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是最古老又最年輕的一種樂器

十五彈箜篌 是什麼樂器

箜篌是最古老又最年輕的一種樂器

最早知道箜篌這種樂器,是上學時讀過的兩篇詩文。

一篇是漢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第二段一開始,劉蘭芝自我介紹那幾句:“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另一篇是李賀寫的《李憑箜篌引》:“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第一次近距離見到箜篌,是2014年參觀中國音樂學院。但也只是走馬觀花,一看而過。

昨天我到國家博物館,看剛開展的《天地同和——中國古代樂器展》,展廳裡有箜篌,而且有5把之多。引起我寫這篇文章興趣的,是因為這5把箜篌被分為兩組,分放在兩個不同的區域,最關鍵的是這兩個區域不在同一主題下。前3把一組,放在第三專題“絲竹相合妙音飛花”,這我可以理解,因為這一部分陳列的都是阮、琵琶、古琴之類的絲絃樂器;後兩把一組,放在第四專題“雲間鑼鼓日月同輝”,我就有點不明白怎麼回事。

箜篌是最古老又最年輕的一種樂器

箜篌是最古老又最年輕的一種樂器

箜篌是最古老又最年輕的一種樂器

我仔細看了一下這兩組箜篌,前面一組單排弦,且弦數不等,中間那把10根,左側那把鳳凰造型的與右側那把都是23根。按箜篌背景牆上的文字介紹,箜篌原為西亞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在公元前3000年創制,大約對應到我國古代的良渚文化時期,可算是歷史悠久。按箜篌的形制分,有臥箜篌、豎箜篌和鳳首箜篌三種。這三把中,右側兩把是豎箜篌,左側這把該是鳳首箜篌。

第二組的兩把箜篌,都是雙排弦,每排36根,共72根。在樂器下方有一個展籤,上面寫著:“轉調箜篌:20世紀80年代造。”

箜篌是最古老又最年輕的一種樂器

箜篌是最古老又最年輕的一種樂器

箜篌是最古老又最年輕的一種樂器

我又趕緊去查什麼叫“轉調箜篌”。從而引出了我國箜篌製作家對這一古老樂器的改進過程。先是造出了雙排弦箜篌。在箜篌流傳入中國近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它雖也經歷了由臥到豎,再加鳳首的結構和外貌變化,弦數也有所增加,但始終只有單排弦。樂器製作家韓其華從1958年開始不斷研究和改進箜篌,1978年,歷經20年,四易其稿,終於成功創制出雙排弦箜篌,不僅使箜篌的結構和演奏技法有了長足發展,同時也使箜篌的外觀煥然一新,在音響效果上,也與之前大不相同,還被用於音樂實踐中,首次在紀錄影片《雲崗石窟》中使用這把箜篌伴奏。

韓其華的成功,引發了更多箜篌演奏家和製作家投身箜篌的改進。瀋陽音樂學院高階實驗師、鋼琴調律維修專家、民族樂器改革家張琨,與音樂界、樂器界專家合作改進箜篌的。也是在採用立體式雙面琵琶形共鳴箱和箏式雁柱,借鑑豎琴的形式和絃列設計,吸收韓其華的“雙排弦壓顫”結構原理,提出了雁柱箜篌的方案。經蘇州民族樂器一廠蔣柏松等絃樂器製作家,五個月的辛勤勞動。1980年3月,我國第一架雁柱箜篌在蘇州研製成功。它是我國繼雙排弦壓顫箜篌之後,取得的又一個箜篌研製新成果。

最新的改造成果是轉調箜篌,還是張琨主持完成的。1981年4月,在瀋陽音樂學院被正式立為科研專案。1982年12月首先製出了八個調的雁柱轉調箜篌。1984年,張琨又與瀋陽音樂學院孫海濤、楊品清和楊蘭芝等人合作,最終完成了雁柱轉調箜篌的科研專案。是在雁柱箜篌的基礎上,設計加裝轉調機械結構,使其成為結構完善,造型優美,表現力強的彈絃樂器。我又查了一下資料,這裡所謂的“轉調機械結構”,就是踏板以及與之相連線的轉調裝置,演奏過程中,樂師透過踩踏踏板,實現一度或二度轉調。

轉調箜篌的研製成功,使千年古樂箜篌得以復興並高度昇華,填補了我國民族管絃樂隊的空白,它以嶄新的面貌,獨特的風姿,不僅屹立於中國舞臺,還登上了世界樂壇。

我現學現賣地給大家介紹了箜篌的前世今生,如果您有興趣可以到國家博物館去一睹它們的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