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悟記—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前段時間看《知否》時,我突然明白了“正心”到底是什麼意思。今天,研究文章時,我突然對明白了格物到底是要做什麼,故有此記。

隨悟記—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老早就聽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塊儒家修煉升級之階梯,但我一直都沒明白這到底要做什麼,怎麼做。

特別是“格物”,從字面上來理解,真心不知道這說的是什麼。格物到底是要做什麼?怎麼樣做才算是格呢?

以前,還聽過陽明先生格竹子的故事,實在想不明白那是在做什麼。

今天,研究《道德經》第五十四篇時,我突然大概明白了格物的意思。

格物就是說把握事物背後的道,也就是掌握事物背後發生的起因以及發展變化規律。

靜態的形象的表達是掌握事物背後的骨架。但是,事物都是變化的,所以,這個骨架就像一顆大樹的枝幹,是不斷生長的。而這枝幹到底長什麼樣,那這棵樹的樣子基本也就確定了。

有了大致的理解後,我去百度了一下官方的解釋:

格物意思是探究萬物的規律,格“規律”之意。

如此,我便也肯定了,我的理解是合適的。

接著,我便反過來思考“致知”、“誠意”、“正心”的意思。

下面就不繞彎子了,直接寫我的理解和百度的解釋。

致知

我:

對事物全面細緻完善的理解和把握。如果說格物掌握的是骨架,那致知就是骨架上的血肉。是大樹枝幹上長出枝葉,是你完全看透了這個人,你完全看透了這棵樹,你完全看清了這件事,你全然看懂了這個局。

百度:

達到完善的理解。

誠意

我:

真心實意,破除一切妄念後,如實如是的認識。我們平時對事物的認識,很難做到不帶任何主觀偏見和感情色彩。往往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不是事情有誤導性,而是,我們腦海中原先裝了太多的東西。就如同你現在看我寫的這篇文章,是不是感覺我在同你說話?

那如果是讓一個嬰兒來看這篇文章呢?你覺得在他眼裡這篇文章是什麼?

答案是:什麼都不是!沒有任何意義!

但是,你覺得誰看到的是本質?

當然,我不是讓你以嬰兒純白的狀態去認識事物。而是用嬰兒的心態去看,是心裡沒有好壞、高下、得失、美醜、黑白,而不是沒有知識。是以絕對理性的視角去如實如是的認識事物。

如此,你方能誠意!這裡有兩個方面要看清,一個是外在萬事萬物你要如實如是認識。一個是你自己,你要如實如是認識。不要去美化世界,也不要去美化自己,認識越客觀,你看的越清楚。

百度:

使心志真誠。

正心

我:

在看清楚的基礎上,明確自己的最終目標。簡單來說就是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

說的有格調一點,就是找到自己的使命,明白自己到底為什麼而活著!

注意,在一個時間段內,它有且只有一個!但它是可以升級改變的,並非是定死的。只是,它越明確越具體,你後面的行動便會越有動力。

而如果,你的心無法明確,不能正。那你就會陷入糾結,你會行動無力,你會在原地打轉,你會迷茫,做的什麼事都是搖擺不定的。

百度:

使自己的知、情、意與外界融合。也自然的與自己面前的事物相融合,故不能“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是儒家提出的一種修養方法。這種心氣也是《孟子》所言“浩然之氣”的感應相符。

修身

:言行一致,是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以後,用實際的行動去詮釋你對外界的認識,去追求你的目標,去完成你的使命,去成為你想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百度

:是指修養身心,修身的具體行為表現日常生活中就是 擇善而從,博學於文,並約之以禮。古人學習是為了豐富完善自身的人格,落實到一言一行中而不逾越事理。

修身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並不是看了些聖賢書就成為甚至超越聖人了。至於那些無助於個人陶冶情操、慷慨意志的雜學,不但無益於修身,還會讓人自高自大,自認為無所不知,誇誇其談。

也就是說一個人即便學了再多的學科,看了再多的書,卻沒有辦法約束自己的言行以符合禮儀的規範,使自己的身心受益,幫助他人成就善道,那所學則無非是“ 水月道場,夢中佛事”。修身的本質是一個長期與自己的惡習和薄弱意志作鬥爭的過程,時時檢束自己的身心言行,用誠心、仁愛、謙卑的情操來祛除掉思想中的雜質,對治那些令我們輕浮、驕傲、自大、邪僻的外因、內因。

齊家,治國,平天下

:不言之教而已,你把自己做好了,自然反作用於周圍環境和人。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

君子之家與小人之家自然不一樣,一個公司創始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基本能決定這個公司什麼樣,一個國家君主什麼樣,極大影響一個國家的發展。

這裡引用一則百度的故事,每個詞的意思我就不百度了。

楚國的令尹,也就是宰相,叫詹何。有一次楚王問他,治國最重要的是什麼?

詹何回答說是修身。楚王聽了以後不置可否:我問的是治國,令尹為什麼說修身。所以他又重問了一遍:“令尹,我是問治國之要,治國當中最重要的。“

詹何非常堅定地回答到:”我從來沒有聽過身修而國不能治的。“君王他是國家最高的領袖,上行可以帶動下效君王能做到修身,這個國家一定能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