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 第五章(7):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中庸 | 第五章(7):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本經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

弘明詮釋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君子安於世事的流轉,善護自性的成長。小人為了世間的名利富貴,不惜搏命。“俟”,音sì,本義是大。

《說文解字》:“俟,大也。”後借作“竢”,字義變為等待。“徼倖”,求福免災。“徼”,求取,求得。“幸”,本義指得福而免災。

上不抱怨命運坎坷,下不指斥世道的不公。所以,君子安於世事的陰陽流轉,以善護德性的成長壯大;小人不能安於所遇,不顧人世間的險惡,希冀透過圖謀劃策去求福免災。

南懷瑾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明白了素位而行的道理,雖然你今天地位權力高高在上,但也絕不輕視或侮辱在你下位的人。因為上臺總有下臺時,世界上沒有千秋萬代不倒的高位。如果你在低階的下位,也不必去攀緣上級,你只要盡心盡力去做到你職責以內的分內事。

“正己而不求於人”,自己就會坦然自得,並沒有什麼值得怨恨了。一個人能做到上不怨天,下不埋怨別人,那就能很自在了。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所以說,要學做君子之人的道理,知道了素位而行的原則,平生只如《易經》所說的道理,正心誠意地做人,任隨時間空間來變化現實,以待天然機遇的命運,即使不得其時,也可自得其樂。

但是一般不學君子之道的小人們,寧可偷巧而去冒險,希望僥倖求得成功,結果都是得不償失。這正如古人有兩句詠陰曆七月七日“乞巧節”的詩說:“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幾多。”僥倖取得偷巧的成果,到底並非常規,而且是很不牢靠的。

以上說到孔子提出“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以及“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的話。前一陣就有人問我:這是孔子主張人要守本分,不可冒險做本分範圍以外的事,這種教育的流弊,也正是我們民族性致命的缺失,我們看到現在一般人做事,只顧本位主義,反而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是對的,這豈不是“素位而行”的弊病嗎?

我說:如果把孔子的“素位而行”,以及不求僥倖而成功的道理,解釋為只顧本位主義的私心作用,那便是很大的偏差誤解了。同時也忘記了孔子所提示“居易以俟命”的重點了。他所說的“素位而行”的道理,重心是要你注意一個位字。

大家也都知道,孔子是年過半百以後才專心研究傳統文化第一部著作的《易經》。《易經》的大法則,是告訴我們宇宙物理和人事的規律,隨時隨地都在變數之中,交變、互變、內變、外變,世界上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事物。等於佛說“諸法無常”是同一原理。但在變化中間,是存有將變未變,和變前變後現象執行的必然數字。

例如從一到二、到十、到百,一分一秒,一步一節,各有不同的景象出現。由於這個原則,如果對人事來說,最重要的,便要知道把握適合於變數中的時間,和你所站的位置。如果是不得其時,不得其位,或不適其時,不適其位,你要勉強去做,希望僥倖而得,就會被時間的運轉和空間的變化所淹沒了。

假使得時得位,你想不做,也是勢所不能的。所以孔子早年去見老子,老子便告訴他:“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他已明白告訴孔子,你雖然有大願力,要想淑世救人,可是這個時勢,並不合適於你,不得其時其位,是永遠沒有辦法的。後來的孟子,最後也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便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的名言了。

舉一個歷史上大家所熟悉的人物故事來說,例如漢代的韓信,在他少年的時代,不得其時,不得其位的倒黴時刻,他頭腦清醒,知道忍辱,所以在鬧市之中,當眾甘受胯下之辱。不然,一劍殺人,後果就不堪設想了。後來登壇拜將,得其時,得其位,威震一時,功成名遂。但他到底學養不夠,一戰功成以後,被自己的時位衝昏了頭,就隨時隨地犯了錯誤,不知道那個時候的運數和權位,已經完全屬於泗上亭長劉邦的手中,他還想要做最後的僥倖冒險以自救,結果便弄巧成拙,身敗名裂了。以漢初三傑來說,只有陳平最能把握時位,自處得比較好,但他也很自知後世的結果,真不失其為人傑。

如果我們對照歷史故事,假裝糊塗而其實最聰明的,就莫過於漢高祖的劉邦了。他在不得其時,不得其位,只做亭長的時候,就沉醉在酒色之間。後來被項羽封為漢王,就故做糊塗安於漢中。一旦做了皇帝,他又很清醒地聽信別人的意見。乃至病得要死的時候,寧可明明白白知道自己要死去,也不肯拿自己的性命,交給那些自不知道怎樣死的醫生隨便給他藥吃。很可惜的是他一輩子也沒有讀書明理,所以不能把大漢的歷史朝代,搞得更偉大高明一點。

但他一生的作為,除了晚年的白登被圍以外,是絕不願去做過分僥倖的嘗試,這是事實。可以說他是天生得時、得位的帝王之命,只是不學無術,不知傳統聖人所說的“君子之道”罷了!《中庸》到此,就再引用孔子所說在人道中素位而行的平實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