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劇中經常出鏡的博山爐原來不是博山的歷史名作 只是巧合?

說起來,那還是多年前與友人一起前往河北石家莊出差,在比預計時間提前一天完成工作後,我們默契的決定去當地的河北博物院看一看。在眾多的展覽品中,我一眼就看到了一個非常古色古香的香爐造型器物,這倒不是刻意。同行的朋友問我認不認識,這是一個什麼樣物件,我看了下標籤有字面西漢錯金博山爐。我想當然把它當做是我們山東淄博博山區的歷史作品了。畢竟博山屬於歷史古城淄博,在歷史上是赫赫有名的琉璃之鄉,陶瓷之鄉,還有非常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朋友不知道所以然,也沒有多說,也篤定了博山爐就是博山的產物,畢竟同名“博山”的地方真不多見。

巧合的是前幾天去博山和朋友喝茶,跟他一起的還有幾位當地德高望重的老師,我看桌子上擺著一尊博山香爐,正在徐徐冒著香氣,隨口問了一句博山爐是咱們當地古代的器物嗎?幾位老師都說不排除有這個可能,但是大機率不是。只是現在比較知名的博物館藏博山爐,確定不是古代博山地區製造的。

歷史大劇中經常出鏡的博山爐原來不是博山的歷史名作 只是巧合?

隨著深入的瞭解,後來才發現,博山爐是漢晉時期常見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大部分是青銅和陶瓷材質兩種,象徵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據傳,“博山”就是很多山的意思,恰恰體現出了群山疊嶂,連綿不斷的,其間有飛禽走獸,恰似傳說仙境。。

其實山東淄博的博山區在清朝的雍正年間才由顏神鎮改為博山縣,因此漢代傳說中的博山仙境,應該與現在的博山沒有直接關係。但是在寓意上都是多山的意思,這也是歷史的巧合吧。

歷史大劇中經常出鏡的博山爐原來不是博山的歷史名作 只是巧合?

中國的香文化,流傳千年至今,盛行於兩漢與魏晉時期,尤其是在西漢初期,漢武帝之前,就已經有了許多專門用於焚香的香爐,在今天的兩廣地區,薰香的風氣更盛更勝一籌,但是所有的香爐造型大都非常簡單,到了漢武帝時期,因為漢武帝信奉道教,而道家傳說中東方海上有仙山,漢武帝即專門派人去按照博山的景象,製作了特殊的香爐——博山爐。初期的博山爐,一開始都是銅製,加以鎏金或者錯金裝飾,形成了高檔器物專供皇室使用。博山爐上面有蘆蓋,上刻高聳峻峭,波瀾起伏的山巒,間有青龍白虎玄武等靈禽瑞獸,或各種神仙人物,模擬傳說中的仙境。而爐體裡面儲有熱水,象徵著氣勢磅礴的東海,當在爐腹內焚香時,嫋嫋的香菸從層層鏤空的山形中高低散出,繚繞於爐體的周圍,加之水汽的蒸騰宛若海上仙境。

歷史大劇中經常出鏡的博山爐原來不是博山的歷史名作 只是巧合?

從此博山爐基本就定型成為一個固定的香爐,後世都有仿製,留下了各式各樣的博山爐。博山爐使用廣泛,影響久遠,經常出現在古代典籍歷史傳記,以及一些建築壁畫上面,著名的洛陽龍門石窟的古陽洞就有博山爐的石刻像出現。所以我們後世的人們將博山爐推為香爐的鼻祖。

而最為當代國人知名的博山爐,就是1968年在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錯金博山爐,它屬於西漢時期。目前收藏於河北博物院,高26釐米,附近15。5釐米。爐蓋上因山勢鏤孔,雕塑出生動的山間景色。山間神獸出沒,虎豹奔走,輕捷的小猴或蹲踞在巒峰高處、或騎坐在獸背上嬉戲玩耍,獵人手持弓箭巡獵山間。座把透雕成三龍出水狀,以龍頭擎託爐盤。工藝精湛,裝飾華美,是一件舉世聞名的珍寶。

博山爐點燃焚香時,伴著縷縷的幽香,縹緲玄妙,意境非凡,是歷代文人騷客的必備之品。喝一盞茶,品一首詩,會三五好友,書案上擺著一尊博山爐是極有意境的。

歷史大劇中經常出鏡的博山爐原來不是博山的歷史名作 只是巧合?

古裝歷史劇中,博山爐也是經常出現,比如《秀麗江山之長歌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各式各樣的博山爐貫穿著整部大劇。

儘管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博山爐就是博山地區出產的非凡佳品,但是,博山區和博山爐的名稱漢字重合,且皆有群山多山之意,加之歷史上的博山地區本身就是陶瓷、琉璃、金銅器製品的重要產地。所以,現在在博山的陶瓷市場上,我們經常在一些店裡看見這集文化、工藝、歷史大成的工藝品——博山爐。

歷史大劇中經常出鏡的博山爐原來不是博山的歷史名作 只是巧合?