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神古鎮因何脫穎而出

博山,一座美麗的山城。

270年前,這裡被稱作顏神鎮。四圍群山跌宕起伏,東南方向聳立著山東省第四高峰魯山,淄河、沂河、孝婦河以及汶河的一脈支流從魯中山地汩汩流出,分別向著北方和西、南方向蜿蜒而去。

然而,並不是所有水源充足的地方都能發展成為一座城市,顏神鎮的發展壯大有著更加具體、更加特殊的原因。

農耕時代的“逆行者” 陶琉文化的“火炬手”

顏神鎮四面環山,自古地寡、土瘠、民貧。生活在農業社會卻填不飽肚子的顏神人,把目光轉向了農業以外的領域,以尋求維持生活的途徑。

於是,顏神人透過瘠薄的土地,發現了地表下的寶藏。那沉睡於地下的煤、鐵、鉛、紅土、陶土、黏土、鋁礬土、焦寶石品種繁多,蘊藏豐富,正可做為農產品不足的重要補充。

而作為顏神鎮重要的近現代工業遺存地,古窯村所處的山頭地區,自古煤炭、陶土資源都非常豐富。清朝前期,該地區就已經成為博山六大窯場之首,也是淄博陶瓷主要發祥地之一,有“中國陶瓷古窯村”的稱號。顏神古鎮——古窯村則是這一產業的集大成者。

顏神古鎮——古窯村的歷史更加悠久,大約建成於明朝中期,最繁榮的時候,佔地面積達200餘畝,圓窯多達170餘座。現今,古窯村及其周邊還留有13座古圓窯、300多座明清和民國時期的古民居,陶琉企業有100餘家。

由廈門朗鄉投資有限公司在此興建的顏神古鎮——古窯村專案,依託古窯村及周邊現存的陶琉工業遺存,根據修舊如舊的原則,打造了一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度假及產業小鎮,賦予古窯村新的服務功能。

廈門朗鄉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亞明坦言,博山是一座讓人一眼看不懂的城市,其厚重的文化積蘊和價值需要用最合適的載體“翻譯”出來。

作為齊文化最重要的一種體現,被喻為世界級文化遺產的顏神古鎮——古窯村是博山陶瓷、琉璃行業最生動的外在體現,充分展現了顏神古鎮的陶琉歷史和文化內涵,古窯村的保護性開發打破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旅遊之間的僵局,改變了當前的文化與空間應對的錯位局面,讓專案重新回到了資源上。

窯火千年 孝貫古今

以顏神古鎮——古窯村為代表的顏神鎮歷史,還遠不止於此。

顏神鎮得名源於一個傳說,1700多年前,有個孝婦叫顏文姜,她秉性勤勞賢淑,孝敬公婆,解除了洪水之患,拯救了一方百姓。顏文姜孝行感天動地,其後歿而成神,當地百姓為紀念顏文姜,把她生活的地方命為顏神,把穿城而過的河水命名為孝婦河。

顏神鎮在金朝的時候,已經和北方相距百里左右的金嶺、張店一道,並稱為淄川縣三大重鎮。

在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三月,由明代後期文壇領袖、時任分巡青州兵備道副使的王世貞建立的石城工程開工,3個月後竣工,環城一週3裡。王世貞撰寫了《建顏神石城碑記》,和明代前七子中居首位的李攀龍所作《顏神鎮石城記》一起鐫立於石城之下。一座“周圍三里”的小城落成,竟有兩位文壇領袖為它撰文,為顏神鎮帶來莫大的榮耀。至清同治初年,又圍繞舊城的東西南三面加築了圍牆,稱為東圩;同時在稅務街、西冶街一帶修建圍牆,稱為西圩。這東西兩圩包括的範圍,構成博山城區的主要部分。

故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把景芝鎮、蘭陵鎮和顏神鎮稱為“齊魯三大古鎮”。

博山文化研究院院長、博山陶瓷琉璃中心主任劉蓮靜坦言,孝是中國傳統文化最顯著的特徵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傳統的中國文化可稱為孝的文化;傳統的中國社會,更是奠基於孝道之上的社會。顏文姜及其所代表的孝文化,在魯中地區是獨樹一幟的,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倫理規範和傳統文化,記錄了博山傳統文化脈絡,象徵著一種民間文化價值取向,既是民族文化的展示,又是民俗文化的積澱和再現,對淄博及周邊地區孝道觀及價值觀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功效。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馬景陽 見習記者 李振興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