖師詩中的琴曲,或許就是某種轉調或借調曲吧。

後來老汪發現,真有一首琴曲叫《秋水》,這是一首“借正調不慢三絃”的曲子(即借調曲)。曲子頗有韻致,雖是借調,但不是“斷人腸”的曲情,而是一首道家琴曲,表達的是《莊子·秋水》篇的意境。

老琴家査阜西先生曾說《秋水》和《神化引》《龍翔》《秋塞吟》等等曲譜大致相同,在不同譜集裡曲名迥異,或曲名近似而曲譜不同,歷來的古琴家對這類曲子有所爭論。

那麼這些曲子之間是什麼關係呢?該怎麼理解《秋水》的曲情曲意呢?

十指生《秋水》

秋水-天聞閣琴譜

《春草堂琴譜》《天聞閣琴譜》都說《秋水》是《莊子》篇名,即《神化曲》,又名《神化引》,當時人截去第三、四、五、六段名《昭君怨》。

從題目看,《昭君怨》與《秋塞吟》表達“邊塞”詩情,大約比較悲情。古琴曲的曲調多有相似的片段,不同組合,會呈現不同的意境。去掉了整整四段,實際上可以說是另一首曲子了,也就不存在爭議。

而如《神奇秘譜》《浙音釋字琴譜》等琴譜所載的《神化引》,又名《蝶夢吟》《蝶夢遊》,其曲意取自《莊子·齊物論》中的“莊周夢蝶”故事。

王夫之、劉鹹炘(xìn)、王叔岷等學者認為,《莊子·秋水》這篇與《齊物論》所表達的思想一致。那麼,《秋水》與《神化引》有著一致的思想,其曲調相似也就可以理解了。

十指生《秋水》

清 張若靄 張若澄秋山撫琴圖

《莊子·秋水》篇,以前中學課本里曾收入過片段。黃河的河神——河伯,在秋天到來,河水漲大的時候,洋洋自得,認為天下最美的就是自己這條河了。順流東行,見到了北海,才發現海的廣大,自己的渺小。“望洋興嘆”“貽笑大方”兩個成語,就出自這裡。

接下來,北海的海神——若,與河伯進行了一番對話。內容高深,講的是萬物齊一、精粗本末、自然之理,以及修道的根本。老汪未能讀得完全明白,不敢妄言,讀者有興趣,可以找來全篇閱讀。

北海若最後告訴河伯:“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反樸歸真,不跟隨人的名利慾望沉淪,不存機巧之心,堅守真理的自然規律(天理、天命),就是修道。

試一試,彈《秋水》、聽《秋水》的時候,能不能體會到河伯和北海若對話的精神?(網上可以搜到《秋水》古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